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幸福

编辑推荐 幸福


作者:寂寞看风 秀才,117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38发表时间:2017-05-18 23:12:43


   李连如的电动轮椅停在自家门前,妻子何玉苹和女儿玲玲跳下来,女儿打开门,妻子背起他,费力的向屋里走去。望着她瘦弱的身子,连如好想说:“你辛苦了!”但他没说出口,因为他知道,说这样的话对于他们已经太虚伪了。每天的忙碌之后,他们都是这样回家。李连如曾相信自己的生活不会太穷困,但他绝没想到自己会有如此幸福的一个家。
   李连如是一位普通农民,聪明手巧的他从小就是姐弟四个中最受疼爱的一个。但1976年的唐山地震让他的双腿在瞬间被击碎,一同被击碎的还有他对生活的向往。那年,他刚刚十五岁,刚刚懂得要报答父母却成了父母的累赘。他觉得一切全完了,躲在家里哭,哭累了就直愣愣的望着前方。家人可怜他,却又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自尊的人。望着和他一样大的朋友蹦蹦跳跳的来看他,他一阵阵心酸。大家安慰他,给他书看,跟他讲笑话,都不能让他振作起来。已经当教师的姐姐终于看不下去了,便用激将法训了他一顿:“你以为残疾的只有你一个人吗?这个样子是家人看着舒心还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还自以为有志气,我看将来只能去讨饭吃!”
   没想到这句话真的起了作用,很快,邻居又听到了他的笑声。改革开放了,看着别人都忙忙碌碌地各显其能,李连如的心里也痒痒起来:不能让父母操一辈子心。他平时爱把家里的手表拆拆装装,也懂得一点门道,听说十里地之外有一位老人会修表,就每天摇着轮椅去请教。邻居的表坏了,也时常请他看看,渐渐手艺成熟了,他想:“何不开一个修理部试试?”经有关部门帮忙,他办了手续,买下一个小铁棚,小镇的第一家钟表修理部开业了。
   每天早晨,他摇着轮椅从家里赶到自己的门市,开始一天的工作。最初的创业是艰难的,谁会相信一个肢体不健全的人?更何况那时的人们有表的并不多。他经常是整整一天呆坐在铁棚里不动,铁棚里夏天如蒸笼,冬天象冰窖,但他始终坚持每天都来这里。他觉得,反正在家里也帮不上别人忙,这里还可以开开眼界。有一次在路上忽然下雨了,路上一会儿就满是粘重的泥水,塞住了轮椅,再也不能移动,附近又没有村庄,雨中的路上又没有行人,他在那里整整坐了半天,才有两个放学的小学生把他推上公路。有时他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卖力,靠家里人也可以活着。但他觉得总依靠别人必竟不理直气壮。有人看他可怜,将已没有希望的表送到他这里,他毫不懈怠给仔细查看、修理,竟会很快修好。他待人很热情,又诚实,从不用劣质零件骗人,有一些小毛病就不要钱,慢慢的,他的信誉得到了大家的承认,生意也好了起来。他人缘又好,街上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没事都爱到他这里来,这里简直成了俱乐部。他也乐得和这么多人在一起,他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经过几年的积累,李连如有了自己的第一笔积蓄,他自己买了一辆电瓶轮椅,让镇上的残疾朋友们羡慕不已。他又给父母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年迈的母亲哭了,他第一次体会到自己也可以为家里做点什么,他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区别。他对自己的事业是热爱的,他也向往向其他年轻人一样的生活,街上流行穿什么,他也有什么,别人知道的东西,他说起来一样如数家珍,他认为自己在什么事情上都不能落伍。
   李连如从没奢望自己也会有一个家,他知道自己的现实。哥哥和弟第都成家了,朋友们也一个个结婚了,他有一丝失落感,却由衷的为他们高兴。直到一位姑娘被领到他面前,他才认真想了想自己已经32岁了。那位姑娘小他十岁,是离这里六百里之遥的承德人。姑娘坦言自己曾不慎失足,已无颜在家乡立足,只想找一个能容下她的家庭,过一种平平安安的日子。李连如想想自己的身体,最初想拒绝,但看那姑娘渴望的目光,忽然有一些心动。从此身边就有了一个人陪伴他,照顾他,她就是何玉苹。村里一些人并不看好这桩婚姻:一个正常姑娘谁会看上一个残疾人?不是为钱就是另有隐情。关于她的谣言一时在村里传播。但他们并不理会这些,他们只是让人们看到他的家里不再灰尘厚积,灶台也有了香喷喷的味道……里里外外的家务全到了她肩上,婆婆瘫痪在床,她和妯娌一起端屎端尿,擦洗身子,街坊邻右的关系更处得和和睦睦。渐渐的,人们的看法转变了,一个健全人的媳妇又能怎样呢?有时李连如望着她忙忙碌碌的样子,真有些于心不忍。一天,他说:“我这样子太拖累你了,什么时候你觉得我不再适合你了,我也不勉强你,有这一段我就满足了。”
   她哭了:“别人不理解我,瞧不起我,你也不相信我吗?我以前是犯过错误,刚开始我就对你说了。我就是想赎回自己的过去,打听到你人不错,又有志气,才决定伺候你一辈子的,难道我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吗?”
