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梅花香自苦寒来

编辑推荐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情笺心语 白丁,1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1发表时间:2017-05-18 16:15:14
摘要:香姐丈夫偷渡出国淘金,一去不返。香姐出国千里寻夫。不料丈夫已负情于她。香姐的传奇人生由于展开……


          
   初中辍学、逃婚、省人大代表、偷渡、丈夫背叛、缅甸淘金、压寨夫人、金牌月嫂,这些词汇,已经够吸引人的眼球了。如果这些字眼又与女诗人联在一起,简直是绝了。可就是有这样一位网名叫“香姐”的女人,硬是让这些文字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前些日子,在某平台上偶然结识了一位叫“香姐”的诗人。她的诗作,无论平仄,还是韵律,都很有章法,意景也不错,远比玩弄几句毫无诗意的文句,即被冠以“现代诗人”者,不知要强几倍。而且从其作品的零星原注中,似乎可以觉察出她有着非凡的人生经历,好奇心促使我对她进行了微信采访。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经交流,笔者即被其传奇的“故事”,彻底地震惊了。
   一、初为人妇
   “香姐”真名黄建香,苗族。于1961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洪江市江市镇竹滩村。
    家里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全家七口人,只靠阿爹阿妈从生产队里干活挣钱。辛勤劳作,每到年底,所挣的工分钱连抵付口粮钱也不够。那时,农民还不允许搞副业。唯一有点收入的,就是一年养一头猪。就这点收入,要支付几个兄妹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支,全家举日维艰,入不敷出。尽管她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很好,但因家里穷,她不得不初中辍学,回家务农。
   湘西的山山水水养育出水灵灵的苗家女儿。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但没有压垮香姐,反而让香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苗条婀娜,婷婷玉立,她长成了村里的一朵花,成为许多小伙子追求的目标。邻村的一位村书记,儿子在部队已经提干,家境也很殷实。这位村书记几次托人前来说媒,她阿爹阿妈也十分满意。但香姐没有看上他儿子,情缘未合,不与理睬。
    苗族人能歌善舞,山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料,更是男女恋爱的必要前奏。在一次集会中,香姐与一位邻村的小伙子对上了山歌,她恋爱了。父母知道后,坚决反对,理由只有一个,小伙子家太穷。
    面对父母的强暴干涉,香姐叛逆了。1981年她逃婚嫁给了这个穷小子。洞房花烛夜,没有喜宴,没有鲜花,更没有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声声祝福,有的只是用门板拼成的“婚床”。    
   成婚后,他们恩恩爱爱,双双下地劳作。虽然,家里贫困,但生活还是过得有滋有味。由于她是逃婚的,在当地她的名气不小。小两口劳动积极,群众关系很好。再加她喜欢跳舞唱歌,十分活跃。村里有什么活动,都请她去张罗。所以,她还阴差阳错地被当选为湖南省八届人大代表。
   不到两年,他们便有了一儿一女。
   可日子还是那么穷。他们一年辛苦,到年底几乎没有一点积蓄。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要培养他们读书,家庭负担显得越来越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为了彻底改变家庭条件,老公决心去缅甸淘金挣大钱。缺少法制观念的她,挡不住老公的软磨硬泡,只好借了8000元钱作“蛇头”的介绍费和路费,让老公出去闯荡。
    1997年正月,一个风高月黑的夜里,丈夫一面望着一对熟睡的儿女,一面喃喃地一再同她说:“等我,一年,最多两年,我一定挣了钱回来。”在蛇头的再三催促下,她流着眼泪,依依不舍地目送着老公消失在夜幕之中。
   丈夫挣大钱去了。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香姐一面忍受着对丈夫的思念,一面起早摸黑,以十倍于其他女人的辛劳,担负起家里家外的重任,在期待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二、异国遭遇
   丈夫约定最多二年,可一别三年,音信全无。香姐越思越烈。1999年12  月2日,饱受思念折磨的香姐,将儿女交给公婆,毅然踏上了偷渡出境的寻夫之路。
    过云南,出国境,一路上她吃尽了苦头。在蛇头的带领下,穿过中缅边境的无人区,瘴气、毒蛇、野兽,还有那吃人的蚂蝗,都时刻威胁着她的生命。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的,却是一个早已背叛了她的男人。在一个名叫“五比寨子”的村寨里,这个男人在他缅甸妻子的监督下,跪在异国的土地上痛哭,请求她原谅。她只觉得天旋地暗,悔不当初……
   喊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万般无助的她只有满怀着对负心汉的蔑视,愤然离开了这个“瓦比”村。想到家里还有一双儿女,她仰天长叹,大声疾呼:我要活着回家……
