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征文】笑面
周家的二儿子打从娘胎一出来,就面带微笑,人见了,都称奇。也不哭闹,忍不住又夸了句,忠厚。周家妇人听了,随了众意,把二儿子取名为忠厚。
忠厚睡在摇窝里,睁着双眼,看着屋顶,给吃,吃;给喝,喝。不给,也不吵闹,就象家里没得伢样。
旁人见了,疑道:苕吧?
周家妇人却不依,骂着赶走旁人,待人走后,才道:我儿这叫忠厚。
忠厚能走能跑,那笑面,就更甚了。
塆子里人家有个么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巴不得忠厚去,有了忠厚在场,那氛围,似也更浓了,也更添加了喜庆。但有时却又怕忠厚去,这自然就是指那伤心事了。忠厚去了,那味就变了,别个就要开赶了。也是,别个在那里淘死淘活,你却在这里嘻笑连连,成何体统?这也就是乡人的矛盾心理了。
忠厚呢?个伢儿,又忠厚,哪知这深浅?只要有热闹就跑去观瞧了。至于那后面的结局,忠厚就不去管了。
忠厚这个样子,塆子里的伢们,一般都不和他玩,但也有例外。
这日傍晚,几个伢儿在别处玩厌了,就想到忠厚这里讨个乐趣。
伢们见忠厚坐在堂屋当中,就着昏黄的灯光,仰头看着自家屋瓦,一个大点的小伢道:“忠厚,来,我们捉迷藏。”
忠厚“哎”了声,起身跑出了屋。
小伢又道:“我是司令,你要听我的。”
忠厚应答了一声,规规矩矩,站在小伢面前。
小伢见了,自是得意,见了忠厚的笑面,小伢不高兴了,小伢双手叉腰,道:“不许笑!”
忠厚又应答了一声,小伢一见,却还是一脸的笑,小伢刚想再说,旁边一个小伢跑过来,耳语了几句,小伢才不说了。过了会儿,小伢道:“我命令你去站岗,就在你家大门口。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走!”
忠厚边应答,边走到自家大门边,双腿并拢,站住了。
这时,刚才那个耳语的小伢跑过来,晃着一根棍子,道:“这是你的枪。”说完,又示范了一下,递给了忠厚。
忠厚接过,照样放在了胸前。
小伢又纠正了一下姿势,就退到了一边,回到了众小伢堆里,看着忠厚。
众小伢见了,嘻嘻哈哈,指指点点,好不快活。疯闹了会儿,觉出了无趣,打着哈欠,就想回家睡磕睡了,一个两个嘻笑着退走了。
小伢临走,又上前叮嘱了几句,也嘻笑着退走了。
等到周家人开班回来,见忠厚站在大门口,也没在意,都纷纷进屋洗涮去了。
此时,正值明星朗月,夜风又起,吹在身上,甚为凉爽。可过了一会儿,星收月隐,竟下起了雨来。先是细雨纷纷,后是豆大的雨珠滴落下来了。
忠厚只穿了件短裤,初始倒还承受得住,等到变成雨珠,忠厚就有些承受不住了,身子也开始发抖了,忠厚却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周母见了,大喊:“忠厚,进屋!”
忠厚却不动。
周父喊:“忠厚,这大雨,进屋!”
忠厚还是不动,也不应答。
周哥笑着说:“你们司令说了,要你进屋。”周哥刚才回家,碰到那小伢,小伢告诉了这一切。
忠厚瞪一眼,回答:“司令说,亲口,你说不算!”
周哥无法,撑起雨伞,去找那小伢。
周父拿来一把伞,替忠厚撑起。
忠厚眼一瞪,说:“叔叔站岗不打伞,走开!”
周父不听,还是继续撑着。
周母怜爱地拿来毛巾,替忠厚擦拭。
忠厚头一摆,说:“叔叔不擦。”
前些时,队里放电影,解放军雨中站岗的镜头,忠厚记下了,当时还跟周哥说:“叔叔真乖,我也要乖。”
周哥喜得直夸:“忠忠勇敢!”
这时,周哥和那小伢来了。
后面还跟了小伢的父母。
小伢见了,连忙跑到忠厚面前,大声道:“忠厚!”
