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在江山文字里
苦乐年华,总有一种不经意的感动让我身心荡漾,春风拂柳般滋润着心田。
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心存感激之情,含蓄如花般温暖着人生。
一
今年1月16日,喜好文字的我,重燃激情,正式加入享誉盛名、正能量的江山文学网。历经沧桑、磕磕碰碰的人生历程中,我有一种回到了家的感觉,在这里我终于找回了丢了许久、许久的文学梦。如今4个月有余,在多娇的江山、在敬业担当的老师们指导、支持、鼓励下,在江山文学网发文180篇、684638字。虽然这些文字还青涩、稚嫩、尚不精炼,甚至见不得世面、拿不出手,可,这也是一个文字爱好者一字一句用心的执着。不求悦人、不图虚名、唯愿能小草般默默为江山正文学添一点儿绿,烛光般亮一星点儿光,传播一丝儿正能量,只要能发挥点积极意义、倾注点余热,不论大小,心足矣。
在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江山文学网的老师们心地善良,不惜燃烧自己,为千千万万个来江上的文学爱好者引路、做嫁衣、启示在写作中学做人,就是一支支红蜡烛,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次,江山文学网多次编过我文字的老师问:“你有可能是记者吧,我是这么猜想的。
记者?
是吗?
我做过记者。可,又不是那种专业专职的记者,大都是媒体特约或系统驻地记者。
如果说,最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应该是“非典”肆虐,与临危受命的“白衣战士”一起义无反顾、慷慨赴一线时做过的“战地记者”。
记得,不久前,我含泪用情写下的有关2003年抗击“非典”的长篇报告文学《血战幽灵》,是分六部分发在了江山文学网,这是我十五年前在“非典”一线经历苦难、感触最深、终生不忘做“战地记者”时最大的收获,也是我最引以为豪的丰硕成果。
写这篇报告文学的初衷,缘起“非典”期间,我经历了全过程,一边工作,一边兼做“战地记者”,几乎天天在一线,耗上了全部精力;疫情袭来,生死考验面前,当医生的妻子写下请战书、悄悄第一个走进医院“隔离病房”,直到当时三岁多儿子哭闹着找妈妈,我才得知消息,我能体谅妻子的心情,作为一名“白衣战士”,她的选择没有错。当时,除了通过电话连线带去的安慰、鼓励和支持,我能说什么?因为我也在一线,只好从老家接来了父亲照看孩子。那个抗击“非典”的春天,酸甜苦辣事,让我感触很多、很多。
疫病,往往是扩散了才会被引起高度重视。可以说,没有2003年的“非典”,就没有今天较健全的应对疫情的体系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埃博拉疫情、手足口疫情、禽流感疫情再一次警示人类,生命很脆弱,唯愿引起重视、再重视。
也许缘于一份感动,一份责任,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我重新整理出积累的一线大量真实资料,用了好多个夜晚,在几度搁笔的纠结里,坚持写下此文。记下,亲身经历过的那个激情岁月;我们打赢的那场没有硝烟战争;用心体验过的苦痛与坚强、寒冷和温暖!更是为了总结防控疫病经验,凝聚精神力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二
也许,是缘分天注定!因文字,让我记着了一位老师——江山湖北武戈。
恰巧,关于抗击“非典”的报告文学,都是湖北武戈老师辛苦编发的,在抗击“非典”过去十五年之际,江山文学传播出满满的正能量。
我知道,每篇文稿都几万字,读一遍就要几个小时。我听说江山文学老师们毕竟都不是专职的编辑,而是业余为作者服务的志愿团队,作为江山文学网的脊梁,湖北武戈老师每次都是牺牲了很长时间为我们精心指导编文,为他人默默做嫁衣。特别是湖北武戈老师精彩精准的编按和春雨阳光、平淡如水、紫气东方、柏源瑞士、鹦鹉、我吉祥如意、叶华君、陆鸿禧、易名、笑山荡溪、城杰等老师精彩留评、支持、鼓励,都让我记忆深深,历历在目,感激、感叹不已。如果能表达,在这里深深地感谢各位老师啦!向您们致敬。
今年2017-03-0710:17:25”32150字的报告文学《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在江山文学网发表。湖北武戈老师精心编文后说,在H7N9疫情来袭的今天,有必要回顾一下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成功经验。通过抗击“非典”和防治“非典”战斗,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疫情不可怕,可防可治已经成为现实。可怕的是引不起重视,只要政府、社会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什么样的疫情都可以得到及时控制。回顾到抗击“非典”三个多月战斗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和成功经验,中国已经具备防治各种疫情的能力。至少我们可以感受到,在H7N9疫情来袭时,社会上不存在关于疫情的种类谣言,各行各业仍然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混乱现象,这就是一个最为显著的明证。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A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和衷共济,万众一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A市非典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实现了“堵住源头不输入,一旦输入不扩散,医护人员不感染,及时救治不死亡”的奋斗目标!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后来的各种疫情来袭积累了经验,也为国人防疫种类病毒树立了信心。
城杰老师说,每年春季似乎都又流感之类的情况发生,时大时小,时重时轻,让人不免想起那年的“非典”记忆。
叶华君老师在留言支持说,“非典”时期的那段经历是国家重大事件,历史将永远铭记。政府到个人为了打赢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
