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意 见(随笔)
古语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尤其是领导要真正做到“兼听”——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确是难上加难啊!
封建官本位思想在我国作祟了几千年,王侯将相对于人事物拥有无可辩驳的话语权和处置权,因此下对上很难有提意见的胆识和机会,因为弄不好,会把性命提进出的。但绝对不是说,没有敢提意见的人。
盘点历史,有几个能听从别人意见的明君,譬如励精图治的齐威王,谋求太平盛世的唐太宗。明君也成就了名臣,名臣也成就了明君。他们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后世的楷模!
商纣王是因虐杀提意见大臣而被人畏若蛇蝎的君主,以至于葬送了天下和性命;而宋襄公刚愎自用,愚昧无知,固不接受子鱼的意见,以致兵败身伤,贻笑后世。
前车之鉴,后人当自警醒!
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理论上说,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参与国家各种事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不论在什么单位岗位工,人人都有向领导提出意见的权力和义务。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客观上,人们的这种权力和义务,往往会被领导无条件粗暴无端地剥夺和践踏了。
想对领导提意见,一般说来,很难行得通的!
如果领导有胸襟有气度,有发自内心要把事业做好的态度和感情,他会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地对待群众,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因为他明白这对工作和事业的好处和意义。在这样的单位,民主之风盛行,政通人和,万事俱兴,事业成功!
如果领导是位眼高于顶,固执己见的人,对他提意见,就等于挑战他的权威和智商,他会暴跳如雷,可能对提意见之人大加训斥。
如果领导是位胸无城府,性情火爆,蛮不讲理之人,更不能向他提意见了。因为不同意见有可能会触犯他的所谓尊严和良知的底线,这样他不仅恼羞成怒,疾言厉色,还会不顾廉耻的骂娘,甚至还会有人身的伤害。
如果领导是位城府极深,自私自利之人,对他提意见,有可能会损害了他既定利益,这等于是与虎谋皮,割肉挖心,要么他听而不闻,把你的话当做屁放;要么表面上会对你大加赞赏,虚心接受,但他会处心积虑,寻找机会,以泄私愤。
对于愚昧无知或强梁蛮横之徒,如果你没有那个金刚钻,千万别揽这个破瓷器,不然你会自讨没趣,烦恼不断,受伤害的还是你自己。
要知道,现实中的权力者并非无势之辈!要么是个真人才,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委以重任;要么有有强硬的人际关系作靠山,腰绑扁担;要么有金钱,钱可以通神;要么有强大的势力,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要么黑白两道,来去自如……凡此种种,没有那一种关系是一般人所能对付的。要想提意见,必须要有承担一切压力的肚量和强力,随时准备着迎接狂风暴雨的打击!
当然一般说来,作为这样的领导,有时还是会顾及自己伪善的脸面的,但要当心笑脸背后所藏的刀剑。
想想也真可笑。我们终日提倡民主,而生活中的民主却离我们渐行渐远。据我所知,不少单位的领导(俗称一把手)也召开民主会议,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但就是不允许出现相反的声音,否则人家的热面孔就会遇到领导的冷屁股,结果搞得大家都不敢说话,更不要说提意见了。
领导的冷漠和专行,其实是难掩众人的悠悠之口的。周厉王用残暴的方式去堵别人的嘴儿,结果却堵掉了性命。当然这些领导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远远不能和周厉王相提并论,但他们的做法会日渐剥蚀群众参与管理和工作的真诚和热情,会禁锢人们的聪明和智慧,成为妨碍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就的最大阻力。
领导拒绝接受群众的意见,本质上是拒绝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样就会逐渐走上家长式的管理之路,就会逐渐变得独裁,进而变得日渐腐败,不正之风盛行,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正气不扬,邪气上升;党的威信、形象和事业就会渐渐地葬送在这样的领导手里。退一步说,即使没有这么严重,他也会让群众积极性日渐消退,进取心丧失,而消极怠工;或单位一事无成,或工作倒退下滑,其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能听取群众意见的领导,一定是一位有品位有修养的人!有品位有修养的人一定是一位光明磊落的人!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位尊重别人的人!
一个真正的纯粹的领导,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会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他能够真正尊重群众,深入群众,主动倾听群众的意见,因为他明白群众的意见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出工作上的不妥和错误,使工作少走弯路错路,以便更好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以更少的代价和努力取得工作的更大利益。
一个能倾听群众意见的领导,一定是一个对群众充满敬畏的人,因敬畏才能从心里把工作放到最神圣的地位,把它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珍惜,才会竭尽其力地把工作做到完美;由此就能够静下心来听取群众的意见,他明白真理往往掌握在群众的手中。
人毕竟不是圣人,即使是圣人也有自己无知的地方。孔子不是还向别人请教吗?何况我们作为一般的人的领导,因种种原因,思考问题时难免会出现漏洞和偏颇,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摒除私心,放下架子,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就能够纠偏纠错,就能够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当然愿意向领导提意见的人,也要注意进言的态度和方法,尽量做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大家都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就是有度量,即有恢弘的气度,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所有人的意见,哪怕是政敌的看法;小肚鸡肠,与“有容”无缘。“无欲”,即是没有私欲杂念,这样就坐得端行得正,磊磊落落,坦坦荡荡,从而就能够“有容”。我们的社会“有容”“无欲”之领导越多,我们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
文献记载,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他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贞观之治”与唐太宗勇纳善言是分不开的!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愿我们的各级各类领导都能具有唐太宗的胸襟和气度,从唐太宗那里领取一面镜子,那真是民族之福,国家之幸啊!
愿我们的社会,选拔领导,多举贤用能!
愿我们的领导都能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多些“天下为公”之心,少些“私欲”,为度量和胸怀增容,让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盛行!那样众人的意见就能够上达“圣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