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潭 ——环岛走台湾
午餐后去日月潭。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又叫水社里。它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风景秀丽,气象万千,被誉为台湾的“天池”,与阿里山、太鲁阁并列为台湾三大奇景。日月潭是台湾省第二大湖泊、也是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环湖三十多公里,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最深处七十多米。清人曾作霖游湖时赋诗说它“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凭着“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日月潭又被列为台湾宝岛的诸胜之冠。
早在孩童时候,我就不止一次地想,“等到哪天台湾解放了,一定要去台湾宝岛看看,看看阿里山,看看日月潭……”
谁知,一等就等了六十多年!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等成了一个即将古稀的老人。虽然没有等来“台湾解放”,却也等到了两岸同胞可以相互往来的今天。有生之年,能踏上祖国的宝岛,圆一个儿时的梦,我也算此生有幸了!
严帅带我们乘坐游艇去爬日月潭南面的青龙山,从那里可以俯瞰日月潭全貌。
驾驶游艇的是一个健壮又健谈的台湾汉子,既当船员又当船长,既是导游又兼导购——推销日月潭香烟。一上船,他就操着浓郁的台湾风味普通话说我们来的正是时候。他指着远处一个停着施工机械的小岛说,上午我们邵族在岛上举行活动,没有接待游客。
接着,他一边驾船一边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起日月潭的传说来。
日月潭的传说很多。小时候,我曾听说过,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上的一条大河边住着一对打鱼为生的小夫妻,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一天,小两口正忙着在河上收网。忽然,天空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一眨眼,红彤彤的太阳不见了,大地顿时一片黑暗。他们只好摸着黑回到家。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小两口正借着月光补网。突然,又一声轰隆巨响,月亮也不见了。从此,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花不开,草不绿,鸟不叫,庄稼也不长了。
小两口决心去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点起火把,翻过高山,越过河流,穿过森林,不知走了多少路,不知换了多少火把,终于看到一座大山下忽明忽暗。“那一定是太阳和月亮。”他俩急忙往山下跑去。路上,他们碰到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听说他们是来找太阳和月亮的,就告诉他们,山下有个深水潭,潭里有两条恶龙,公龙吞了太阳,母龙吞了月亮。它俩玩球一样,一会儿把太阳和月亮吞进去,一会儿又吐出来。要想找回太阳和月亮,必须先去拿埋在阿里山的两件宝物。有了宝物才能降服恶龙。宝物是一把金斧头和一把金剪子。
小两口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子,又一口气跑回来。看到两条恶龙又在深潭里玩儿太阳和月亮。小两口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和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用金剪刀剪开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大尖抱起太阳抛向空中,拔起一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拔了一棵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
他们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守卫在潭的两边。
花又开了,草又绿了,鸟又叫了,庄稼又生长了,人们又幸福地生活了……
为了纪念这小两口,人们就把两座山叫了大尖山和水社山,把深潭叫做了日月潭。
船长给我们讲述的却是又一个不一样的版本:三百多年前,四十多个捕猎为生的邵族汉子一起去打猎,他们看到一只特别特别大的白鹿往西北方向窜去,于是便尾随追踪,追了三天三夜,白鹿竟然在高山密林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又搜寻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第四天,他们攀上一座高山,看到千峰万壑间,翠绿的森林围着偌大一湾碧水。水波微微荡漾,映着湛蓝的天空,映着雪白的白云,像一个婴儿静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他们还看见,碧水中间有一个树木葱茏,野花盛开的小岛,那只白鹿正卧在岛上,远远地看着他们。仔细一看,小岛把碧水一分两半,一半圆如太阳,水色赤红;一半曲似月亮,水色澄碧。所以,他们把碧水叫做了日月潭。遥遥望去,小岛宛如碧玉盘托起的一颗珠子,便把小岛叫了珠仔岛。
船长继续介绍说,邵族是高山族的一支。邵族汉子们看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族迁居于此,带头的部落首领是今天邵族酋长“毛王爷”的祖先。后来,这里自然也就成了邵族祖先的灵魂安息之地。
正讲到兴处,游船已经飞快地驶过珠仔岛。船长放慢速度,我们看到小岛上果然有一只白鹿。当然,只是一座雕塑。
很快到了码头,叮嘱完回去的上船时间后,船长驾船离去。
我们跟着严帅登上山顶,从山顶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看到小岛。严帅指着小岛说,珠仔岛也叫拉鲁岛,老蒋来台湾后,为了庆祝光复,曾改名光华岛。后来又改回拉鲁岛。“9.21”大地震时,小岛大部分沉入水中,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只是原来的八分之一。“一屿孤浮四面空”。这枚湖上小小的绿珠,更为碧湖增加了几分疏朗!
拉鲁岛确实曾把湖一分为二,以北湖形如日轮,叫日潭;以南似新月,叫月潭,合称日月潭。后来,因为蓄水建造发电厂,两湖贯通,形状也变得像一张枫叶,再也不见了日月的形影。
青龙山顶有一座寺庙,叫玄奘寺,里面供奉着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舍利。导游告诉我们,这颗舍利原来供奉在南京,日本鬼子占领南京后窃去日本,战后索回后才供奉在这里。
还在来台湾的第一天,严帅就给我们介绍过,日月潭有一个八十多岁的邵族婆婆,开着一个叫“阿婆茶叶蛋”的小店,已经卖了六十多年茶蛋。老人家的茶蛋是用当地的阿萨姆红茶、埔里的香菇,放置在山泉里熬制成独特的卤汤,再经过选蛋、洗蛋、煮蛋、敲壳、卤蛋等多道工序做出来的,一个生鸡蛋至少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变成“阿婆茶叶蛋”,所以风味独特,每天都要卖出一万多枚,阿婆一家靠着卖茶蛋,发财了!在店后面的大幅贴纸前,我和当地一个老人闲聊得知,阿婆的名字叫邹金盆,从二十岁开始,每天在日月潭卖茶蛋,那时候虽然还是个靓妹,却默默无名。直到二零零八年,随着大陆客蜂拥而来,阿婆和她的茶蛋一夜之间,火了。虽然和大陆相比,茶蛋价格不菲,可来日月潭的人都要买几个尝尝。吃完还都说好吃。听说,连马英九吃了都啧啧称赞。听着老人说到阿婆的名字,我突然扑哧笑出声来——邹金盆,邹者,音似守也!守着金盆,岂有不火、不发财之理?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盆啊!
从山上下来,严帅正在路口等着我们。每下来一个人,他就递上一枚阿婆茶蛋请大家品尝。这是他自掏腰包买的,说是要尽尽地主之谊!吃着这枚别有风味的茶蛋,除了说声谢谢,我们还很感动。一枚茶蛋,折合人民币虽然只有六块多钱,可二十八个六块多对于一个收入并不是很高的导游,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哩!
因为时间安排的很紧,吃完严帅的茶蛋,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登上返程的游艇。途中,船长不失时机地向我们推销据说每天“限量”供应的日月潭香烟。
船长浓郁的台湾风味的普通话连同游艇拖着的那道长长的浪花,划过湛蓝湛蓝的湖面,也划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坎……
2017.4.1夜初稿于朋友圈
4.12-13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