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孝儿施礼拜上 ——怀念我的母亲
不孝儿施礼拜上!
——唐敬先叩首!
我的母亲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我深切地怀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生长在中国华北大地上,母亲的一生书写着艰辛和苦难、贫弱和坎坷、奔波和操劳,我的母亲坚强淳朴善良正直,生活积极乐观俭朴认真,为人宽容大度先人后己,一生经历了中国解放前后、文革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等不同时期,虽然历尽沧桑,但是,始终不改中国传统妇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为大家为小家不遗余力努力工作的崇高品质。母亲的一生,尽自己所能,做出了令家族、令身边人乐于称颂的事迹。母亲的一生是勤劳而又善良的一生;母亲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母亲的一生是传奇而又光辉的一生!
我深深地怀念我的母亲!
转眼间到了二零一七年五月十日,我的心一直是像被掏去了一样疼痛,我真的不愿意接受,我的母亲从此离开了我们……我的母亲啊!
时间太无情了,想那年那月,母亲尚能与我咿呀说话,而现在,我们母子却是阴阳两隔,想念时只能看看老照片,或是相逢在梦中。在我们兄弟姐妹中,我是陪伴在母亲身边时间最长的孩子。母亲的离去,甚于塌了天,我难忍这痛苦,整日回想母亲的音容笑貌,寝食无味,恨不能跟随母亲而去,永远陪伴在她老人家身边。
回想二零一二年九月八日晚上,吃过晚饭,我躺倒着看何冰主演的电视剧《老爸的幸福》,母亲也围着被子,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顾自说起她幼年的往事。母亲不止一次提及她的陈年旧事,我只顾着电视剧情节,没有意识到母亲这是最后一次给我说讲往事,所以,我只是有意无意地应和一声。说着说着,母亲的老毛病犯了,竟然一次次上厕所。农村不像城里住楼房,卫生间在室外很远的地方。夜里很黑,我怕她摔跟头,告诉她随便凑近找个地方方便。母亲一向干净利落,做事特别仁义,不会照我说的做。一个夜晚竟然跑了十多趟,实在令我担心,害怕出现大毛病,催促母亲到医院检查就医。母亲很不情愿,说怕检查出别的病来,我不认同,有什么病就是什么病,怎么会检查出多余的病来?我打定主意为母亲看病,母亲只好听从。没有想到,我的好意竟然害了母亲。娘啊!孩儿不孝啊!
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临到母亲病倒的时刻,我动摇了。我难以接受母亲遭遇厄运的事实!母亲一生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向来尊老爱幼,怜贫扶弱,为人正直诚实,待人宽厚仁慈,与人和睦相处,遇事礼让大度,毫不利己一心为人,秉承一番爱心,凭借一手针法和育儿经验,救助了很多婴幼孩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生活困苦,普遍的营养不良,妊娠期妇女也无一例外,出生的婴儿多灾多病,那时候,计划生育尚未广泛展开,每一家都有三四个孩子,有了疾病没条件治疗,生死由命,不断发生夭折的惨剧。母亲精通银针刺穴、推拿按摩,熟知养胎育婴的方法,使众多家庭避免丧子之痛,在困苦生活中得以儿女绕膝其乐融融,母亲分文不取,却乐在其中。
在那饥寒交迫的年代,母亲宁肯背着我们哥俩讨饭,也不拿集体一果一蔬,更不动集体一粒粮食,大小队长,甚至公社干部,都为之称赞不已。像母亲这样普普通通的人,一辈子做着平凡的事,只讲良心,不图回报,只求心安理得。按母亲的话说,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图什么报答。做好人不难,难得一辈子做好事,关心别人。母亲一生无私无悔,奉献了饱满的热情和博大的爱心,怎么会受到这种病苦?
这时候,我宁愿相信有神仙之说,我要跟他们讲讲理,我要找阎王算账,为什么好人没好报?望着空旷的房间,我大吼!怎么回事,这是为什么呀?谁给我回答!除了我的叫喊,没有一个神仙出来搭腔。如果我做得有些失礼,请上仙多多原谅,你我各退一步,我把我的寿命给我娘,多少都行!只求我娘身体健康,能多活几年,享享清福。这是我唯一的愿望。无论哪位神灵,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答应我吧!求求你,求求你啦!
