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荷塘】小康村(微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小康村(微小说)


作者:山水伴流云 秀才,114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7发表时间:2017-04-24 12:36:01
摘要:村民王老汉,啃着馒头听着广播嘀咕道:“真能撒谎,现在明明收入都上千万了,还用明年平均收入上百万?”

今天王嘴子村被评为人均收入过万的小康村,村长王老三乐得合不拢嘴,买来鞭炮和礼花燃放以表庆祝!
   王老三在大喇叭喊道:“这是咱们王嘴子村子百年不遇的荣誉,大家一定要珍惜,再接再厉争取明年收入过百万,明天记者要来采访我们村,大家一定要配合,不要丢了咱村的脸!”村民王老汉啃着馒头听着广播嘀咕道:“真能吹啊!”
   王海是王老三的堂弟,人长得好看也机灵,当然,也是王嘴子村的首富。王嘴子村其实一共有十几户人家,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大家常年靠挖野菜刨药材赚钱为生,所以生活还是贫穷落后的,然而王海出去打工,结识了一帮朋友,带回来和大家合作开始勘探挖煤,不几年的光景,他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年轻人也有了活计,收入也是大大提高了,只可惜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煤窑的开采增多断了水源,野菜和药材也是少的可怜,所以他们的生活更是艰难。
   话说第二天,王老汉背着自己的破筐早早地上了南山,他不想配合某些人的嘴脸,六十多岁的他,没有出过大山,他的生活来源就是靠着在山里寻找珍贵的药材来换钱,然而随着这些年煤矿的增多,地质和水源的破坏,让他这个老道的药材高手时常是空手而归。
   听着西山采矿的炮声,王老汉一声叹息,想想以前的青山绿水,今日成了荒凉之地,也就在此时,前面过来一群人,王老汉不用想,也知道这就是王老三口中说的记者,他看着王老三和王海眉飞色舞,嘴角上扬有了幅度,他本想早早躲开,看来老天还是做了安排。
   一个年轻人叫住了他,问道:“大爷,您是哪个村的,您这是要干嘛去呀?”王老汉看看年轻人,又看了看王老三和王海大声回答:“我王嘴子的。”这时王老三忙道:“是,是,他是我们村的,这不,我让他去帮忙买点菜。”说着向王老汉使了眼色,年轻人又问:“大爷,听说你们村都是百万富翁,真的吗?”王老汉笑眯眯地看着村长,过了一会说:“现在都是不是,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几十年之后,我会是亿万富翁!”村长本来发黑的脸,听他这样说,开始笑眯眯了,年轻人又问:“能告诉我吗,为什么您老会如此自信那?”王老汉仰天长叹一声:“因为那时候我花的是冥币,就可以赶上他们了。”
   ……

共 8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微小说,讲述了小康村,王嘴子村的现状。两堂兄弟,哥在外打工引来资本,搞煤窑年轻人都富了起来。第靠挖野菜,野草药维持生计。可是煤窑污染了当地环境,野菜草药也稀缺,老一辈人生计遇到了问题。老者王海是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老人的话,应该重视。在经济调整期,经济应该眼光长远,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王海的自嘲更具有深刻意义。好小说,推荐共赏!【编辑:陕西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7-05-11 09:44:20
  席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们社会在处于社会建设转型时期,经济形态发生改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部分村庄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意味着青山绿水要彻底消失。一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只顾经济效益,由其产生的资源枯竭、土地浪费等系列社会问题都被所谓的“政绩”所掩盖。微型小说《小康村》通过简短的文字,揭露了这一社会现实,给社会、给读者留下的深深思考。作者通过短短的数百字的篇幅,刻画了王老三的油滑、王海的市侩以及王老汉的淳朴,足已见得作者在写作上深厚的基本功。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充分应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把王嘴子村资源将来的枯竭的悲剧用喜剧方式结尾,更加增强了文章的警醒社会的效果。
12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7-05-16 17:13:45
  谢谢老师,感动,问好您
13 楼        文友:洁子        2018-07-02 21:01:10
  小说虽然不长,却挖出来一种社会现象,好像还挺普遍,小小说大道理,学,习了
回复13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7-03 14:38:53
  谢谢洁子老师来访留墨,遥祝夏安!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