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有吃的没(征文·散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今天上午,有一同事,抱着肚子,像大街上寻食的老鼠,弓着腰,眼睛贼溜贼溜地,搜寻着目标。手一会翻翻这,翻翻那,对旁边的同事,视而不见。我好奇地问:“找啥呢?”
那同事说:“有吃的没有?”
“有。”他马上转过头,盯着我,从他眼中投射出那种希望,我暗自发笑。我给他拿出一个枇粑,一个很小,还带着青紫色的枇粑。看着他失望的表情,我哈哈哈,笑了。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但这个吃饭却让人备受煎熬。还记得在初中读书的时候,学校离家有十里地,需要住校。学校没有食堂,就是有食堂也没钱买饭。家里一星期就给十块钱,还要买两斤煤油,在煤油炉子上做饭,剩下的钱也就不够买早点了。每当早读的时候,肚子饿地咕咕叫,看着有钱的同学,吃着早点,口水直往肚子里咽。最怕就是有同学吃包子,包子的香气四溢在教室里,脑海里哪有课本啊?都想着吃了。有同学会问:“吃了没?吃一个?”舔一舔嘴唇,咽一下口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包子。“不用,吃过了。”赶忙转移视线。有时候,也有关系好同学,就是你不吃也会分半个给你。(现在想想口水又下来了)
在读初中的时候,每个星期天,母亲会蒸一笼馒头,在上学的时候拿上。一般拿六个,一天一个。在冬季还好,馒头不容易坏。一把辣椒,一勺盐,一点味精,搅拌在一起就当咸菜了,我们叫它,辣子盐。早读课时,吃馒头,沾点辣子盐,还是挺有味道的。有时候也会把方便面调料散在馒头上,比辣子盐好吃的多。如果星期天,自己勤快点,到山上找点野菜,母亲在开水里烫几次,拌上盐,就是一道咸菜,用菜刀把馒头从中间划开,把咸菜放在里面,香啊!热天可就难办了,从家里拿的馒头,放两天就有了白毛,三天变黑,四天就不能吃了。我记得在夏季,每周星期三是炒馒头的一天。只要是住校生都炒馒头。星期四,五,两天是最难熬的两天,又没钱,又没馒头,早晨饿着呗。
在上初中时,为了早上能吃上早点什么办法都想过。星期天,给大人洗衣服,不是自己勤快,是想翻大人衣服口袋,有时候能翻一块两块的。谁让他们换衣服时,不把衣服里的钱掏空。后来,衣服里没钱了,就在煤油炉上想办法。有同学说,柴油比煤油便宜,能省两块钱,可柴油做的饭有焦臭焦臭的柴油味,不好吃。再后来,我们找来材火炉子,烧材火,在农村里,材是最好找的,山上到处都是。一星期十块钱,不用买煤油,就可以用来买包子吃早点了。哎!可没想到,同学生日多了,关系好的,不好的过生日都请你。在我上初中时,给同学过生日是要拿生日礼物的,有时候要花两周的生活费,包子的问题没解决,有时候还有了外债。
只能又想办法,不能让自己早上饿着。晚上,材火炉子上做饭,饭熟后,把灰刨个坑,在里面埋个生土豆,早上吃。有时候刚刚好,还热着哩,有时候没埋好,火不大,没熟,有时候,火候大了,第二天,烤焦了,成煤球了。到高中烧煤气就好了,头天晚上把晚饭做多点,第二天早晨起来,可以煎头一天的饭吃,煤气生火方便。农村人缺钱,不缺米面,吃多少,管够。
在以前,农村孩子读书,就是在受罪。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也本恶。为了这口饭,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我听大人说过,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就有吃人肉现象。在我读初中时,为了能吃上一口早点,偷吃过别人早点,跟着有钱同学屁股后面,屁颠屁颠当过小弟,就为了早上能请我吃个包子。为了有晒干的材火,偷人家的材,让人家打的全身疼痛,现在还记忆犹新。为了吃两个包子,晚上捡垃圾,走两里地才卖一块钱,这还是同学们每天喝的矿泉水瓶积攒的,还偷偷摸摸,不能让同学们看到。
为了吃,打过架,偷过钱,捡过垃圾,挨过打。到现在为了钱,四处奔波。
不过还好,在缺钱的环境下,培养了我计划经济的花钱方式,一个月花多少,存多少是有规划的。虽然没本事挣大钱,但有积蓄,总比以前好。
穷养儿,富养女。好好挣钱,不能让女儿再受我以前受的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