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檀香】寻找遗失的珍宝(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檀香】寻找遗失的珍宝(微型小说)


作者:天风神威 童生,982.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0发表时间:2017-04-28 21:34:57

【檀香】寻找遗失的珍宝(微型小说) 楼上新搬来一户人家,是一个年逾七十的达斡尔老妈妈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孙女。
   这个老妈妈——用达斡尔民族语和她子女一样应该叫她一声额沃,看她的长相,就能断定这是一位北方森林中少数民族特有的面容,一眼就知道她不是汉族人。她不太会说汉语,满嘴都是民族语言,就连她的小孙女,也是一知半解地能理解一些她说出的简单的几句话。而我呢,虽然研究达斡尔民俗已有三四年了,但是,对于达斡尔民族语言,对方慢点说、我专注地听、再加上手势,还能明白一点点,如果说得快一些,再带有老年人的口齿音,我就一句也听不懂了。
   和老妈妈见面打招呼,只是彼此向对方点一下头。小女孩却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见面还一声“叔叔”。
   她们搬过来没多长时间,大约两三个月那样吧,一大早,就听见警车鸣响着警笛来到了我们的楼下,三四个警察急匆匆地直奔四楼“额沃”家。朦胧中的我身穿睡衣打开门,好奇地听着楼上一阵叽哩哇啦声。
   一个警察以为这是个南方老人,对她说:“老人家,你慢点说,不用着急。我们会认真地记下来的。”
   又一阵叽哩哇啦声。
   然后听见小女孩说:“警察叔叔,我们是达族人。我奶奶说的是达语,再慢你们也听不懂。就连我和她在一起五六年了,只能听懂一星半点。你们还是找个懂达语的人来吧。我从她的一知半解话中、加上她的手比划,好像她丢了什么东西,准确丢的是什么,我也没弄懂。还是快点找个懂达语的人来吧。”
   听见一个警察说,你们先在这安慰老人,我去宗教局请位达语专家来。
   过了大约二十多分钟,和警察一起来了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女子。他们急急忙忙上了楼。
   接着听见来的女子和“额沃”你一句,我一句地谈了起来。究竟谈的什么,我一句也听不完整,从老人放慢的语速里,就听老人说“胡大提依”、“阿纳库拉贝”、“阿萨热贝”几个词。那意思好像说她的什么非常昂贵的原来锁着的物品没照料好丢了。
   “什么物品呢?这个老‘额沃’会珍藏一件价值连城的物品!”我在心里嘀咕,“她的这个物品,看来不简单,否则,她不会被急成这样的。确实,谁珍藏的物品找不到,都会着急的。更何况一个老人呢。她着急也是有道理的。”
   这时,就听见女子对警察说:“你们帮助找找吧,她的口弦琴不见了。是一个老式样的达族传统口弦琴,原来装在一个鹿皮囊中,被她锁在了这个精致的小盒里,现在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就听一个警察问:“什么样的口弦琴?装在怎样的鹿皮囊中?什么时候放进的这个小盒?最近有没有给别人看过或自己拿出来吹奏过曲子?”
   年轻女人对“额沃”一阵对话,然后告诉警察:“她说是放在一个圆通的镌刻着美丽花纹的鹿皮囊中,放在这个外面粘贴着打印纹痕的桦树皮小盒里的。”
   “嗯?怎么可能,” 一个警察用疑问的口气说,“再小的口琴也会有二十公分长,这个不到十五公分的小盒子能装得下吗?”可能还用手比划了口琴的长度。
   就听老“额沃”一阵达语,年轻女子解释道:“老人说,不是你比划的那么大,是这么大。不到一拃长的用嘴吹奏的琴。”
   “我知道。口琴都是用手拿着,放到嘴上吹奏的。”一个警察语气中有些不耐烦地回敬老人,“你的琴怎么这么小?一般的也都会超过一拃。”
   这时听见小女孩接过话茬说:“叔叔,你理解错了。不是口琴,是口弦琴,我们达族传统的口弦琴。最长的不到一拃,短的还不到拇指这样长。”
   “口弦琴?什么样的?”警察口气中有些惊奇地放慢语速,问小女孩,“怎么这么小?你们达族的口弦琴什么样子?”
   小女孩说:“我也解释不明白,我给你画出来你们看看吧。”
   片刻功夫,就听一个警察说:“这样啊,这不就像一个螺丝川一样吗!中间这个竖条能吹响?”
   听见年轻女人用权威性的语气解释道:“对,就是这样。它是口弦琴,达语叫‘木库莲’,鄂伦春语叫‘明努卡’,是由琴库和琴黄两部分组成。圆环形是手持部分,它向前延长两根梢形铁条,这两根铁条上很多时候刻有装饰性的花纹。中间夹的这根不是简单的竖条,它是一条细长的薄钢片,钢片一端缠一点棉花或镶柳木柄,以便于用手来弹拨。它流传于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是我国最小的民族乐器。别看它小,它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嗯,对。就像阿姨说的这样,‘阿查’也和我说过。”小女孩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它的声音并不单一,演奏时,左手握琴库的根部,将琴黄部分放在两个嘴唇之间,右手食指抵住琴库尾部,同时用大拇指拨动琴黄,琴片在拨动时被震动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单一、难听,还要靠口腔、嘴唇的开合以及呼吸强弱来配合调节音量和音色。随着演奏的人拨动的力度、快慢以及口腔中气流大小的不同,使音域、音量都发生细微的变化,整个口腔也起到共鸣箱的作用,将‘嗡嗡’的声音转换成‘哇哇’的声音。再依靠口腔与舌的变化来改变音色,就能让我们听到非常好听的乐曲了。”
   “噢,这么神奇呀!”几个警察同时发出惊叹的声音,“那是得帮助老人家尽快找到。”
   “胎媞,这是……”小女孩一声惊叫,“木库莲!这不在这里吗!你怎么把它放在你的枕头下面了?”
   听见老人“哈哈”一乐,叽咕了几句,一段有别于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声传了出来。
  
  

共 20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南方人遇上了困难,因为语言交流问题,不得不求助于警察。当警察到来的时候,一个不为人知的乐器浮出了水面。小说情节精彩,引人入胜。描写到位,生动地再现场景,让读者耳目一新。立意新颖,构思独特,好作品。文笔流畅,语言行云流水般自然。充满感染色力,轻松明快,带着生活气息,贴近生活。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编辑:卡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卡米        2017-04-28 21:35:25
  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期待精彩继续。
卡米
回复1 楼        文友:天风神威        2017-04-29 11:47:30
  多谢卡米!
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04-28 21:49:17
  小说有趣,寻找遗失的珍宝,以为是什么宝贵的物件,在一阵紧张的交流后得知,原来是一只少数民族的口弦琴。最后是小孙女在枕头下面找到了。小说对口弦琴的描写很到位,如数家珍,使读者感觉就在手边。文章节奏跌宕起伏,使读者跟着达族奶奶焦急的情绪而紧张。人物刻画形象,妙笔生花。
   欣赏学习了,问好。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2 楼        文友:天风神威        2017-04-29 11:48:39
  多谢黄金珊瑚的赏识。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04-28 21:51:00
  老师真了不起,今天一连写了二篇小说,一篇比一篇精彩。
   老师虽不是达族,但对达族的语言和口弦琴有一定的了解,让珊瑚佩服佩服,崇拜老师,真的。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3 楼        文友:天风神威        2017-04-29 11:49:21
  珊瑚见笑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