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晓荷.天地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征文.外一首)

精品 【晓荷.天地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征文.外一首) ——读严歌苓小说《扶桑》所想


作者:易水犹寒 进士,7846.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5发表时间:2017-04-21 06:26:09

列车吐着油烟,穿旗袍的女子进进出出
   贫弱的祖国没有多余的营养
   富养不了娇羞的女儿
   旗袍的衩越开越高
   漏出大腿根部的,一抹诱惑
  
   后来,漏出的地方越来越多
   命运辗转,在战火中穿梭。偶尔食不果腹
   偶尔灯红酒绿,活成让人羡慕、嫉妒或憎恨的人
   团扇是最好的陪伴,红绸蕾丝边
   流苏吊坠,在步履的节奏中,配合着步摇
  
   雅俗共赏。无数个小红、小桃红、小菊花
   牡丹、杜鹃,在鸨妈的压迫下,抢食
   也有人变成凤仙,变成扶桑
   标榜史册,上演佳话,或
   流放异国,成为粗鄙的、赤发鬼们的玩宠
  
   扶桑
  
   尽管有很多想象:坡脚、赤足、猥琐佬、变态狂
   尽管已做好万全准备,放下了心理负担
   可相逢一刹那,还是吃惊
   叫克里斯的男孩,只有十二岁的、白种小男孩
   顶着一头鸡鬃黄的异国男孩
   在暗地里偷窥过自己无数次的男孩
   对自己有过无数联想、或者说暗恋的男孩
   来了。带着羞怯与不安
   带着欲望和占有
   带着想和要
   带着自己蠢蠢欲动的身体
   带着一颗刚刚开始“懂的”的心
   来了。扶桑想好了一切,不管来的人是谁
   她都会尽力服侍。她极尽所能
   用她在鸨妈那里学来的一切
   用她饱满的胸脯、富有节奏的身体
   尽情服侍人生的第一个客人
   没人知道这背后的辛酸
   “再没客人就把你卖掉!”
   鸨妈的话响彻耳边
   “不能吃不上下一顿饭,不能挨鞭子!”
   心在暗示
   没有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悲伤
   对扶桑来说
   能吃上饭,有持久客人
   能养活自己最重要
   漂洋过海、异国他乡、脚下的三寸金莲
   算什么呢
  
   注:“扶桑”一词,来源于严歌苓小说《扶桑》。

共 7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实话,严歌苓小说《扶桑》尽管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很重的一笔,有着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我确实没有读过,可以肯定的是,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这部作品,留有空白。但抛开文学著作的本身,这诗歌依然是好诗。关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个题目它的空间面已经足够大宽泛,但诗歌正文相对来说,又是视线走进了一种似乎狭小的空间里,当然这种“小”只是相对的,在小与大形成空间感的对峙后,诗歌语言背后存在的张力,是可以让人陷入的。诗歌从一个旧社会的女人写起,诗人并非是简单的描摹,而是切进女人的心理视角,来立体展示人物,但是人物的心理轨迹之外,她的身后又隐藏的一个怎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她的身体似乎以一种极度“光鲜”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以一种思想的沉沦,来反衬整个社会背景的衰落,我发现,在人与社会之间,诗歌有一段很大的空白,这个空白甚至有些苍白,苍白地激发我填充写什么内容!关于《扶桑》也是从一个人的心理出发,但与第一首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人物的递进式描摹让我越接近诗歌中人物的末端,但这种深入走进诗歌的末尾,我们在思考人性,欲望,情感的多方面,故事从诗歌空间的角度,还存在着思想探索的众多可能性,读者可以开发自己的思维,进入人巨大的精神世界,来感受在一个“奇妙”故事,一个“悲伤”故事背后所存在的种种影射。两首诗,我只想表明一种方向,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是语言的两极,在两个不同相度走向极致,而中间,是巨大的言语界。力推佳作, 感谢支持赐稿!【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23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花树星火        2020-05-02 18:39:19
  品读美文,又见易水尤寒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