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雾弥青春(征文 .中篇小说)
第一章
(一)
一个人的行程,心灵是寂寞的,寂寞的如道路两旁的树木,在无风的晨光里兀自伫立;一个人的行程,心灵也是自由的,如树上盘桓飞翔的小鸟,思绪可以不受约束地在一个枝头跳转飞跃另一个枝头;一个人的行程,心灵有时是迷茫的,如不期而至的晨雾,浓雾封锁道路,总在你的眼前十几米的地方诱惑挑逗着你,你在它的怀抱里,无法拥有它,无限走近可是又怎么也触摸不到。无法把握的真实怎能说不是一种痛?
在这个浓雾弥漫的秋日的早晨,刘欣然骑着自行车独自前行着。此刻的心情是寂寞的,自由的,更是迷茫的,迷茫之中还掺杂着惶恐、焦虑、痛苦。19岁,青春的朝气应该渗透到他的每一寸肌肤,他英俊的脸上让人看到的却是阴沉的、没有一丝笑意的愁苦、破败。
“我真的要去那里?真的在那里放飞自己的梦想?呆一辈子吗?此去的人生抉择是对?还是错?可是,不去那里,又能去哪儿呢?”
刘欣然再一次把十几天来思索拷问的问题在内心里过滤一遍,和父母告别的情景在脑海回闪,他是勉强地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对站在家门口送他出门的爹娘挥手:你们都回去吧。
“雾大,看不清路,就尽量贴边走,慢一点啊。”娘嘱咐着,这个场景已经演绎了无数次,这一次,却有着别样的滋味。
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着, 雾气越来越浓重了,很快在头上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顺着脸颊流下来,也流进嘴里,刘欣然抿了一下嘴唇,把露水吸进嘴里,露水淡淡的,无滋无味。思绪的野马脱缰开来,在心灵的天空任意驰骋。回味痛苦,往往在远离它一段时间,一段距离之后,才会更真切。
(二)
1993年7月25号,这是个令他痛苦的不能再痛苦的日子,他得知高考分数:437分,十几分的差距,他再次与大学无缘。那一天是个朗朗的晴天,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的,白云飘在上面,像羊群在草原上游弋,多明媚的日子啊,可是对刘欣然和家人来说,这一天是彤云密布,狂风暴雨。娘做了饭,一家四口人,只有小弟喝了碗 面条,谁也没有吃下去。
无数次的幻想,却是一个膨大的气球,砰然破裂的一瞬,每个人满脸的碎片。
刘欣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闷头睡了三天三夜。娘一个劲催他吃饭,又暗暗叮嘱弟弟欣宇看护好他——娘怕他想不开,做傻事。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时代,造就了多少人间悲喜剧。娘给欣然鼓劲:“再复一年课,人家志林复了五年呢,你看现在人家……”
复课,大学……刘欣然何尝不想?可是,病榻前的爹和个头蹿的比自己还要高的弟弟,让他犹豫了。爹,由于连年在尘埃、噪音弥漫的工厂里劳作,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腰疼腿疼,让他彻夜难眠,吃药打针理疗,效果不明显。医生说,这是富贵病,得养着,不能干累活儿。爹听罢,泪流满面——我岂不是成了废人啦?俺还要挣钱供俺俩儿子上大学呢,唉唉,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弟弟,功课要比自己好,他准能金榜题名的。所以,当他提出自己不再读书,挣钱养家时,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念了这么多年书,完了,还是当农民?我培养你,就还是让你当农民?”爹说。
“农民怎么啦?咱们祖祖辈辈不都是农民?我想做新时代的农民哩。”欣然说。
“一边去!就你?哼!”爹说。
“……”
刘欣然的同学程吉祥却把一张招生简章给他,动员他去报考。
招生简章是县第四棉纺厂张贴的,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取后就读大专,毕业后在厂里工作,享受大学生待遇。读书期间,学费,生活费全免。条件给的够丰厚啊。县第四棉纺厂,驻地在李海子镇,离家60里路呢。
(三)
从第一次走进它,刘欣然就不喜欢这个地方——偏远、萧索,小镇小的出奇,除了镇政府大楼盖得气派非常,街面上连一所像样的建筑都没有。若不是有这个偌大的棉纺厂支撑着门面,会更惨不忍睹。
报了名要考试、面试,若不是祥子(欣然和同学们都不喊程吉祥大名,都喊他祥子,或者骆驼祥子)的极力怂恿,刘欣然早就打退堂鼓了。考试在镇中学进行,不怎么难。语文的作文题是——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刘欣然猜想肯定是厂里的某领导出的题目,这样不伦不类,也有点难为人了。考完语文的间隙,他和祥子在校园的小卖部里一人要了瓶水,这时,一个熟悉的女孩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刘欣然、程吉祥,你们也来了啊。”他们回头循声望去,身后两三米的地方,站着一个姑娘,盈盈地冲他们笑着。
“陈枫!”刘欣然叫出声来,眼前这个娇小的女孩子是他们的同学陈枫,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
“陈枫,不是说你考上了么?怎么……”
“哪里啊,就差一分!”
