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犹诉薄凉

编辑推荐 犹诉薄凉


作者:落云寺 布衣,22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12发表时间:2017-04-29 18:48:15

狡兔三窟,一窟必死,若是再写,算我无能。
   ——题记
  
   一
   想写一篇关于歌曲的文章,却迟迟不能落笔,毕竟从狭义上来讲,这是个得罪人的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家之言也未必过于片面。只是想写。
   曾有句戏谑之言,叫“QQ音乐三巨头,徐良许嵩汪苏泷”仿佛在大江南北彻彻底底的火了一把。似乎在对时代在证明:这是他们的舞台。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曾经中国乐坛出现过三位缔造中国摇滚巅峰的歌手:号称魔岩三杰。在1994年的时候,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了一场演唱会。听众当中有当时红极一时的香港“四大天王”。就这个阵势,以及对后来几十年的影响可见一斑。如今。也只能在极少数的书籍当中去缅怀,这毕竟是一件悲伤的事。
   一个艺人,或者是歌手。其思想境界决定了他的艺术水平,而不是学历或者是其他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观点。
   打个比方来讲:一些人好比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只会因为中午老师不给他发糖而去大哭大闹。而且闹的很厉害,就像全世界对他做了很大的伤害。还有一些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相比,应该和大学的教授类似。因为他们有对自己的反思、对社会的理解、以及对于某些事件的看法。甚至去表达一种尖锐的想法。但是。至少他们会思考,而不会去大哭大闹。
   很多人都在说生不逢时,然而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和世界。这种悲愤使得他们的眼里没有了最起码的辩证思考。换句话说,以自我为中心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终究是你内心所映现出的世界。而恰恰许多人的“自我中心”都是建立在社会的阴暗面的基础上。从而的结果,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正如歌曲一样:三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和三年便尸骨无存的短命鬼。两者的差距在于什么?其追随者对其的信仰,正是时代对歌曲或者是歌手的考验。
   从个人的角度而讲:
   我倾向于“老一辈”的歌曲。与其说是艺人,倒不如称呼他们是艺术家。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某些人一样去所谓的跟着潮流走。
   那是一个懵懂时代,充满着稚气,还带有一丝天真。当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响彻大江南北,犹如一道闪电,活生生的将童话世界撕成两半。面对新的思想,无需引领。天才创造了规则,自然有庸人去跟着走。
   夜空的繁星就像形形色色的人对人生的理解一样,在装点着我们这个可爱的时代。同时也在蛊惑着可爱的人。
   艺术家的世界我们不懂,看着就好,甚至只要还有一丝念想就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他们为我们点燃了一盏灯,剩下的一口气,便是后人。
   多元的文化缔造了多元的人。存在的价值是符合这个时代。先生曾译过这样一句话:我不会和谁去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毕竟天才的话不会去和傻子去说。自以为是的人活在自以为是当中,他们去对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宣说他的“神”。似乎是本该如此,似乎对于先哲的思想充满了批判。又似乎世界都在亏欠他们的思想。
   而总而言之:
   哲人和小朋友,差在一个过程。
   但是稚气和傻,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二
   时值子夜,无心睡眠。
   总觉得应该下笔,写一些“愤青”的言语。
   好吧,我会继续对世人说:“噢,乖。”
   从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体吼出来:“我曾经问个不休”开始,今年2016正好是中国摇滚的第三十年。对于崔健的一些经典曲目:《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等等,时隔一代人的时间之后,他的歌放在今天也依旧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和价值观念。这是音乐人对于摇滚精神的执着,也是一批又一批热爱摇滚的人的信仰。原始的发泄和对于外在世界的不妥协以及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坚持,唱掺和着吼,伴随着节奏去谩骂和思考,去宣泄自己的思想。这应该是坚持摇滚的人对于摇滚精神的共性理解。而并非像今天的一些歌曲那样去无病呻吟。为了所谓的效果,去“为赋新词强说愁”。并非是诋毁乐坛里的一些流派,因为同样是在戏台上表现的戏子,有些人只会按照台本去唱,停留在舞台的规矩之内。而有些人,则是找到了戏中的自己,会在方寸之中,成为了然天地的智者。