九月九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上午,母亲到街口,坐上本村的出租车,望着母亲步履蹒跚的背影,我心中一个劲地祈祷,希望母亲身体无恙。中午,我打电话询问,二哥在县中医院回话说,娘得了高血压,岁数大了做肠镜太遭罪,没有大碍不用做,我总算放下心来。可是,事有转折。等到下午四点多,出租车到家门口,二哥背母亲进屋,我就有点疑惑,二哥说娘昨晚没睡好困了睡了。我不敢再说什么,但是,看到母亲紧闭双眼,一会儿一翻身打把式,觉得不对劲,急忙想办法问究竟。二哥打电话向县中医院大夫咨询,才明白,母亲可能患了脑梗,可把我吓坏了。二哥赶紧雇车,我翻箱倒柜凑钱。东林开车,还拿来三千元钱。二哥背娘上车,直奔医院。我在家惶惶不安,这才祷告许愿,求神祈佛,愿舍自己寿运给娘续命。娘啊,孩儿不争气,不能亲自送您去看病。娘啊,儿子不孝,得病至今不愈,不能凭自己之力孝敬您。娘啊,儿子让您遭罪了!但愿此去医院,除去病患,得以康复。
夜里九点多到达医院,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没打针用药,这类医院工作效率太差,简直是误人性命。我在家得信儿,心急火燎,暗骂!疑是没有红包才被冷落,可是没办法。直到半夜十一点多,才在走廊安个病床,打上点滴(输液)。第二天上午,大夫上班,才把娘挪进病房病床上。这期间,母亲一直不省人事不吃不喝。十三点多,姐姐从外地家中直接赶到医院,护理母亲。我在家一遍遍打电话,询问母亲病情。
我不到二十岁,患上风湿病。一九九二年冬天,在呼兰李俊德那里误诊用药,导致肢体强直,不能生活自理,生活所需全靠二哥供给,吃喝拉撒,依靠母亲照料,至今已经二十三年了。
现在,二哥和姐姐在中医院护理母亲,我一个人在家。大民、二孩儿、大海家为我送饭烧炕,让我吃好睡暖,我十分感激,但是我更惦念母亲。打电话问一问,跟亲自在母亲身边护理就是不一样,心里一直扯着根弦似的,时刻放不下,盼望母亲快点醒来。
母亲的七十多年来,过得着实不易……
一九三八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我的母亲出生在河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她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大地上几个时期的艰苦卓绝的岁月。
母亲有个好爹好娘。我的姥爷姥娘是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勤劳淳朴,正直善良。为了养家糊口,老两口冬夏不闲着,起早贪黑地忙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住的是破旧的祖屋,穿的是家织的粗布衣,种了几分薄田,赶上好收成,交上苛捐杂税,还能剩下一些吃用,多半年月吃了上顿,再去想法淘弄下顿饭,实在揭不开锅了,就得留下老人看家,带领妻子儿女逃荒到外地。春天地里播种了出门,到秋季快收割庄稼时返乡回家来。家穷不敢闲散偷懒,贫苦人没有节假日。社会局势安稳时,姥爷凭着一手好技艺,加入本村的戏班子,到外地去演出。姥娘在家纺线织布,抚养儿女,耕种六分祖产薄田,后来世道乱了,戏班子散了,姥爷在家找些杂务活做做,农忙时节耕地种田,空闲时间给富人家扛活打短工,挣个零花钱添置家用,有时候在周围几个村庄赶赶集,倒腾点儿小买卖,做个小生意,遇到红白喜事,给人家捧捧场帮帮忙,赚点儿辛苦钱。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过着贫苦的日子。好在两位老人身子骨硬朗,很能吃苦耐劳,尽管劳累辛苦,看着一双儿女活泼可爱,心里总是暖暖的甜甜的,脸上时不时地笑。生活得如何艰难辛苦自不细说,那叫一把辛酸一把泪,母亲就是从那个年月活过来的。
这一年地里收成不好,在逃荒的路上,母亲险些被冻死,是姥爷在怀里活生生暖过来,所以,姥爷更加疼爱如宝,举高了怕吓着,含嘴里怕化了。有一天,母亲爬到邻家,还爬上椅子倒坐着,一下没坐稳,趴倒在地,摔了个正脸。额上立刻起了个大包,可把姥爷心疼坏了,气得差点儿打姥娘一顿。马上请来郎中一看,说额上碰出一道璺,以后落个怕见冷易头疼的毛病,需要细心保养,切记再磕磕碰碰。那个大夫看得真准,从那以后,母亲果然额头怕冷,直到偌大年纪了,出屋还要记得戴帽子。又一天,日本鬼子来了。姥爷姥娘赶集未归,太姥娘照看着我母亲,一眼照顾不到,母亲爬到街上玩耍。正有一队伪军路过,当官的高头大马跑过来,可叹那人良心未泯,没有加害我母亲,冲着我母亲,又像冲着院墙里的大人说话,哄说别哭,说等他们走后,家里大人就回来了。邻家老妈妈听到,从门缝处把母亲叫过去,帮忙看好。母亲侥幸躲过一劫。
在那个战乱不安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苦啊。除了自己混生活,还要在鬼子汉奸土匪恶霸地主乡绅这些势力缝隙间寻觅出路。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伤害了自己,甚至殃及家人。
母亲渐渐长大些,又添了个妹妹。这年姥娘哺育吃奶的孩子,不能轻手利脚地卖工夫纺线织布,单靠姥爷一人之力养活好几口,有些难以维持,于是,一家人又奔上逃荒之路。那时母亲也不太大,还没能力看护小妹妹,有个要紧事儿托付给旁人,等姥娘回来,我那个小姨已是奄奄一息了。都说母壮子肥,姥娘瘦得憔悴不堪,小姨更是皮包骨头,扛不得烈日炎炎暴晒,只怪所托非人,一个活生生的孩子,丧失在逃荒的路上。痛心归痛心,日子还得过。一天三顿饭只有两餐吃,省给孩子吃饱,大人忍饥挨饿,生活没有盼头也得想个盼头。
