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流年】家(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流年】家(散文)


作者:素月盈空 白丁,6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60发表时间:2017-04-27 16:16:59


   曾祖父(家乡俗称太爷)我没见过,听父亲说太爷是郎中。
   那时,家境比较殷实,全家指望太爷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太爷却酷爱研究中医,久而久之,家里也就由他去学医了。
   清朝末年,国困民穷,许多穷苦人都没有钱看病,太爷行医施治,以善为本,富裕人家就收,穷苦人家就免了。加之医术高明,对待病人精益求精,平易近人,时间长了方圆的乡亲尊称他为“苏大善人”。
   后来太爷当家,还是照样四处行医,积德行善。太爷有一点和父辈相同,喜欢有钱就置地。据说,当时山前山后都是我家的地,几十年光景,积粮万石,骡马成群。听父亲说我家现在的庭房(正屋)是盖来储存粮食的仓库。而我就出生在这间房子里,这间房子与别的房子有所不同,非常厚实,一般人家都是一层土坯,我家的这五间是两层土坯,风风雨雨一百年,经历多次地震,别人家老土房都倒塌了,我家的房屋却安然无恙。
   现在父亲依然居住那里,太爷的慈善德仁义,让我们很自豪!
   时光荏苒,已历百年,神龛里的太爷遗像,一身蓝色的绫罗绸缎,慈祥威仪。透过岁月的帷幕,仿佛看见太爷在书房挥毫研磨,赋诗呤哦,又仿佛看见太爷身姿潇洒,意气风发,骑马行医,为父老乡亲看病,救死扶伤。又依稀听见太爷在田间地头和雇佣长工一起劳作,爽朗的笑声传遍四野。
   太爷的一生无疑是充实富足的,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又做着自己喜欢的行当,以身做则,传承善念,在现在看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神仙般的生活。
   爷爷我也没见过。据父亲讲,爷爷当家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尽管如此,却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爷爷还是镇所在地的保长。爷爷从小进私塾读书,有一笔好书法,四邻八乡皆赞誉有加。
   民国初年,我们地方隶属于成县管辖,据说很早以前村上盖房时挖出个鼓,所以因此叫复鼓镇。但现已无法查证。有一次县长来我们地方视查,就是住在我家,那几天爷爷鞍前马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最后在这位国民党县长(真实身份地下党)的支持下,爷爷和乡亲们共同筹建,村里有了第一所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就是现在苏城中心小学的前身。
   后来解放了,土地革命,三反五反,四清运动紧锣密布。爷爷自然没有逃过此劫,被化分为地主成份。日夜受批斗、戴高帽游行、干最苦最累的活,接受贫下中农监督劳动改造。所有的田地被没收充公,家里两进院的房子大多被拆除划分,家里所有的家具抢的抢,砸的砸。那些岁月里,爷爷晚上睡觉从不脱衣服,后门也不敢关。
   最痛惜的是在“破四旧”那黑暗的时期,爷爷亲自烧了家里所有祖辈收藏的非常名贵的字画和医书。听母亲说,她恳求爷爷留几幅,可爷爷对她说:“我给你留下,被别人搜到熬的娃你就没命了,与其被那些人拿去践踏还不如烧掉!"母亲说他看见爷爷泪流满面,我想那刻爷爷是绝望的。爷爷虽说是旧社会的人,对母亲这个儿媳却像女儿般疼爱,在那个年代,实属难得。
   那个时候传递公文就是走路。而且上级经常传达文件,早中午甚至半夜三更,随时随地,风雪无阻地给各个村子传话都成了爷爷的赎罪的工作。通往每个村子的羊肠小道,沟沟洼洼都留下了瘦弱的身影,蹒跚的脚步。后来爷爷身体不好了,实在跑不动了,就被安排扫街道,有时候爸爸就会偷偷的去帮爷爷扫。
   在那个阶级斗争的年代,有很多所谓的地主,其实也没有做啥坏事,就是比别人地多,自己也辛苦劳作,省吃俭用,只是雇佣耕种而已。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有两位老人,一位姓刘,一位是本家姓苏,他们开玩笑说,以前在你家干活挺好的,每天你爷爷都会让我们吃的饱饱的,你爷爷是个好人!对爷爷的敬畏也是由此而生,至于外人怎么说,那就无关紧要了。
   神龛里相片上爷爷,和太爷并排而坐,一身粗麻棉衣裤,憔悴沧桑,满脸茫然,许是在回味他儿时的甜蜜,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苦难落魄,老年时的穷酸无助。也许在想子孙们的苦难何时会过去,何时不在担惊受怕的过日子。每次望着相片中的爷爷,我的心里就异常沉重,深深的感受到那种凄凉,为爷爷的命运多舛而泪流满面。
   我的大姑我认为是非常幸运的女人,也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幼时有太爷疼爱,长大后有爷爷呵护,在她出嫁后,虽说是娘家家道中落,爷爷被日夜折磨,苦难重重,大姑却也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在我的印像中,大姑一直都是优雅大方的,从记事起到最后一次见面,好像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容颜不曾改变,穿戴尽管陈旧,但却是干干净净,头发丝丝缕缕都梳理得很整齐,清爽优雅。
   每年农历七月四,逢年过节,我们村都会唱大戏,母亲就会把大姑请来,大姑在我家住几天,在我二爸家住几天。尽管大姑和我奶奶年岁相差无几,但和奶奶相处融洽,我们几个孩子也很喜欢她。父亲和二爸,母亲和二妈都对大姑尊重有加,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
   听母亲说大姑去世前,也很不如意,子孙众多,自然事情就多了。想大姑一生平顺,老来却被家事所累,不胜唏嘘。
   每当想起大姑,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副画面,一处幽雅别致的庭院,牡丹盛开,清香四溢!一位慧质兰心的女子,倚窗而立,倾听雨打竹林,惊艳着时光。
   历史的脚步,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繁华落幕,苦难也已经成为了过去,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春风吹来了丝丝清凉,缕缕青烟中一幕幕画面清晰的浮现出来,见证时代的变迁,诉说着前世今生的岁月钩沉。