   在缅甸她一呆就是七年。
   一开始,为了躲避移民局的抓捕,她藏身在中缅边境一个叫龙青寨的一户善良的村民家里,对外称是“对面”过来的亲戚,她与这家的女儿“阿鲁”成了好朋友。“阿鲁”一家对她都很好。她跟他们学缅语,学景颇族语,星期天还跟他们去做礼拜。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要赚钱,要还清欠“蛇头”的债。不久,在阿鲁一家的帮助下,香姐从当地人这里租来一条淘金船,加入了当地偷淘金沙的行列。夜以继日,淘点金沙换钱,以维持生计。
   在缅甸,香姐一次次被缅甸移民局查获,受尽牢狱之苦;一次次被当地强人抢劫,身无分文;一次次被地痞凌辱,她也只好忍气吞声。有时入夜,她流泪到天明。
   2002年5月的一天凌晨,她想偷早进入淘金地段。由于天还朦朦亮,在过伊洛瓦底江的时候,不小心跌入水中。江水湍急,波涛汹涌。山区出身的她,根本不识水性。她拼命挣扎,几乎耗尽体力,差点沉入江底。这时江面上恰巧漂过几根竹竿,她顺手抓住,漂浮了近三个小时,在漂到一段江面开阔、水势渐缓的河面上时,天突然刮起了大风,她才被吹到岸边,得以生还。
   有一次晚上,她从密支那购船上配件回来,迷路误入缅甸反政府武装营地。她被“小兵”误认为是偷渡卖买白粉的,心想一定有钱,强行敲诈勒索。他们把她的脱得只剩下单衣薄衫,全身搜索。实在敲不出油水,他们又把她当作人民军的探子,强扭着被送到“头目”的帐蓬里。这个“头目”一听她并非缅甸人,就知道是偷渡的淘金者。看她面容娇好,这“头目”有意要她做压寨夫人。一连三天,好菜好饭侍候,财物金钱诱惑,恶言恶语恫吓,她都不为所动,以死抗挣,因为她心中时刻惦记着在国内的一双儿女。这样跟“头目”周旋了几天,一天夜里,乘这伙人酒醉之机,她逃进了茫茫森林之中……
   “洪洞县里有好人”。她的遭遇得到了当地驻军有个叫“五爪牙”的军官的同情。这位心慈的长者,处处关照她,保护她。2004年,当地的金沙价格飞涨。通过淘金换钱,她不但还清了欠“蛇头”的钱,还略有积蓄。在这位军官的帮助下,她领到了缅甸华侨证,情况这才有所好转。
   异国他乡,格格不入,她无法静下心来。她爱唱歌,爱吹箫,每当夜深人静时,便吹起竹箫,以发泄思念儿女、眷恋父母之情。在皎洁的月光下,吹箫一吹就吹到露湿香肩。
    她要回家,她要回国,她要离开这伤心之地。    
   2006年1月,她一一拜访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缅甸朋友后,就踏上了回国之路。
   飞机穿过蓝天。偷渡时,整整行走了十来天的路程,被浓缩在两个多小时的大气层里。当她带着身心的创伤、磨练成钢的意志和急于与儿女团聚的情愫,双脚踏上了昆明长水机场时,眼前一片光明。
    三、回国创业
   回到家乡,当已经初中毕业的一儿一女站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终于号淘大哭。暂时封存在心底的泪水,又一次如涓涓的凄雨,长流不息。多少思念,多少怨气,多少苦楚!
   平静下来,她重新思考人生。她要奋斗,要供儿女上高中、上大学,要把他们培养成人。可是,已经不谙国情的她,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更没有如花如玉的青春。她在缅甸淘到的“一小半桶金”,还清了家里的债务,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办?路在何方?
    开始,她操起老本行,做甜酒酿卖。不行!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了,这种自己加工的小食品,人们担心卫生、营养,受到冷落,赚不到钱。后来,她又编竹篓卖。以前人们出门靠步行,随身携带的东西背着省力。可现在交通方便了,乡乡都通了公路,小道上已经很难看到跋涉的人了,竹篓根本无人问津。
    最后,她在市区盘下了一家小旅店。开始几个月还比较顺利,接待的旅客都是一些到城里来办事、当天回不去,但又住不起高档宾馆的诚实本份的乡下人。可时间一长,她被一些吃“白粉”的烂仔盯上了。这些人天天来,要她一起吸“白粉”,一起胡来。不要说住宿费,就是临时替他们去外面代买的香烟钱也要不来。
    一天夜里,已经上床睡着了,一个混混敲开了她的房门,冷不丁把她按在床上,强行撕碎了她的内衣内裤,企图强暴她。她拼命挣扎,顺手撩起一块床毯,裹着身子逃出了小旅店,直接去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连忙等民警随她到旅馆,这个混混已逃之夭夭。就这样,她认识了一个民警,但麻烦也随之而来。这个民警是个有妇之夫,看到她还有几分姿色,非得要与她相好。三翻五次以检查为名,溜进旅馆,欲与她发生关系。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遭遇,她对男女风情已经麻木,毫不动心。经不起再三骚扰,她只好把旅店以低价兑了出去。又是次亏本的卖买。
    残酷的现在,一次次击碎她的希望,她几乎疯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大城市做月嫂工资很好。天性喜欢小孩的她忽然来了兴趣。一不做,二不休,她决定闯荡中国最大的都市——上海。
   四、进入都市
       2006年年底,她背着一个竹篓,来到了上海。
        在繁华的上海街头,她茫然了。望着滔滔东流的黄浦江,仿佛一切归零,她必须从头开始。
        几乎走遍了上海所有家政公司,她都一次次被拒之门外。没有护理知识,没有做过月嫂的经历,她还破天荒地知道,去正规的家政公司应聘还得有职业资格证。
       七年的缅甸生活,造就了她坚韧的性格。好胜要强,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决心在上海这块热土上拼出一片人生的天地。去职业学校培训,考取月嫂职业许可证!
