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婆,我想和您说说话 ——献给母亲节
我的婆婆今年70岁了,自打公公走了以后,她就一直在乡下,守着那栋冰冷的老房子。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对着电视发呆。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格外的想她。
“妈,我们不在您身边的日子,您还好吗?”
“孩子,妈挺好的,就是挺想你们,有空多打电话。我孙子最近听话吗?学习累不累?”
婆婆不善言谈,或许经历过太多艰辛和挫折的缘故吧,她的目光总是失神而黯淡着。可一提起孙子,她总是笑得幸福而灿烂。这几年,婆婆心脏不好,血压也高,长期的劳累导致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多少次,想让婆婆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可是她却说——
“孩子,我一个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也节俭了一辈子。城里出门就花钱,我可过不惯。我现在还能种几亩地,不缺穿不少吃的。等秋收后天冷了我就去城里看看我大孙子,你们不用惦记我。”
“妈,您总是说自己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其实,我知道您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可是为了孩子,您却从不怕麻烦。那年您从农村倒了好几遍汽车,又坐了一夜的硬座火车给我们背来沉甸甸的笨鸡蛋。每年,您忍着腰痛,去山上采橡树叶,一遍遍地泡豆煮豆,研磨小黄米,为儿子做香喷喷的菠萝叶饼……妈,您把对孩子的爱都浓缩在这土得掉渣的食物里,可做儿女的却不知道您最爱吃的是啥。”
“当妈的哪有不惦记孩子的,妈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就盼着过年你们早点回家,妈好包粘豆包、杀鸡、做你们爱吃的农家菜。我采了好多的蘑菇和山野菜,还攒了不少笨鸡蛋,都给你们留着呢。”
“妈,每次过年,你怕我们冷,总是把火炕烧得暖暖的。看您忙前忙后的我心疼你,却帮不上太多。回到城里,打开被您装得满满的行李,我就又开始想您。想您包的饺子精致小巧;想您为我们回家缝制的新被子贴身而暖和;想您天不亮就起来为我们生起的炉火;想您对自己花钱很吝啬,可每次给孙子的压岁钱却是厚厚的几千。妈,您这一辈子啊,都在为别人活着,却很少想到您自己。”
“妈老了,有你们惦记我,我就知足了。”
“妈,自从结婚,我回农村和您小住的日子少之又少,您不怪我吧?”
“妈知道你忙,只要你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妈就放心了。”
这就是我的婆婆,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却总是在朴实无华中看到她对孩子们的爱。
这就是我们的妈妈。千千万万个勤劳善良的中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