“可惜了……”欣然说。
没工夫闲聊了,还有下面的考试……
下午都考完了,刘欣然和祥子推了自行车一起往外走,祥子往西,刘欣然往东。欣然看到陈枫在学校大门口伫立着,似乎在等人,欣然过去打招呼,陈枫说:“你回家吗?”
“不回家又去哪里啊?”欣然说。
“一起走,行不?”陈枫说。
“可以啊。”面对陈枫的主动,欣然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像夏日的雨点噼噼啪啪砸在铁皮雨搭上,急剧跳动起来。这可是生平第一次和女孩子独处啊。
两人并肩而行,沉默地骑着自行车。虽然已到了立秋节气,但太阳依旧毒辣辣的,威风不减。不过,身边多了一个小美女,炎热似乎不那么难以抵挡了,因为陈枫的陪伴,一扫落榜以来的阴霾,刘欣然的心开朗许多,他直直地盯着陈枫看:白衫黑裤,精致的眉眼,白皙的肌肤,鼓鼓的胸部,刹那间,一个从没有过的念头袭来:他想抱一抱她,想亲亲她,这个“邪恶”的念头让欣然感到自己的龌龊可耻……陈枫也在注视他,四目交汇的瞬间,俩人的血压飙升到一个高点,随后,都把目光收缩了回去,沉默,还是沉默……
后来,还是陈枫打破沉默,她问欣然为什么能够来到这里?欣然把因果告诉陈枫,并说自己说多么的不甘心。陈枫也说自己不甘心,她叹气说:“我爹重男轻女,供我上高中就不错了,我考上大学他欢喜,落榜他也不失落,反正我早晚要嫁人的,正好这儿不收学费,还有生活费,所以坚持让我来这里。”
“哦……看来是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嗯。”
这无疑是一次愉快的行程,俩人谈天说地,聊了很多,在N镇,俩人分手。刘欣然内心涌动起深深的眷恋之情,他们再次四目对视,刘欣然看到陈枫的目光闪闪的,晶莹深邃,如盈盈的一泓秋水。
“回见。”
“慢走啊。”
(四)
很快发榜了,刘欣然、陈枫、祥子都榜上有名,但入学要交2000块钱集资款,刘欣然犹豫了……
爹拖着病体,少不得又去找同事借钱,东拼西凑,凑够了,并亲自护送欣然到厂里,交给厂里……
雾气还是一阵浓重,一阵稀薄地不肯散去,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往昔红色的火球像蒙了层白纱,变成了一个灰白色的圆盘。行走在晨雾里的欣然,回忆着不曾远去的痛苦的、些许的欣慰,一步步走进了李海子镇……
当太阳终于冲出了浓雾的围剿,展露它金黄笑脸时,刘欣然已经经过近3个小时的跋涉,来到了李海子。
棉厂里人头攒动,学生们来了有30多个了,聚拢在高大的白杨树荫下,叽叽喳喳,厂里的甬路旁,挂着一串横幅:“热烈庆祝我厂首届大专班成立”。看来,还有可能会有第二、第三届“大专班”。
刘欣然认识的只有祥子、陈枫,他急切地寻找那个娇小的身影,仿佛只有看到她,心中有了着落。终于看到陈枫,他走向她,问候着。陈枫看到欣然也是欣喜非常。俩人没有说几句话呢,祥子喊他;“欣然,走,把行李放到宿舍去,一会儿厂里要举行开学典礼了。”欣然应诺着,告别陈枫,从车子货架上解下被褥枕头,在车把上拎了包,随祥子走。
宿舍在职工公寓的一楼的东北角,标准单间,每四个人一间,上下床,一张方桌,四把椅子,貌似很正规。“咱俩上下铺,你睡哪里?”祥子问。
“我睡下铺吧,我睡觉满床滚,有时能滚到地下。”
“行,那我就上铺。”欣然把行李撂倒床上,这时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个满脸的青春痘面色黝黑的小个子,他对欣然说:“你睡那边去,这床我占下了。”欣然不太愉快:这人好霸道,先来后到啊,凭什么说这床是你的?你占下,有什么凭据?他看到床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三个字:王会来。他问那人:“你叫王会来?”王会来点点头,眼球向上翻着,刘欣然不再说什么,另一张床的下铺已经放上了被褥,看来只有睡上铺了。
“我同学睡觉不老实,老打滚,睡上铺不安全,你能不能……”祥子说。
“我也是这样,他不安全,我就安全啦?”王会来说。
一个海拔比他和祥子高很多的大男孩,端着一盆水走进来,听明白了他们几个人的对话,放下脸盆,冲着欣然微笑着说:“咱俩调换下吧,我睡哪儿都行,我叫徐世忠,是东安乡的。”
“哦,我是柳林镇的,邻邦乡啊。”面对徐世忠的友善,刚刚发生的一点小摩擦就这样平息了。
学生们被一个比他们大不几岁的留着分头,青年胡的领导 模样的人招呼着进了厂里的会议室,会议室里,桌椅板凳摆放整齐,主席台的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开学典礼 。桌子上摆了麦克风,包了红绸子的那种。看来这儿就是教室了。
那个领导走向主席台,冲着麦克风吹了两口气,确认音响没有问题后,开始发言:“同学们静一静!首先我代表四棉的全体员工,代表吕厂长欢迎各位同学的到来。我叫宋东明,是纺纱厂的厂长,以后兼任咱们大专班的校长。吕厂长出差在外,不能赶回来,他十分记挂大专班的招生情况。可以说,招收大专班是吕厂长的英明之举。科技是第一社会生产力,知识、人才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厂里不惜财力物力,举办大专班,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不负吕厂长的厚望,为企业的腾飞贡献力量!”