“2017-03-0910:46:25”43778字的报告文学《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发表后,湖北武戈老师留下情真意切的文字:“防非”战役已经过去十五年,那场无形的硝烟似乎早已随风漂散,并已淡出多数人的记忆。可是,又一种名叫H7N9的新病毒再次来袭,并且造成一部分人的心理恐慌,从而再次调动起2003年的“抗非”记忆。现在,能否打赢抗击H7N9疫情的战斗,“抗非”战斗有着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当年,不止是山东省的A市,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非”战争,在“非典”疫情来袭之际,全国各地的党和政府及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怀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严防死守战“非典”!历史将永远记住2003年A市的这个春天。压力和灾难能够催生人类伟大的品格,能够使全民族在凝聚中焕发出空前的伟大力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曾为A市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更凝聚了党心、民心、军心,锤炼了万众一心、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放射着新的璀璨的光华,又为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当年抗击“非典”的英雄壮举,“抗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战胜不了敌人。
在江山文学网,同样德高望重的春雨阳光老师的点评,是对我一个文学爱好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老师说,文章采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事件中的人物,让文章内容具体,人物形象饱满,读后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笑山荡溪老师评价:写得好,正能量。祝福春天,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期盼着沃土生长出绿芽,每一点,都是爱的省略号;每一点,都是新鲜好奇的生命,用崭新的微笑祝福春天。“2017-03-1416:32:31”51914字的报告文学《临危受命》发表后。湖北武戈老师饱含深情、浓浓爱意,写下的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他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这是需要用行动去诠释的天职。在2003年春天,有这样一群坚强、善良、无私、无畏、可敬可亲的“白衣战士”,他们临危受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临危不惧、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那些战斗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这些真正的“白衣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坚定地维护着人类的尊严、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多少人顾不上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多少人忍看年迈多病的父母不能照顾,多少人挥别家中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多少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守岗位,战胜疫情,是“白衣战士”义不容辞的职责。
春雨阳光老师说,这算是一个中篇了,写出了一群感人的人,他们表现出的是和平年代的大爱,是灾难中的大爱。我们需要这种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这种爱。
平淡如水鼓励,更上一层楼!话语不多,意犹深难忘!
叶华君老师读后感言,文章气势磅礴,彰显着大气,把非典时期那时候的社会场面几乎囊括详尽,一幅幅画面感人至深,传播了社会的责任与正义。
三
“2017-03-1810:52:48”共31040字的报告文学《最可爱的人》发表。湖北武戈老师饱蘸浓墨,字字透着爱,句句含着情:在上个世纪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作家魏巍曾经写过一篇小说《最可爱的人》,那是歌颂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真实地反映了我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这一篇题为《最可爱的人》的报告文学,却从另一个感人的角度,歌颂了山东省荷泽市全体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等部门为了抗击“非典”,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抗非”斗争中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事迹不只是让钟南山感动着,也让全国人民感动着,同时也感动着今天的万千读者。2003年那个春天过去了,樊副局长、老马、小张、小霞等一大批有名或无名的卫生战线领导和医务工作者,却深深地刻录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是不拿枪的战士,他们是抗魔英雄,他们更是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抵御瘟疫的坚固防线,他们那种把危险留给,把安全留给他人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
“敬佩白衣战士在关键时候的忘我精神,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而赞叹!”紫气东方老师的话,是对“白衣战士”最好的赞美。
柏源瑞士老师说,如此长篇的报告文学,真是个浩大的文笔工程,是不是也曾参与过这个世纪灾难——“非典”?
