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风靡的流行歌 ——八十年代的记忆
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如一缕春风唤醒了沉睡的神州大地,大家从样板戏里走出来,蓦然发现有如此让人如沐春风的歌曲。从七十年代大家偷偷地听来自于港台的所谓靡靡之音,到大家广为传唱大概不足几年光景吧。
我听到的的流行歌曲现在已经难分哪先哪后了。台湾邓丽君的歌曲回荡在街头巷尾。她的《小城故事》,大概是为林海音的电影《城南旧事》配的片头曲吧,我已记不清楚了,但歌词依旧记忆清晰:"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要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去的去,来的来,小城风貌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就这几句歌词就令你如醉如痴了。看来甜歌皇后的美名并非浪得虚名,马上便攫取了少年人的心。还有就为人们翻唱的《甜蜜蜜》,“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就像花儿开在春风里……”这旋律优美的旋律让学校里唱惯了“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这样歌曲的孩子,马上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在如今流行歌曲频出的今天,也丝毫不显逊色。
八十年代的流行歌的记忆里一定不会少的还有港台电视剧的片头曲或片尾歌。八三年,电视里播放着港台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大家除了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耳熟能详外,还记住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片头主题歌。那豪壮的“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挣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忍……”唱出了国人在屈辱的岁月里图强的梦想。我依然记起在朝阳蓬勃的早晨,水洽老师教我们唱歌的情形,虽然他的数学课教得一塌糊涂,但是音乐还是教得如行云流水,真是好钢没用到好刃上,惜了其材。
继《霍元甲》后,又有《陈真传》《霍东阁(觉)》系列,其中的“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祖先鲜血洒在瓦上,大号是中华……”噢,主题歌曲名大概就是《大号是中华》吧,彼时港台风靡的粤语传唱让少年的心为之澎湃,大家都纷纷被大侠们的壮举所感染。
除了霍元甲系列,港台剧还有《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连续剧和片头曲让人对神秘的香港、台湾心生向往之情。
港台的歌曲唤醒了沉睡的大陆,给中国大陆歌坛带来青春的气息,大家从流行歌曲中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国人带来灵魂的解放。
七十年代未到八十年代初我上学前班之时,我从大孩子身上学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要记行动听指挥”。彼时小孩子嘴里都唱军歌,或唱颂党歌。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每天放学时,小屁股蛋后面背着的小黑板咣咣地拍击着屁股蛋,从村东的小学校里一直要唱到村西的家。随后上一二年级,老师还教我们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歌。到八三八四年,港台的电视剧的播放,我们农村才迎来了流行歌曲的春天。
彼时国内歌坛纷纷仿效港台乐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流行歌。最著名的要数陈琳唱的《熊猫咪咪》,“竹子开花了,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由熊猫面临断食的危机唤醒人们对动物的关注意识,唱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祈愿。
随后风靡的是西部风情的歌曲系列,如范琳琳、杭天棋等传唱的《黄土高坡》、《我的故乡并不美》、《信天游》等,给华夏的流行乐坛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强劲的西北风给大陆乐坛带来粗犷的黄土高原雄风。
八十年代的歌曲不可胜数,他给我们童年少年简单的物质生活注入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植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