共 21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家,是一个家族的延续的见证,家 ,承载着几辈人的悲欢离合。本文以家做题,详细地记录了,几代人在历史巨变中,所经历的风云变换,和家的兴衰与落寞,同时展现给读者的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所经历的世事,在这些不尽人意的经历中,一些人事变迁。文章从曾祖父写到父辈,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已成昨日,而今这个家的长辈都已作古,唯留一些记忆,让后代去追忆。文章语言流畅,文笔细腻,意蕴深远,推荐阅读!【编辑:潇湘竹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4-27 16:17:33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潇湘竹雨
回复1 楼        文友:素月盈空        2017-04-27 16:34:35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4-27 16:18:49
  一个家的延续,记录了一个个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生活的变化。
潇湘竹雨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4-27 16:19:18
  期待你更多佳作,祝创作愉快!
潇湘竹雨
4 楼        文友:素月盈空        2017-04-27 16:39:06
  谢谢老师编辑,老师辛苦了
5 楼        文友:碎草        2017-04-27 21:14:12
  这是一篇精彩的家族历史,非常值得写出来,欣赏学习美文了!
回复5 楼        文友:素月盈空        2017-04-28 11:45:56
  谢谢老师们的肯定
6 楼        文友:戈壁人生        2017-04-27 23:59:03
  那些烧掉的宝贝,也许比人……创作愉快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28 08:30:55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好老师,值得学习品读的好文:意气风发,骑马行医,为父老乡亲看病,救死扶伤。又依稀听见太爷在田间地头和雇佣长工一起劳作,爽朗的笑声传遍四野。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8 楼        文友:素月盈空        2017-04-28 11:46:56
  感谢各位老师阅读,祝安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