一年一年过去,等到晋察冀根据地稳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安定了。河北一解放,生活就更有盼头了。母亲长大后,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共青团,在生产合作社当上了妇女队长,工作积极团结向上,受到组织上一致好评,因而,遭到封建家庭落后分子的迫害,被迫退出领导阶层,即使成为普通的家庭妇女,母亲依然热爱劳动,与人和睦相处,以自己所能,积极帮助老幼弱残、孤寡贫困的人,在家里,是个孝顺的女儿,更是合格的贤妻良母,在街坊邻里和族人中有口皆碑。
国家不富强,小家很贫困的时代,母亲不急不躁,善待家人,为操持穷家苦日子,抚养儿女,耗费没好的年华、耗尽旺盛的心力而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由于生活拮据,挨受无尽的劳累,吞咽难言的苦味透支了身体的潜力,无视健康的日下,累积了一些疾病,不但艰苦朴素,而且有病硬扛着不医治,省下花销供养儿女,有活抢着干,好吃穿让与丈夫孩子,一辈子恪守着中国传统的妇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男人操劳着绝大部分家务劳动来维持家庭生活,但是,看到母亲家里家外日日夜夜地忙碌,才真正理解到,在很多家庭中,妇女的付出比例最大。当然,娇妻子懒婆娘之类除外。现在的人想不到的因为目前的生活用品,失去了很多很多繁琐的手工痕迹,高科技成就了机械化,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低效益的手工制作,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带来了收益,带来了好日子,谁还记得父母那个年代如何如之何呀。
当年那个岁月,大家虽然生活在一个时代空间,无论是个人体质、家庭成员综合能力、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构架,对生存条件的局限等等物质方面,还是心灵的固有形态和心理承载负荷,对生活的支配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苦有苦的活法,一不能违反国法,二不能毀没人格,时势造英雄,时事更正人品。是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乃做人之本分。现在生活好起来,妇女怀孕休产假,妊娠期还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保证母子平安健康,从饮食营养到穿着舒适度,全家人以孕妇为核心,无不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母子俩享尽亲人们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母亲生养我们,非常辛苦。家里过着苦日子,没有好饮食营养身体,即使有点好吃的东西,都要让给家里的顶梁柱和孩子,同时,更不舍得休息,全年考满勤还挣不够吃,哪敢闲着身子在家偷懒儿。母亲说,我二哥生来不会吃奶,母亲费劲千辛万苦,才把二哥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我是个早产儿,生我时母亲大出血,险些丧命。我深深地向母亲致敬!天下之情母爱最大,任何一种感情都应退避三舍。为了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经受了巨大的劳苦和艰难。
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农历八月十五),为了改变困境并改善生活,首批由母亲带领我和大哥大姐,离开了祖居多年的故土,父亲和二哥处理老家杂务事,随后迁入黑龙江,一家人寻亲到中国的大东北,寻找幸福的出路。少年大哥在生产队顶大劳力劳动挣工分,母亲比父亲年轻,更是一如既往地做家务的先锋,少了大姐的辅助,添上大哥作主力,母亲的担子轻巧不了哪里去,苦总是有人吃,累总是有人挨,希望还得一年年企盼。
人生地不熟的,混生活不易,受到了不少排挤和欺凌,日子没有想象的那样好,再困苦也只好忍耐着了。幸好,母亲有一手给婴儿医治疾病的技艺。邻村有个老太太技术不精,架子好大。不像母亲手到病除,而且平易近人,好交好为,不计较得失,不收诊费,不摆排场,不抬身价,不论忙闲,不论寒暑,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本村外村,以病人为重,有求必应,尤其以德报怨,不见人下菜碟,更令人称颂。所谓善门难开善门难闭。直到母亲年纪大了,眼光老花,手眼跟不上心劲儿,就把手艺教给心灵手巧、有心学习的人,母亲这才歇手。三十来年过去了,母亲拯救了很多孩童。由于看病不收诊费,寒来暑往地忙碌,接济不上苦日子,倒是感动了一些人,渐渐地不再受欺负了。当然,过河拆桥的大有人在。现在生活好了,医疗技术提高了,孩子很少患上那些疑难杂症,母亲的手艺派不上用场了。但是,有些按摩推拿的功法,还可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