   李连如连忙安慰她,说他不是这个意思。把妻子哄睡了,自己却整夜都在想自己以前的坎坎坷坷。成家以前,李连如修表的目的就是证明自己也可以凭劳动挣钱,挣的钱除了给父母买一些东西就是自己花掉。他的衣着,他的用品都是很流行的,虽然有一些积蓄也仅够解自己一时之需。成家后,他的收入也只能维持生活,遇到大事还要靠别人帮忙。何玉苹决定自己也干一点什么,增加一点收入。李连如起初不同意,做生意既费心又费力,还要做家务,但拗不过妻子的再三要求,何玉苹开始在车站前夏天卖冰棍冬天烤红薯。一大早去排队进货,然后就在烟尘飞扬的路边,在炎炎的烈日下或凛冽的寒风中站一整天,以她的体格,以前绝对受不了这些,但她仍坚持着。每天,人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他的轮椅在前边,她骑车跟在后面,上坡时她下来推车,到家了她用体重不足一百斤的身体背他进屋。生活好转了,她却晒黑了,李连如真有些于心不忍:这一切全为了这个家呀。随着电子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修表的生意开始大不如前。李连如发现小镇上人们对早点的需求越来越大,夫妻俩用所有积蓄开了一家小吃部,他们吃住在这里,每天早晨四点起来收拾,晚上十点多才睡,但只用了两个月,就因为管理上外行,精力也有限,他们亏掉了所有积蓄。
   玉苹说:“咱俩还干老本行,虽然挣得不多也够生活了,别再耗自己的身体了。”
   李连如却说:“我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只是觉得不能比别人差。有你支持,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的。”过了不久,何玉苹发现镇上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对书刊有很大需求,两人就从几种杂志开始,边摸索边干,生活又有了起色。生活好起来了,两个人却越来越觉得缺一点什么,每天回家相对无语时,觉得特别寂寞。有时李连如发现何玉平经常对着街上嬉闹的孩子发愣。有一次,他从外面回来,看见妻子正抱着邻家的一岁孩子掉眼泪。李连如知道她喜欢孩子,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喜欢和一群孩子一起说笑呢?可是自己……想到这些,他就觉得愧对妻子。
   “我们领养一个吧,”何玉苹很多次想对他说,又怕刺伤他的自尊。
   这一次,他说:“有个孩子真有意思,如果我们有一个,一定会对他好。”
   何玉苹点点头:“听说县民政局有个无人认养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太心狠了!”二人决定第二天去看看。过了几天,他们抱回来一个两周岁的小女孩,望着那胖乎乎的小脸蛋,夫妻俩高兴得不得了,给她取名玲玲。
   养育孩子对他们来说不是太方便的,但他们始终没感到累,家里满是欢乐。一晃三年又过去了,玲玲已经上幼儿班了,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每天帮爸爸妈妈扫地,象大孩子一样。有时妈妈不在家她也可以伺候爸爸。这年九月,李连如的父亲去世了,给老人发丧之后,已经七年没回家的何玉苹很惦念年迈的双亲,决定回去看看。才走没几天,李连如又遇到了一场灾祸。那天他开着轮椅正要拐上公路,一辆小面包车摇摇晃晃的向他冲过来,轮椅被刮倒了,李连如摔了下来。还好在只是头皮被擦了一个小口子,轮椅却被轧扁了。喝醉酒的小面包司机是一个小伙子,被大家拦住时吓得不知所措,和众人一起把李连如送进医院。大家纷纷要向交管部门报案,有人悄悄对李连如说要狠狠敲那司机一笔,李连如说:“算了,伤得又不重,看那人也很老实,让他走吧。”在医院的几天,女儿懂事的给他拿药、买饭,李连如有时想:“有个家真好!”那司机的父亲是临镇的一家服装厂老板,父子俩每天都来看望,聊来聊去竟很投缘,他们执意放下两千元钱,让他买一辆新车,李连如坚决推辞,没想到过几天,父子俩把一辆新的轮椅买来了,还是能载人的那种。
   李连如感动得不知怎么办好,他们却说:“用这车将来还能拉个脚啥的,用得着。”事情到了这份上李连如只好收下了。妻子回来的时候,李连如的伤已经好了。
   何玉苹听说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吓得对他说:“怎么我走这几天就出这样的事呢?我再也不离开你了!”
   李连如想起这几年的经历,将妻子搂紧,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你,你就是我的福气!”话是调侃着说的,他的眼里却满是泪水……
  

共 34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的确,每一个幸福的家庭无论他们是否富足或贫困,健康或疾病,每一个家庭成员彼此坦荡真诚,互爱互助互敬互相理解和尊重,便是幸福家庭的共性。李连如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失去了双腿,经受着痛苦的磨难。俗话说,上帝替你关闭了一道门,必定为你开启一扇窗。何玉苹的到来,为李连如开启了新的人生,沐浴着爱的阳光,李连如一家虽过的清淡平凡,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5-18 23:13:24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短篇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