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天地事】谁是那一把扇子(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天地事】谁是那一把扇子(随笔)


作者:柳拂桥 秀才,185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60发表时间:2017-05-20 21:31:29


   天太热了。除非开空调才能做事。空调这几日一定累着。假如没有空调呢?就想起古人是如何消夏避暑来。也想到招风的扇子。
   有个诗人朋友写过这样一首《扇子》:
   嫁到婆家去
   你是一把扇子
   在六月帐篷里
   好热
   你为你的男人摇着摇着
   他睡着了
  
   你听见外边的蚊子叫得好烦
   不过是一把用小篆
   刻着一个男人名字的扇子
   你走了十年三十里路
   又走了回来
   男人说已经是秋天了
   是写扇子么?还有扇子在手的那个人呢。唐人王建有《调笑令》云:“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扇子始终是和人在一块的,扇子没的心情,可是人一定有,掩映着,不能觑得真切。你在明处,她在暗处,地位不对等。到小杜那儿,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深宫禁院的开阔地,场景大,色调冷,却是一柄小小扇子,和年青的不知深浅的心思。有些反差的。
   最风流蕴藉的扇子是火烧赤壁时候,周公瑾和孔明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路数。最面目可憎的扇子,是“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强烈的对比,难怪说是官逼民反,势若水火的了。《桃花扇》中,侯公子给了李香君“宫扇一柄”,“永为定情之物”。后来李香君抗拒权奸,血染扇面,由杨龙友点染,画成一柄桃花扇。是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最血腥而壮烈的扇子了。这柄扇子叫很多年的书生男儿们都脸红着。只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直没说而已。
   还好,也有这样一把扇子,沉着痛快,不失男儿本色。“大火流金,天地为炉。汝于是时,伊周大儒。北风其凉,风雪载途。汝于是时,夷齐饿夫。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汝有是夫!”
   它的大意是:盛夏炎炎,天气如火流金,天地间也如火炉。扇子,你在这时就象尹伊、周公那样有才有德的读书人。北风飕飕,天气开始转凉,雨雪经常在道路出现了。扇子,你在这时就成了伯夷、叔齐那样不受供养的挨饿人。唉!用到的时候,就愉快地打开自己;用不到的时候,就藏而不露,只有我和你才具有这种品质啊!
   说扇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止有度,不改本色。是说扇子,还是说君子的气度和品质呢!也是扇子与人合一的了。以前,是在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上读到这首《扇子铭》的,说是牛金星的。后来,又见到说是方孝孺的。如今百度了,又有一说:说是一位越南人的作品,名莫挺之(1280—1350),是越南陈朝英宗朝的状元,奉君命出使元朝。因为他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元朝内外文武官员藐视他。此时正逢外国有使者进奉扇子,元帝命莫挺之作铭。他当场写了这首《扇子铭》。此《铭》一出,马上受到元朝君臣的赞美,把他视为才子。
   后来有人把这首铭当做被永乐皇帝“夷十族”的方孝孺的作品。其实,这首铭在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六有记载,而且莫挺之比方孝孺(1357—1402)大75岁。莫出使中国时,方孝孺还没有出生。认为此铭为方所作的说法是以讹传讹,想当然耳。
   读罢,长了见识。看来人云亦云是不行的,做文章和做人一样,是要见真章的。对不能确定的,还是暂时不要表态为好。《菜根谭》有云: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
   果如斯乎?
   悲哉,扇子!始终在人手中的扇子。
   反之,扇子不在人手,又能在哪里呢。扇子如果不在人手,还会在哪呢。秋扇见捐,也许是它的宿命吧。不管用与不用,扇子始终是扇子,是它自己,就已经足够了。

共 14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扇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是扇子,扇风解暑之用。但是,在此文里,作者将扇子与历史结合,旁征博引进行了解剖与论述,让读者耳目一新,对扇子典故极其文化内涵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此文短小精干,论述精辟,见解独特,足见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和睿智的思想。一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5-20 21:36:13
  欣赏老师精彩论述“扇子不在人手,又能在哪里呢。扇子如果不在人手,还会在哪呢。秋扇见捐,也许是它的宿命吧。不管用与不用,扇子始终是扇子,是它自己,就已经足够了。”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态珍        2017-05-22 09:30:41
  文中的扇子真是不一般的“扇子”,读来增长见识,引发思考,学习佳作,问好!
3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5-22 13:48:16
  有诗韵,有余味……OK!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