鹦鹉老师说,“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别人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广大医务工作者捍卫着生命的尊严!这种精神令人感动,现在社会应该大力提倡!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守土有责》这篇32506字的报告文学,是“2017-03-2910:11:12”发表的吧,湖北武戈老师不仅不吝笔墨精准点评,还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老师说,守土有责,是打好各种疫情防控战役的关键,对于目前出现的H7N9疫情的防控和其它防火防汛等工作,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文章生动地展现了A市各县区在2003年春季的“防非”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为全国防控“非典”疫情的扩散,树立标杆式的榜样。属地管理模式的探索,为各项工作管辖范围的确立和责任界限的划分,起到了良好而又规范的界定作用,属地,可以是工作区域、管理的实物资产和具体工作任务(项目),也可以是权限和责任范围。属地特性有明确的范围界限,有具体的管理对象(人、事、物等),有清晰的标准和要求。属地管理即对属地内的管理对象,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属地主管即是属地的直接管理者。那么,对于属地内发生的疫情、火情、汛情、警情等等,都应守土有责,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这是每一个行政首长应该坚持的工作原则。这篇文章可以推荐给各行各业学习,这篇文章对所有关于属地管理的工作,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我吉祥如意”老师说,从报告文学里,不但可以学到不少防疫的专业知识,而且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写法,读了一遍,以后也想泼墨尝试。
四
报告文学《感动在春天里》经湖北武戈老师精心修改指导于“2017-04-0709:49:29”发表。作为报告文学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我令感动的,“白衣战士”在防治“非典”、抗震救灾的时候,医护人员为病人连命都不要,不少医生一下手术台就赶赴机场,衣服都来不及换,他们是这样可爱!冬去春来已十五年,总不能忘却那个充满激情和担当的春天……
编辑好这篇文字后,老师说出情真意切的话,写下感人肺腑的言,他说:2003年的春天,无疑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春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让我们的白衣天使们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无论是留验站还是检查站,无论是观察区还是隔离区,白衣天使们始终处在“抗非”第一线,他们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那种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们!作为A市“防非”指挥部成员之一的作者,经常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抗非”一线,采集了大量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图片资料,为那场没有硝烟的“抗非”战斗,留下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为鼓舞士气指导“抗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这篇《感动在春天里》的报告文学,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那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的无数感动,读来振奋人心,为今后再遇到这类疫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那个“抗击非典”的特殊的春天里,的确发生过许许多多的让人感动和事情,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里时时感动着我们。
陆鸿禧老师读后说,读着文字,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再次浮现眼前。“非典”时期学校放假饭店关门。恐惧之情无法形容。抗击“非典”期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太感人了!
易名老师给我写信说,借双慧眼看世界,您好,一篇不错的报告文学,您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记录了2003年全国的“抗非”运动,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期间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作者所记录的只是“抗非”战斗中的某一地,某一场景,某一故事。文字之中饱舍深情,感人肺腑。
……
“你可能是个记者吧,我是这么猜想的。”老师这句话深深触动我,是不是记者,您都相信我会加倍努力,我会在江山文学用心用情写弘扬正义的激昂文字,写我们这个注定伟大的时代里,最美好幸福的生活!
江山如此多娇,文字传播正能量,指导鼓励和鞭策,点点滴滴都是爱。感谢江山正文学,谢谢亲爱的老师们!您们写给我的每一个饱含情、蘸满爱的文字,都如此深深地感动着我,在追求充实完美的精神生活历程中,因为有您们的一路相伴,我会更用心、更执着。
文字是心灵的窗户,心地善良正义的文字透着爱、含着情,真的让我感动不已,发自内心的话,还是谢您和支持鼓励的老师们!问安老师,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