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离别的乡愁(散文)

精品 【流云】离别的乡愁(散文)


作者:临沟听雨 秀才,1562.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25发表时间:2017-04-27 19:40:10
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也许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几代人生活的故土,去融入现代的城市中去,故土对于我来说永远是深深留恋,深厚的眷恋。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永远扎根在故乡的这片热土,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他们多少年后,是否还会记得这片热土和这个美丽的村庄?

【流云】离别的乡愁(散文) 当我再一次踏上故土的时候,心灵又一次震撼。呈现在眼前的另一番景象,推土机、挖掘机、铲车,各种机器在轰鸣,村北麦田没有了,果树没有了,汽车在乡间的路上来回奔跑,尘土遍地飞扬。
   飞机场,在紧张的施工中。这是社会发展一种必然,我很早就应该会想到的,只是感觉没有来的这么快而已。我的故乡不知道还能存活多久,如果机场后期工程动工或者国家产业园建设,我们可能都会离开这片故土,去城市生活,内心里虽然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更多的则是对故土深深地眷恋。
   以往回到故乡,我心中总是异常的平静,我不喜欢干农活,也曾经想过,离开故乡永远再不回来。但是,当我在外边打拼累了的时候,心情烦闷的时候,婚姻爱情面临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想到它——我的故乡。故乡是根,犹如我们的父母,它总是用自己宽阔的胸怀,细腻的情感,容纳和接受曾经犯错的孩子。
   年初刚过,我再一次踏上故土的乡间小路,心情异常沉重,村西的国槐刚刚抽出嫩芽,苹果树依然是光秃秃的枝丫,麦田虽然泛了绿色,但看上去却成片成片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生机,好像还没有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路边,偶尔能看到几棵杏树,盛开的花朵展示出洁白的身姿,在田野中独领风骚。虽然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但是春寒料峭,百花争艳的时光还远远没有到来。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那种淡淡的忧伤,在心灵深处不断扩散,倏然间我才发觉,原来我对故土的情感是如此厚重。
   我回家了,是和母亲约好一起回的老家,麦田里的野草需要锄除,果树需要施肥浇水。往常回家我总是匆匆来匆匆去,而今天我要陪着母亲干点农活,零距离重温了这片深情的黄土地。我曾多次告诉母亲,把这二亩多地让亲戚去种,她总是说:“屯里有粮,心不发慌”。母亲是从苦难的低标准年代走过来的,她总是舍不得老家这少得可怜的一点土地。
   母亲回家心切,比我到家要早许多。由于长期不住人,遍地的落叶和杂草,玻璃和窗台上依然蒙上了一层灰尘,我到家的时候,整个院子早已被母亲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午饭已经做好了。由于临时回家仓促,只能就地取材,菜都是十足的野味。一碗蒸白篙菜,一盘蒜拌荠菜,都是母亲从地头里挖来的。此刻,我的鼻尖不禁一酸,端起碗来毫不客气地开始狼吞虎咽。如此纯正清香的味道,是母亲饭菜熟悉的味道,也是故乡地地道道的味道。
   我猛然间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闻声望去,原来是两只飞来飞去的小燕子,它们应该是一对夫妻,屋檐下有它们的家,家里面是它们的孩子。每年开春,小燕子都会从遥远南方迁徙过来,一直帮我们守着这个空荡荡的家。过去我们老屋,是土木房,小燕子用小树枝和泥土做的巢穴也很简陋,自从我家搬进新居,墙壁刮上白色的仿瓷涂料,平整而光滑。小燕子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巢穴选择在靠近墙角处,经过辛勤地筑造,一个精致的家建好了,几乎是全封闭,只留下个小小的口,刚好能容它们进进出出。小燕子,明年开春,还能在这里再找到它的家吗?
   吃完饭后,我和母亲一起来到田地里,这块地两年前栽种了花椒树,树木还没有发芽,还需要两年才能挂果。我开始一边锄草,一边在花椒树周围拉出一圈环形的槽,母亲跟在我身后不断唠叨:“娃呀,草没有锄净,你真不会种庄稼,要是在生产队,人家队长不光骂你,还要踢你两脚。”母亲的唠叨,我没有抱怨,相反却感觉异常亲切。是呀,我离开故土很久了,我不懂节气,更不懂什么时候收种,我还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吗?这么多年,家里、地里都是母亲一个人料理,虽然我们村庄还在,虽然家里还有二亩多地,但是我似乎已经脱掉了农民的外衣,成为了融入城市中去的农民工,但是骨子里仍然流淌着农村的血液。
   又要走了,我看见门前杂草丛生的菜地,感到十分地惋惜。过去母亲在家的时候,她在大门前开出了这块菜园,种上了辣椒、西红柿、大葱等等,什么都有。每当我们返回的时候,母亲会让我带上一大包蔬菜,邻居朋友谁来了都可以摘上一些,邻里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可是如今门前一片菜园已经荒芜了,长满了野草。母亲也要回县城了,老家的院子,只有托付给小燕子来照看了。当我从巷道东头走到西头,我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连一条小狗也看不到,不知道为什么,村庄变得如此寂静。
   村头的那颗老槐树依然还在,树上的那颗铁铃已经锈迹斑斑,成群的麻雀在树上唱着清脆的歌儿,时光又仿佛把我带到遥远从前,在我上小学时候,生产队还没有完全解散,每到上工时候,队长摇曳着绳索,敲响铁铃,铃声清脆嘹亮,这时候村民都慢悠悠的从各家走出来,有的拿着铁锨,有的拿着镢头,有的拉着独轮车,还有的牵着牲畜……巷道间骤然间热闹起来,像逢集会一样,人们一边往地里赶,一边家长里短闲聊开着玩笑,村民的脸上都挂着喜悦,并不因为生活窘困而心绪低落。
   我继续顺着老巷道向前迈步,忽然我眼睛闪过一道亮光,在整条巷道都是瓷砖院墙的新房中间,就然矗立着一院土坯房,土墙下有一头老牛。好久没有看到老牛了。现在农业都机械化了,我不知道主人为什么还会养着它?老牛独自守候着这个村庄,这里没有它的同伴了。当我走近老牛时候,老牛转过头,我摸着它的额头,它亲昵着我的衣服,老牛的眼眸中似乎含着泪光,更含着一种沮丧,我自己也说不上的味道。我们村庄结束的时候,老牛的生命也就画上一个句号。也许主人仍然养着老牛,是对老牛产生深厚的感情,人畜都一理,是对故去生活的依旧缅怀,就如同我们对故土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一样。
   远远的我看见现安叔过来了,他让我去他家坐坐。现安叔过去在县城电力局上班,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听村里人说,他当时本来完全可以推荐上清华大学,只是家里成分不好,没能如愿。他是我们村庄的一个才子。到他家以后,令我膛目结舌的是,现安叔多少年以来一直在默默为村庄做贡献。他把村子里的家谱、民间传说、历史、风云人物,都一一整理,准备出一部关于村庄百科全书。我翻开那些东西,许多我都不知道,一个小小村庄竟然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由令我佩服。他告诉我,以前有韩城暂村镇,山西刘姓族人过来认根,结果他拿不出东西,感到无比羞愧,此后他才下定决心,到处搜集、访问、查阅资料,终于整理出一大部分,他说目前还不完整,他希望我也参与,把村庄红白喜事以及一些民俗风情整理出来。我哪能不答应,这是多么有纪念意义而光荣的事!是呀,村庄也许以后会消失,也许以后会变成新农村,但是有文字资料在我们根就在,我们的魂就永远存在。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也许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几代人生活的故土,去融入现代的城市中去,故土对于我来说永远是深深留恋,深厚的眷恋。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永远扎根在故乡的这片热土,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他们多少年后,是否还会记得这片热土和这个美丽的村庄?