下面想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刘欣然听到这些话,心情不免激奋——条条大路通罗马, 来在这里,用才智,汗水,同样能够闯出一片天地来吧?
入厂的第一个夜晚,王会来盘腿坐在床上,吐沫星子乱飞地讲述这个棉厂的情况,他似乎对这个工厂了解很多,他说起吕厂长,说他 有胆有识,使这个厂成为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厂里要引进瑞士的高端织布机,叫什么片梭织机,织牛仔布,做服装。大专班的学生就是为这新车间新设备做准备的,所以“咱们是先锋,绝对有所作为”。王会来咽了一口唾沫说。
王会来的话 似乎也为刘欣然的犹豫吃了颗定心丸。他在日记中写到——
“既来之,则安之吧?任是怎样的纠结痛伤也于事无补了,放眼看开吧,在这里,我要生根发芽,以期长成一棵大树;在这里,我也要收获我的爱情 ?爱情啊,快些到来吧……
第二章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刘欣然金榜题名的春梦如明日黄花,随岁月的流水飘逝。心中渴念的“燕子”在眼前飘忽盘桓。
欣然开始了他的“大专班"学习生活。他和同宿舍的徐世忠成了莫逆之交。徐世忠人大气,实诚,如他结实的身体。跟他交往,刘欣然完全放得开,也不用设防。欣然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人。只是最初相见的不愉快,使他跟王会来有一种隔膜,始终无法和王会来成为朋友。王会来是凡事只能沾光不能吃亏的主儿,零零碎碎小心眼小算计特别多,欣然打心底里不喜欢这种类型的人。
王会来不以为然,他似乎忘记了初相逢的不愉快,极力跟欣然祥子套近乎,欣然也就慢慢接受了王会来。除了本宿舍的同学,会来在别的宿舍有不少同学呢。他跟宋厂长,也就是大专班的“校长”打得火热。据会来说,宋厂长是他姨家表嫂的妹妹的同学。对这拐着弯的关系,欣然和世忠觉得好笑。会来却是认真的,“宋厂长我跟定你了。”这是祥子听到的王会来和宋行长说的话。名如其人,会来真是会来事儿。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会来的这种结交终于得到了回报。
课余,他们几个就去镇上闲逛。李海子镇离县城还有五十多里路呢,属于偏远乡镇,一条省道纵穿而过,临马路就成为了一条街,精明的人们在街上开商店、饭店。刘欣然惊喜的是,这儿竟然有一家书店,走进去,看到货架上摆放的书籍,欣然泄了气:盗版的武侠小说,连篇累牍的赤裸裸的色情描写。欣然随手翻看几页,口感舌燥,心跳加速,负罪感涌上来,可是又忍不住往下翻几页……倒是不少镇中学的十五六岁的学生们来这儿,很坦然从容地租借这些书籍,祥子也隔三差五光临这儿,揣了书偷偷躲在宿舍里看。
使刘欣然纠结难受的是:他们学习的是大学理工类的课程,什么《高等数学》、《电工学》、什么《机械设计制造》等等。高中读文科的他本来对理科不感冒,数学一直是短板,这回更弄得找不到北了。功课两周或者三周就结业一门,考试成绩也不得而知……直到后来,刘欣然才明白——这种校企联合办学,只要企业缴够了钱,学生都可以拿到一本结业证书,哪怕你科科挂红灯。一位或者两位老师,走马灯似的轮换;枯燥乏味的功课,几十位学生,封闭狭小的空间,偏僻的环境……这对刘欣然来说,真是莫大的煎熬。他深深懊恼当初轻率的抉择,不!这绝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