       一开始,培训学校的老师担心她年龄偏大,通不过考试,劝她退学。可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天资加勤奋,人家一天能掌握的知识,她化一天一夜;人家通过十次能掌握的动作要领,她化二十次、三十次;人家请假缺课,她一节不拉,从不旷课。
       结果出乎意料,在她参加的这期培训班里,年近五十的她,在上百名学生中,结业考试她摘取了探花。老师和同学都对她刮目相看,惊叹不已。香姐自己倒很淡定。培训学习对于她来说的确辛苦,但与她在缅甸所遭受的苦难,真是大巫见小巫,根本算不了什么。
       从此她走进了月嫂的行列……
       月嫂,差不多一两个月,换一户人家。她性本善良,心灵手巧,视每个婴儿为已出,尽心尽责,护理婴儿,叠爱有加。再加上苗族女儿,山歌唱得了得。婴儿入睡,她哼山歌;婴儿啼哭,她唱山歌;婴儿嘻闹,她和山歌。每家主人,都很喜欢她。不到一年,她就成为这家家政公司的“金牌月嫂”。她的业务,红红火火,经常是上家未结束,下家就催她去上班。她的脸上终于挂上了甜蜜的笑容。生活热情地拥抱了她。
       五、情醉诗赋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这句古诗句,用在香姐的身上,真是最妥贴不过了。一个充满着传奇经历的月嫂,按理说与旧体诗词八竿子也打不着边。说起来真让人难以置信。
       当婴儿睡着的时候,月嫂是有点空闲的。一次,在一户主人家,她看到了一本《唐诗宋词》。偶然读来,她一下子被诗词的韵律所吸引,一发不可收拾。
       从此,她忙里偷闲,以读诗词为乐。夜深人静时,她便与诗词为伴,强迫自己每天背一首旧体诗词。从小喜欢上语文课,再加上苗族人善于唱山歌,对韵律特别敏感和喜欢,她开始学着作诗填词。开头,她搞不清平仄,更弄不懂古音字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只是写着玩。后来,她学会了上网,把自已的作品发到诗坛上求教,得到了很多诗友的指点,她都一一记录下来,反复琢磨,死记硬背。几年下来,她把诗的格律和不少词牌的词谱都背得滾瓜烂熟。为了辩别平仄声,她熟记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表。每写一诗,她都收集在自己的诗集里,有空时,以山歌的形式,依曲吟唱,自己感受是否和谐。2009年,她把几首作品寄给老家的《龙标诗联》,不料被发表了出来,她受到了很大的鼓励。
        2010年6月,当时的一户主人家,在香港有位大陆过去的亲戚,想找一位内地的月嫂,她被介绍来到了香港护理婴儿。这个婴儿有个读高中的姐姐,知道了她会写诗。一天,带了七八个同学,来到家里,要拜读她的诗集。大家争相阅读,欣喜若狂,都叫她老师了。其中一位同学说,想不到大陆来的月嫂还是诗人呢!这让她受到了莫大的震动。诗人?月嫂也可以成为诗人!这更加坚定了她在诗词文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现在,她还是月嫂。不简单的是一个月嫂培养出一儿一女两个大学生。儿子已经毕业在上海工作,女儿毕业在湖南工作。她更加自豪,更加幸福,创作的热情也更高,作品也更有生活基础。感情真切,不事雕刻;文风淳朴,同词清丽。如今,她已经在各大文学平台、纸刊杂志上发表诗词上百首,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许多大家的认可和推介。大家都称她为“月嫂诗人”。而她的传奇人生更为她增加了夺目的光环。
        笔者坚信,她必将成为响当当的一个草根诗人,带着她“金牌月嫂”的身份,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共 521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自强不息的女人,在山区封建残余桎梏中冲破囚笼私奔,与相爱之人长相厮守,沐浴着生活的阳光;然而,清贫的生活没能抵挡住世俗的挑衅,丈夫远渡国外,从此杳无音讯;为了寻回丈夫,香姐孑身闯缅,一滞七年,尝尽辛酸苦辣,凄风苦雨;辗转回家后,迫于生计,艰辛创业,几番波折几经熬煎,不仅在事业上站稳了脚跟,还以刚毅的毅力,学习诗词歌赋丰富了人生。一篇难得的励志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细腻,内涵丰富,激人上进。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5-18 16:17:13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短篇栏目。江山欢迎朋友,系统短篇栏目欢迎朋友的留驻。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专业补漏        2017-05-18 17:33:10
  拜读文友佳作。
文章从来无中求, 耻踩他人脚印走。 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无新意不出手。 文如新柳看新绿, 莫折旧枝送他人。 练意练句他山石, 惜墨惜名自重情。 老树开花最为奇, 旧题贵能翻新声。 文海后浪推前浪, 还看潮头弄旗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