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母亲醉酒(散文)
忙完了手中的事,我松了一口气。抬起头来,西斜的晚阳透过窗户送进暖暖的光,这突然让我想起家乡的老屋,坐东朝西,也是这个时候,夕阳西沉,火红的晚霞洒满了我家院子,继而,扑进屋子里。
这正是母亲做晚饭的时候。太阳落山,父亲就要回来了,总是,人未进家,长长的影子先落在母亲的身边,然后,说一句:“该吃晚饭啦。”
想到这里,我心底一抽,猛地生疼起来。父亲离开我们,离开与他朝夕相伴五十多年的妻子已经两年了。母亲对我说了几次:“身边没有了你爹长长的影子,向着晚阳,也是冷的。”
我们四兄妹,心疼母亲,但不可能像父亲那样,随时伴在她身边,只有经常去看望她。后来,我接她到我身边,她却不习惯,住了几天便坚决地回去了。弟弟妹妹家她也不去,只想呆在老屋里。远在福州的小弟,做了几天的工作,终于说通母亲,接去福州。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去住一年。高兴之余,我想,能住三个月就不错了,结果,一个月不到就回来了。
就这样,母亲成了我们兄弟姐妹心头的牵挂。每每夕阳西下时,我就给母亲打电话。
我正想着,手机的铃声骤然响起,是堂弟打来的:“大哥,你妈喝酒醉了,躺在院子里不醒。”我慌忙往老家赶去。
晚上十点钟,母亲才醒过来,问我:“儿啊,你怎么来了?”
我端了一碗红糖水给母亲,要她喝下。她听话,喝了。看到母亲似乎很自责的神情,我没有说话,但心里有些生气,心里埋怨。妈啊,我们都不在你的身边,你的安好成了我们最大的愿望,可你倒好,喝酒了,还把自己喝醉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们如何是好,如何对得起先走了的父亲?
父亲在世时,与我说过,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我母亲。
此时此刻的母亲,花白的头发,干枯,凌乱。瘪瘪的嘴巴,微张着,喘着气。布满皱褶的脸,苍白,憔悴。虚弱的身子,消瘦,佝偻着。我心里真不好受,强忍着,没让眼泪流出来。
我轻声对母亲说:“妈,我爹呀,托梦给我了,让我告诉你,他知道你想他喝酒了,叫你千万别喝酒。你好好的就是他最大的念想,不然,我爹牵挂得很,在那边,他会不安的。”
母亲听了,沉默了好久,抿了一口红糖水,说:“谁叫你爹提前走了呢?”
母亲睡了。我来到院子里,静静地站在母亲醉倒的地方。寡白的月亮,像磨得铮亮的镰刀,挂在树梢上。清冷的月光跌落下来,碎了一地。我的心,更凉了。
我走进隔壁堂弟家。
“大哥,不要担心,有我们在啊。三娘喝酒的事,我以为你们知道,已有些日子了,她几乎都是吃晚饭的时候喝,醉过几次了。”
我心里一酸,泪水,肆意滚落,眼里闪现出令人揪心的画面:残阳下,老屋的院子里,母亲瘦弱的身影,没有长长的影子陪伴,显得那么孤单。她喝酒了,望着父亲墓地的方向,一口,一口,又是一口,是想父亲了。就这样想着,喝着,喝着,想着,不知喝了多少,渐渐地,母亲醉酒了。
可是,喝醉了,就人事不知,难道,母亲不晓得?难道,醉了的母亲见得到父亲?
这一次,我多呆了几天,陪母亲,到地里,扯豆角,拔白菜。在家里,拆洗被子,晒洗衣物。更多的时候,与母亲唠嗑时,趁机做她的工作,要接她去城里与我们一起住。母亲摇摇头,说:“你们那儿,我不去,离你爹太远了。”
灶房里,冒出淡淡的炊烟,在夕阳晕染下,通红通红的。正在灶房里捡大红豆子的母亲,脸也红红的。我看到,母亲脸颊滚落的泪水,也是红红的。母亲又在想父亲了。
我泡了一杯茶,端了过去,递给母亲。然后,我坐在火炉边,与母亲说话,谈心。谈我们的工作,说母亲的孙女孙儿。
“妈,你看,我们这个年龄,正是做事的时候,尤其两个弟弟,他们正当年,工作做得好,前程无量。你的孙女呀,孙儿呀,正在读高三,是考大学的关键时期。妈,不要你在这方面为我们担心,我们只要你好好的。你的身体好,我们就能做出好成绩。你的身体好,你的孙女,孙儿,就能如愿考上高等学府。你的身体好,在地下的父亲,也会好好的。”
母亲不断地催我走,叮嘱不能耽误工作,遇到应酬时,也要少喝酒。
临走时,她提来一个装有半桶白酒的白色塑料桶,交给我,说:“儿啊,把这个拿去吧,我不会再喝了。”
母亲这一举动,出乎我的意料,我这几日曾悄悄寻找母亲喝的酒,放在哪里,但没有找到。看来,母亲是下决心不喝酒了。
我望着母亲,打心眼里笑了起来。母亲望着我,也笑了。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是啊,老母亲不愿与儿女居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一个习惯:住惯的山坡不嫌陡。
山哥棒棒的,山母暖暖的!
与你共勉啊!
在远离故乡的城市
有一次,我梦见妈妈
从脸颊抓下一把皱纹
递给我
昕孺哥哥从来就是一个思维宽广,情感丰富却内敛的人。体现在文学写作上更是,他从来不会将内心的悲与喜像洪水般喷涌而出,即便是很疼很痛,他也会忍住,用缓慢的平静的语言写下来,就像熬粥一样,慢慢地熬,不让米汤潽出来。我一直觉得,散文写作中情感抒发的节制能体现一个写字者的功底和修为,特别是写散文。
当时,读到这首诗的感觉和此刻读到这篇文时是多么的相似。
昕孺哥哥《皱纹》中“从脸颊抓下一把皱纹/递给我”有着极深的象征意义,母子之间的分离,这种思念是带着疼痛。
山哥的这篇《母亲醉酒》中的“长长的影子,红红的晚阳”以及“一个装有半桶白酒的白色塑料桶”同样也是。父亲仙逝两年,母亲心中对父亲的思念在她沉默之后的这一句“谁叫你爸提前走了呢?”中体现,不止是怨,不止是疼,更多的是忍不住的思念。
这篇散文写给母亲,在文思上首先有了很大的突破,取材得当,散文开篇的切入点诗意中带着感伤,散文的语言不虚浮,不矫饰,贴合生活的场景,彰显了人性的本真。散文指向心灵,贴合生活,有着自己的海拔。这就是我眼中有味道的好散文。
我写这文,通过这么一件事,一些细节,就是如你说的,表达做子女的无奈,母亲对父亲的思念,她的痛……
谢谢妞妞,献花!
你是散文行家,多批评!
回来写篇散文,好吧。
兴义,我到过数次啊,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