忠厚颤声道:“呃。”
小伢又道:“我命令你回家!”
忠厚仍是颤声道:“呃。”面上的笑,更灿烂了。刚挪开步,腿一软,栽倒下去了。
周哥眼尖,一个箭步冲上前,接住了。
此后,塆子里的伢们,再也不敢找忠厚玩了。
忠厚大了,七岁了,要上学了。
忠厚虽已七岁,身个却象个四五岁的伢儿,老师安排忠厚坐了前排。
第二节课是算术课。
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转身见了忠厚那样,老师一愣,叫起了忠厚,问:“你笑个么家?”
忠厚吭哧了半天,却也没说出个么家。
老师刚想发火,边上有个同学起身提醒:“老师,他叫忠厚。”
老师随口答道:“我知道。”片刻功夫,老师又象回过味来,追问:“他就是周忠厚?”
如此有名人物,老师又岂能不知?
老师又看了眼,见他还是那样,老师也不再说么家了,就叫忠厚坐下去了。
后来,班主任想了个办法,叫忠厚搞劳动委员,还交给忠厚一把钥匙,叫他每天负责开门,关门。又担心忠厚把钥匙弄丢,又在钥匙上系上红绒线,挂在了忠厚的颈子上。
忠厚每天喜滋滋开门,关门。
有时,忠厚见教室清洁没搞好,忠厚自己又一一扫净,直到见不到一点纸屑为止。忠厚这才笑嘻嘻,一蹦一跳回家了。
有次,学校搞卫生大检查,班上评为了先进。老师大力表扬了忠厚,还说忠厚是个好学生。
忠厚听了,径直站起来,吭哧了半天,问:“么家叫好学生啦?”
老师一时竟也无语了。
过了会儿,老师才道:"就象你每天开门关门样,就叫好学生。”
忠厚又道:“哥哥说,好伢要给糖吃,好学生也要给糖吃,老师,给我糖。”
老师一愣,笑着说:“老师现在没得,下课给你买,行吗?”
忠厚点下头,答:“哥哥说,说话要算话,不算话的伢儿不乖。”
老师哭笑不得,却还是答道:“老师一定乖。”
忠厚竟还不相信,忠厚走下位来,走上讲台,伸出小指,道:“拉勾。”
老师只得也伸出小指,与忠厚拉了。
忠厚这才满意地走回座位。
下课后,其他小伢都喊忠厚去玩,忠厚坐在位上,不动,问急了,忠厚才答:“我等糖。”
后来,老师给了忠厚糖。
忠厚接了,笑的更灿烂了。
有伢要忠厚给糖,忠厚听了,脖颈一梗,嗡声嗡气道:“好学生才吃糖,你又不是好学生。”说完,一捂装糖的荷包,生怕别个抢了去。
其他同学见了,格格直笑,都说忠厚小气。
忠厚得了糖,也不吃,只拿出来看,看馋了,才小心驳开糖纸,拧起糖块,伸出小舌头,一下两下,轻轻地舔,舔到第三下,又急忙睁开双眼,赶紧封好,小心放回荷包,再用手按压一下,这才满意地松开手,瞪大双眼,满教室搜寻,见到一片纸,蹬蹬跑过去,捡起,拿在手上,待看不到一丝纸屑了,才颠颠跑出教室,丢到垃圾场,笑嘻嘻回了教室。
一次,尿急,忠厚跑去屙尿。
此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慌慌往教室赶。
忠厚见了,更急,手忙脚乱,“咔嚓”一声,扯断了颈子上的红绒线,“啪嗒”,钥匙掉到粪坑里了,忠厚见了,尿都没屙完,扒下身子去捡,忠厚个小,手短,又在慌急之中,一下子栽了下去。
……
等到老师发觉,来找忠厚,却不见了忠厚。老师只见到一节红绒线,老师大喊,众老师闻声赶来,七手八脚,捞起了忠厚,只见忠厚的小手紧攥,指间,拖带着那条红绒线;脸上,还是那副笑面。
后来,老师总也忘不了那个笑面,自费请人塑了一尊像:右手紧攥,指间拖带着红绒线,笑面。
这尊像,就立在学校操场当中,笑面看着学校大门。
每天微笑着迎接来校的老师,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