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真务实创作精神令我受益终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从安阳县参军,那一年实行改革,招了一批“家门口兵”,领导说得很好:家门口兵,平时可以在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忙时可以回家种麦、收麦、秋种、秋收,既可以节省国家运兵的费用,又可以兼顾军属的田间劳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我报名参军,有人说我傻。有人说:其实不傻,想当官发财,想考军校的。
乡武装部部长说:有文化到部队有发展前途,说什么当官发财?
我参军是部队的汽车来乡武装部直接拉走的,没坐火车就到了部队。
一天连长给我说:你下午去学驾驶员吧。你是高中生,一定会成为好司机的。
饭后情况变了。原因是离家太近,经常开军车回家影响不好。
几个月后,首长想找一个高中生当油料保管员。未能如愿,还是因为离家近,担心各种关系户经常来找,拉拢诱惑,乱加油犯错误的。
我心里纳闷,“家门口兵”离家近,是因为我错了吗?我志愿去边疆、海岛、天涯海角站岗放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精忠报国呀。我请求调动,就把信邮寄给北京的解放军总部首长以及济南军区的首长。
信是有效果的。一天营长跟我说:你国防大局观念好,师政治部举办新闻报道学习班,你去吧。
学习四个月后,我在济南军区《前卫报》《安阳日报》《安钢报》发了稿件,战友刮目相看,首长大力支持。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久之后一纸调令就把我调到了千里之外的兰州军区驻陕西的部队,政治处主任给我说:我们部队十多年没发过一篇新闻报道稿件。你的任务是写新闻稿。
天时地利人和,我先后在军地媒体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延安部队想出版一本《情洒延河畔》报告文学集,领导就派我去陕西人民出版社联系具体出版事项。在西安三个多月,我结识了陕西省文联、作家协会、杂志社、出版社的许多老师。我暗下决心写书自己出书,写了二十几本,向出版社投稿,退稿,再投稿,再退稿,先后经过了十多家出版社退稿,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就灰心了,但是我却坚持了下来,海军政治部的海潮出版社于1998年2月给我出版了《营门内外轶闻》一书,其中责任编辑崔树森老师给我的帮助至今令我难忘。
期间,曾经有人劝我:不要那么辛苦了,自己去联系出版社,太麻烦的,可以找人代理一下,花钱买一个书号,找一个“枪手”为你操心,自己的生活轻松了,效果是一样的,结果也是自己的作品与读者见面,朋友也是会为你喝彩的。
我认为自己的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都必须用心呵护,如果给保姆带孩子是省事轻松多了,但是你就会错过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有趣有纪念意义的美好回忆的。
在部队我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2000年6月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转业时,领导鼓励我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转业后不要放弃写作,党和人民是需要正义的记者、作家发声的。
我牢记领导的话,2001年转业后仍然坚持写作,利用在电视台当编辑的机会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收集了上百万字的素材,利用下乡驻村的大块时间和走亲访友的短聚机会采访记日记十多本。
2006年春天调入安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之后,就开始谋划出版之事,先后创作了多部短篇小说、杂谈随笔,开始了向出版社投稿,被退稿,再投稿,再退稿,十年来先后投稿给二十多家出版社,都被退稿了。但是我并没有灰心,仍然认真修改加工润色,继续补充新创作的小说,坚持继续投稿。
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成功,经过多次修改的《人在旅途》一书,2016年9月武汉出版社确定出版了。
《人在旅途》一书摆在面前,还是令我自感欣慰的。在这里不妨说一下某些小插曲,某作家图省事,花钱买了假书号,自感被人欺骗愚弄,因此生气血压升高住院治疗半个月,花钱2000多元,得不偿失;某作家花钱买了假书号,被文化市场执法支队的专家认定为“非法出版物”,禁止在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弄得朋友家人埋怨,大家见面聊天也很尴尬。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有识之士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说是文学艺术界的春天来了。
我的新书《人在旅途》出版了,网站宣传,《安阳日报》发表书评,让人心情愉快,我想:这应该算是我为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献上的一份厚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