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 “祖师公”杨义中答韩愈(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 “祖师公”杨义中答韩愈(散文) ————谨以此文纪念福建省平和县三坪祖师公”杨义中诞辰1236周年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16发表时间:2017-05-02 23:57:19

被誉为“祖师公”的福建平和三坪的杨义中和尚已圆寂1100多年了。如今,前来拜谒的各方善男信女年年络绎不绝;他们除了对这位闽南佛祖先师怀有十分虔诚的敬意外,也希望“祖师公”神灵应验一语道破来日命运的天机。而对义中其人总是了解得不多;尤其是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768——842年)有过一面之交,更是鲜为人知。
   三坪“祖师公”杨义中和尚祖籍陕西省高陵县。其父年轻时入闽当官,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初六在福唐(今福建福清),生下杨义中。14岁那年,杨父奉调河南宋州(今河南商丘)任官,他也就从那时起剃发出家,在宋州投拜玄用禅师。后又云游四海,先后造访中条山百家岩怀晖禅师,西堂智藏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抚州石巩禅师,以及潮州大颠宝通禅师(732——824)并成为大颠的法嗣弟子,历时18年。公元824年,大颠禅师圆寂后,杨义中于公元826年从广东罗浮山经潮州(今广东潮安)走闽粤古道来到福建漳州,并在漳州开元 寺后的半云峰下(今紫芝山)创建"三平真院",于此宣扬佛法,引导民众垦荒造田,发展生产,造福百姓。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七月,李炎下令“废佛汰僧,简并佛寺”,在全国范围内废除44600多座佛寺,并遣散26万多和尚、尼姑,三平真院也于那时被毁。杨义中在此情况下,不得不于唐懿宗李漼咸通七年(公元866年)率众僧爬山涉水,迁至闽南一隅的深山老林——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并在三坪九层岩峡谷中,依靠当地百姓的力量,在大柏山麓创建如今的三平寺。杨义中医术高明,武艺高强。 不仅给当地百姓就诊,还为山民传授“太祖拳”、“少祖拳”等,以习武强身,御暴安良;同时还给百姓传教桑麻耕织和技术;并兴修水利,筑村建舍,使当地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最值得一提的是——杨义中出家云游四海经潮州时,适逢遭南贬的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也在此,还曾为韩文公出谋过治理好潮州的“八字主见”。
   韩愈(768——842年)一生两次进谏遭南贬。当时的唐宪宗十分信佛,但不懂佛法,只为宗教情绪的迷信,便耗费数以万计的人力、财力,从印度迎佛舍利供养。韩愈站在儒家学者的角度进行批驳:为一个死去的老和尚一块骨头而动用如此之大的国力,浪费如此之多的公帑是十分不可取的国;倘若把这些钱财用来为国为民,那可以办多少好事。结果不仅得不到宪宗皇帝的赏识,在他五十二岁时,还被因谏迎佛骨“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文公任潮州刺史后,经广东乐昌曾与泷吏(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请教有关潮州的道里风土时,泷吏说潮州“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泷吏》)。但韩愈并不为此而心灰意冷;相反,他那倔强的性格促使他要竭尽全力治理好潮州这一“瘴疠”之地。有诗为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 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因此,韩愈曾多方寻贤问士,讨集治理潮州的良方妙策。
   当时的潮州地处南疆,物质文化极其落后,百姓生产生活完全处于农业的自发自耕状态,更谈不上有文人黑客的文化活动与达官政客治理一方的主见,韩愈正处于文化孤独与政见饥渴之中。上任不久后,韩愈听说大颠禅师道行高超,佛法无边,深受大众所推崇,即便韩愈不信佛,但也很想去拜见这位高僧。一日,韩愈一路奔波到灵山寺造访大颠和尚,想请教有关治理潮州事宜,可这时大颠正参禅入定,不理会韩愈的到来,韩愈出于礼貌,首次相见也不敢上前问,便在一傍静静等候。他等了许久,也不见禅师有接见之意,便心生出几分不耐烦,想一走了之。此时途经潮州拜大颠禅师门下的杨义中也在此,这会儿他正是大颠的法嗣弟子,还只是个小小沙弥的侍者,他见大师不理会韩愈,文公很是无奈与尴尬,便禅床敲了三下,韩愈仍不解,义中见状,便细步走至禅师身旁,用引磬在禅师的耳畔轻轻敲了三下,并轻声对禅师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佛语应是:先通过修定来调柔其散动的心,后用智慧来排除其无明之根本)。韩愈一傍忽听到侍者如此言语,便眉头一展,顿时豁然开朗,对这位晚辈肃然钦佩不已,并连连点头称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旁得个入处,真乃幸事!”此话意指——大师您这个个才高贤斗,“我”于小小沙弥处就能得到这么好信息,真是太好了!义中和尚以略带有“佛语”形式替大师解答了韩愈如何治理好潮州的良方妙策,对此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要想治理好一个地方,首先应在思想领域转化和净化当地民众污浊的不文明现象,拔掉不良的业根;通过治本后,再继续努力,靠为政者的智慧,不断提高百姓的素质,方可达到目的!。
   从韩愈遗下的散文和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十分反对佛道二氏的思想。而杨义中和尚却能得到这位大文豪的赏识,这与大师其人学问高深不无关系。难怪唐宣宗李忱恢复禅教后,漳州刺史郑薰仰仗义中禅师的功德与学识,特邀他出山主持开元寺;并为国开堂讲授佛经;又将义中禅师的事迹上疏朝庭,宣宗皇帝特敕义中为“广济禅师”。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十一月初六日义中禅师圆寂,享年92岁,僧腊65年。圆寂之后,他的门人弟子塑其金身奉祀,尊其为“祖师公”,此尊祀也一直延续至今达一千多年,足见大师的人品学问,历史功德与业绩影响之深远!
  

共 2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方土地,一方人文精神.作者的文,用老道颇具内涵的笔法,为我们解析了和展示了“潮州”的人文典故,并引申出了于人于事中的生活哲理。且富含深厚的历史沉淀。颇具可读性。发表荐阅了!谢谢赐稿绿野社团,问好作者.【编辑 醉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爱        2017-05-02 23:59:34
  作品有厚度,欣赏了,小编理解不当之处,望不吝指正!问好。
于夜,独品江南暗香的浮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