   说到摇滚,就不得不提公认的摇滚巅峰:1994年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会。在香港的规矩:非名角不能去。而在演唱会之前,香港的流行趋势是靠四大天王引领的。
   在演唱会之前,何勇曾对记者说:”四大天王里,除了张学友还算个唱歌的,其他的都是小丑,不服上台比一下。”(这段话我必须另起一段)
   因为在香港媒体上公开挑战了“扛把子”,所以当时的脑残粉开始发狠,诸如在演唱会的海报上写下狠话等等“不良”行为。所以导致了窦唯、何勇、张楚等人在上台唱歌前立下生死状,大意应该是如果四大天王的脑残粉出现过激的行为,且局面不能控制住的话,将演唱会获得所有的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中。这也就成为了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会历史中特别辉煌的一笔。而演唱会进行时候的现场情况却也发生特别戏剧性的一幕:台下的人疯了。因为红磡体育馆有明文规定,大意是听众只能老老实实坐着听。在演唱会的时候,现场的气氛带动观众们疯到有的将自己的衣服脱了,有的开始绕着体育馆跑,更有甚者。把体育馆的凳子都砸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黄秋生在演唱会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撕开,在台下跟着何勇一起吼。在所有看似于过激的行为,都是中国摇滚巅峰的最好的见证。而今,只能是在不太清晰的影视录像中去祭奠。
   可以说,他们是智者。
   他们的思想总先于这个时代的脚步,而时代用现实去一步步证明他们几十年前的思想,不用任何东西去论证,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因为他们的歌,他们的曲,是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真金。不需要什么修饰词汇,就像沉下心面对镜子一样,去映射一个最真实,最丑恶,最肮脏的思维空间,然后再去亲手毁了自己的思想。于矛盾之中的挣扎和期盼,在现实的名利场和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信仰中抉择。所以他们当中有的人死了,有的人疯了,有的人成仙了,也有的人成了名利场的说客:“告诉我。你的理想是什么?”。这种看似破灭的现实并非是可悲的,当真正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是时候,才会真正升华到让世人所仰视,令众生所崇拜的境界高度上,因为,他们熬过了最难熬的清净。
   不解,永远是因为无知。而无知,才会让愚钝迷了头脑,或者是放弃了信仰,成为了一个没有精神的孤独的可耻的人。
   没有拿出其他歌手作为对比,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格去比较。因为江山是他们老一辈人打下来的。就像老人对于孩童一般,看着孩童天真的笑,老人也会露出天真的笑,只是这笑容,刻在一幅经过风霜雕琢的脸上。仅此而已。
   他们没有停止唱歌,只是在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里而已。而那个看不见世界,正是智者开演唱会的体育馆。
   从来不需要解释什么,就像崔健被央视封杀三十年一样。时间会说明一切。但是我写这篇文是想说:
   “有些人的有些事,不应该去忘,哪怕留在心底,成了一把没有钥匙的锁,也依旧会在那个年代的声音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谨以此文,献给:一个名叫1986~2016的老人。

共 27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什么是好的歌曲,应该是经久不衰的经典,唱了几十年还是让人喜欢。而红级一时的歌曲,虽然展示了时代的特色,但就其生命的长度来说,却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真正的好歌,在感官欣赏、感情欣赏、理智欣赏等方面,让人接受,让人融入,让人难以忘记。这样的歌曲,就应该称作是一首好的歌曲了。作者从独特的角度去分析歌曲以及歌星的不同演唱方式,针对不同年代的歌曲,对歌曲的不同鉴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拜读好文。【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04-29 18:48:49
  歌曲的好与不好,其实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只要你喜欢,对你来说,就算是一首好歌。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