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说茶

编辑推荐 说茶


作者:专业补漏 秀才,2483.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64发表时间:2017-05-14 16:15:45

有一种人,我是不喜欢和他一起喝茶的,那就是他太有文化了,这倒不是因为自己不是葡萄就说葡萄酸,只是个人喜好,没想刻意去得罪谁。太有文化了,口若悬壸,引经论典,可以把茶吹岀女人的花粉体香,或是妖艳的一抹胭脂,你还必须顺着他的思路去想象附和,稍有不同想法,不说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说吧,难免一番唇舌争斗,令人不能愉快。
   我是个北方人,对茶谈不上喜不喜欢,爱上茶纯属意外,因为在一次采访任务中认识一个朋友,一起喝了茶,从此这位朋友给我提供了免费的茶,也就毫无戒备地上瘾了。
   朋友有一片茶山,离清莱府不远,他叫它碧兰山,说来还有典故,当年一曲《碧兰村的姑娘》唱响东南亚,让人不能不想像到美丽的村庄,善良的姑娘,不知道的人都以为碧兰村在台湾,其实它就座落在泰北山区,只是不叫碧兰村而巳。据业内人员说,邓丽君晚年时间大多是在泰北度过的,这虚拟的碧兰村就是她和她神秘的恋人常去的地方。
   那是去年四月,我和朋友去过他的茶山,茶山在村庄小溪对岸的半山腰,只有二亩多山地,四周围着长满紫荆藤的篱笆墙,像似菜畦子,每年产毛茶还不到一百公斤,只能算个小茶园。其实严格来说,这小茶园也不是他的,他只是预付了一笔订金,以稍微高岀市场的销售价包销了每年的毛茶产量。他在山上叫地主盖了个小木屋,有空时到山上小住些日,过过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日子,我和他就在这里住过几宿,和他喝茶,看他做茶,听他讲茶。
   朋友爱好很广,五花八门,也不知从哪来的精力。他常常自嘲自己属于万金油型,属半桶水,用老家的土话来说,就叫老鼠咬南北,东西不通。其实他是谦虚了,就说茶叶吧,他一定算得上是个行家,从做茶到审品都条条是道,据说,他还拜过中国茶叶理事陈义尧先生为师。
   这次上山,他告诉了我许多有关茶叶的道理。
   他告诉我,茶叶没那么深奥,无非不是吃就是喝。渴了,没神了,肠胃不舒服,冲一杯浓茶,可以解渴,提神,消化,这是实用的,所以叫吃茶。若是朋友相聚,三三俩俩,摆岀精美的茶具,围茶而席,谈谈天,说说事,叙叙旧,彼此之间缩小感情距离,这叫喝茶,以茶会友。
   他还说,谁也说不明白怎样才算是最好的茶叶,就象玉石,谁也估不岀它的价值,关健是要自己喜欢,要根据消费能力,不要刻意去追求高消费高档次,否则它就失去茶叶的本质意义了。所以,茶叶只要没有变质,制作工艺上没有过失,它都算是好茶叶。
   他强调,茶叶的确属于文化,但不是伪文化,所谓的文化就是附属和体现在某一事物表面和内质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获取有益和积极向上的知识,而不是消极颓废,扭曲人类真善美的灵魂。茶叶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发展史,而不是极少数贵族人的文化,也不是用来攀比的物质,更不是官场上贿赂的糖衣炮弹。
   听了朋友讲的道理,我不由想起了古时修行的人,他们讲究粗茶淡菜,甘甜苦沑,品味人生,这也许就是茶禅一抹的由来吧。
   我每每在想,一个好朋友,就是一生拥有的饮不尽的好茶。

共 12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佳作以质朴无华的文笔讲述茶的故事,言简意赅地诠释茶文化的本质,写出了其简单而质朴的真谛,读来如饮佳茗,沁人心脾,发人深思,颇有启迪意义和教益。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结尾处联系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发展史,联系真善美的本质诠释茶文化,让茶文化上升到了净化心灵的高度,启迪人们返璞归真,一心向善,一心向美,极有教益,令我们深深共鸣。正如作者所言,茶叶的确属于文化,但不是伪文化,所谓的文化就是附属和体现在某一事物表面和内质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获取有益和积极向上的知识,而不是消极颓废,扭曲人类真善美的灵魂。茶叶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发展史,而不是极少数贵族人的文化,也不是用来攀比的物质,更不是官场上贿赂的糖衣炮弹。想起了古时修行的人,他们讲究粗茶淡菜,甘甜苦沑,品味人生,这也许就是茶禅一抹的由来吧。我每每在想,一个好朋友,就是一生拥有的饮不尽的好茶。茶本来就应该走向老百姓,人间有味是清欢,粗茶淡饭幸福无边。我很欣赏这篇朴实无华底蕴深厚的佳作,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5-14 16:24:19
  感谢作者赐稿,佳作朴实无华,写出了茶文化的真谛,给人良多启迪。祝创作愉快!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2 楼        文友:专业补漏        2017-05-14 20:34:39
  谢谢老师的点评和鼓励,以后在江山定当更好地向走师和文友学习。顺颂编安,奉茶致谢。
文章从来无中求, 耻踩他人脚印走。 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无新意不出手。 文如新柳看新绿, 莫折旧枝送他人。 练意练句他山石, 惜墨惜名自重情。 老树开花最为奇, 旧题贵能翻新声。 文海后浪推前浪, 还看潮头弄旗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