共 27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故乡的面貌在日复一日的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虽然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更多的则是对故土深深地眷恋。有得闲暇,与母亲相约回家,干干农活,吃顿母亲亲手做的野味,回忆着故乡那熟悉的味道,流溢着对母亲的感恩和赞美之情。小燕子为我守护家园,老牛孤零零的守候,现安叔收集着故乡的历史,都寄托着作者故土难离的浓厚感情。他日,故乡不复存在了,故乡的历史才是唯一的根,永远的魂。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艺苑奇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29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初晨        2017-04-30 20:07:07
  恭喜斩获精品,问好前辈!
12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7-05-02 22:22:15
  谢谢社长鼓励,在年龄上我虽然比你大,但是在文字上你应该是我的前辈
13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05-05 08:25:53
  写得很真切,加油!
14 楼        文友:河南韩光明        2017-05-05 12:26:45
  乡愁!!!
隽墨,热爱文学,致力于诗歌创作,在散文、小说方面也有涉猎。自由撰稿人,浪迹在网络文学中,没做出什么大成绩,但却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敬畏,对理想的初心。在茫茫凡尘中,坚持一颗诗心,怀着一颗炽热的初心,行在理想的高地上。我喜欢在午夜在晨昏在微弱的灯光下打开自己,沿着夜的韵脚,避开俗世的喧嚣与纷扰,用灵感的刻刀反复打磨着文字的锐度,躬身亲近那盏不断擦拭自己思想光芒的理想之灯。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