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朗读者》表达了什么(随笔〕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宣传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阅读。说实话,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讲,每天都是读书日;而对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讲,这一天并没有什么意义。
近来,董卿策划并主持的《朗读者》受到了观众的热捧。她通过这个节目,表达了什么呢?读书的意义。她似乎在提醒我们:只有读书,才可以邂逅最好的自己。
我想,这就是《朗读者》成功的原因吧。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这是赫尔曼·黑塞给予我们坚持读书的忠告。的确,读书,可以让我们充实、完善、提高,最终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阅读自己,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才能成就自己呵。
三毛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毋庸置疑,只有读书,才会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读书让我们博学。书是文化、经验和知识的载体,书读得多了,知道的事情就多,视野就开阔;
读书让我们聪慧。书是提高素养,除去愚昧的良方,可以使人反应敏捷,思想睿智,精神丰盈;
读书让我们淡定。沉浸书海,心无挂碍,思无羁绊,会拥有广阔的胸怀,高远的境界和平和的心态;
读书让我们健康。手捧一本书,淡泊名利,清静自守,愉悦的心情,放松的状态,无疑是健康的保证;
读书让我们坚强。内心的理想与信念,会在阅读的思考与不懈的努力中,日臻丰满与实现;
读书让我们美丽。人的神韵与气质,容貌与风度,会在书香墨韵中得到滋养和美化;
读书让我们快乐。我们会在书籍中领略到美妙的世界,无穷的乐趣和精神的慰籍;
读书让我们成功。从读书中获得的能力与学识,将会让我们赢得巨大的社会空间和表演舞台。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书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好朋友,读书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人生导师;而读书,则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吸取精神与能量的重要途径。
记得一位先哲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
是啊,读书能使人的一生时刻闪烁着绚烂的光辉,能使我们欣赏到不同的生命和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生命丰盈。
什么是读书的真正意义?
一位我欣赏的老师说:阅读的本质,是自我思考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欣赏到那些囿于自身局限而未能抵达的风景,在向内省察和向外洞察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地寻觅和完善真实的自我。
读书是自我思考,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它能让我们拥有质的提高和选择的权利,以及成就感。
读书的真正意义,是给自己带来尊严与快乐。
读书,可以使人更强大,更独立,更有尊严;读书,可以让人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浸染,不被别人左右,只为自己快乐,世界美好而活着。
我想,这也是《朗读者》最想表达的,读书的意义。
伊萨克·巴罗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正因为此,亲爱的朋友,你还有什么拒绝读书的理由呢?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点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