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罗 汉 古 松

编辑推荐 罗 汉 古 松


作者:云泉斋 布衣,1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0发表时间:2017-05-22 06:37:32


   当我们漫步在焕然一新的文化小学校园里的时候,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两株树龄三百余年的大理罗汉松。这时,你也许会轻轻一叹:想不到这所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文化小学竟有这般历史悠久的树木。
   的确,五百余年的“爨文化”,只留下了两通石碑——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文化小学近五百年的历史,其它的因各种原因早已烟消云散,至今只剩下这虽历经沧桑却仍生机盎然、昂扬向上的罗汉松,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她们的记忆里,镌刻着文化小学的过去……
   罗汉松,亦称“土杉”,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罗汉松属常绿乔木,叶螺旋状互生,条状披针形,两面中脉显著,雌雄异株。花期四月至五月。种子广卵形或球形,八至九月成熟,初为深红色,后变为紫色,有白粉;其种子似头状,种托似袈裟,全形宛如披袈裟之罗汉,故而得名罗汉松。
   文化小学校园(四圣宫)里的两株大理罗汉松,树高十二米左右,树径零点八米左右。作为省级的名木古树,它体现了文化小学深厚的文化积淀。陆良县城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至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建学宫,即文庙(俗称黉学),兴庙学,设卫学。文化小学办学即始于此时,因此这里是陆良教育的发源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知州吴炳在四圣宫(供奉孔子、孟子、颜回、曾子儒家四圣)设义学,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知州刘祖棨倡阖州绅庶建蓉峰书院于明伦堂(旧时各地孔庙的大殿)。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知州吴齐鸿改为中区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称陆良县第一两级小学校。民国25年(1936年)改为陆良中学附小,解放初称中建区中兴镇第一人民小学,1952年称中枢小学,后称文化街小学,习惯称文化小学。
   文化小学不但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29年,中共陆良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罗汉松有清雅挺拔的神韵,有雄浑苍劲的气势,有长寿吉祥的寓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罗汉松的身上,老师们学到了淡泊名利、坚韧不拔、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精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具有好学上进、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小学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直是陆良小学教育的一座丰碑,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人才,真可谓“桃李遍天下”。
   两株罗汉松是文化小学师生精神的源泉和象征,它将激励着师生们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共 10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虽然短小,但是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一所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的小学的概况。文章从校园里两棵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罗汉松写起,渲染了浓厚的文化背景;然后详细地描写树木,同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学校的历史变迁;最后点出罗汉松的寓意,点出文章的主旨。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深深的感情。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22 06:38:05
  这篇散文虽然短小,但是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一所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的小学的概况。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22 09:30:06
  欣赏老师佳作,认真品读学习:种子广卵形或球形,八至九月成熟,初为深红色,后变为紫色,有白粉;其种子似头状,种托似袈裟,全形宛如披袈裟之罗汉,故而得名罗汉松。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云泉斋        2017-05-23 21:10:52
   谢谢编辑的辛苦付出,你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