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美】杭州三日(散文)
宋城,一日千年,让人不知不觉中穿越了一回。
【三】西溪湿地
初识西溪湿地,是因为张艺谋电影《非诚勿扰》,当时看到那如诗如画的优美画面,那种震撼,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当然,老谋子本摄影出身,他对画面的掌控能力,无人能望其项背,电影中的美丽,有自然的恩赐,更得益于这位艺术家的手笔。也意料到了,我们在现场看到的,肯定反而没那么震撼。更何况,我们长期居住的地方,本身就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地区,经常看见,所以也没过多期待。但不管如何,西溪湿地还是要去的。
从周家村上船,首先来到烟水渔庄。说是渔庄,其实就几间房,展示着渔家村民的日常生活,有常见的斗笠、造船等工具,还有婚俗展示。杭州这里的村民,不仅打渔,还会养蚕缫丝、采菱种藕,这里都有展示。最有趣的是我们正在参观农家陈设时,忽然闻到烧藕的香气,正在奇怪没有村民居住哪来的香气,却发现房屋的一角,没有柜台,却有一个大娘,就着两个大锅煮着莲藕、茶叶蛋,锅上标注着价格。这样的无店铺销售,还是第一次见。如果没有价格,还真以为这个大娘纯粹就是展示。事实证明,这种销售方法是成功的,也许更贴近自然,让不少游客放松了防范心理,纷纷解囊品尝。
烟水渔庄下一站是深潭口。深潭口是西溪最大的河水汇集地,也是最美观景点。西溪有龙舟竞赛,也是汇集在此开始。在这里,我们还惊奇地看到一条龙舟,上面有十来个人持桨,有专人司鼓把舵,随着口号声,划桨的动作也颇为整齐划一,但看装束,又不像本地农民。不管怎样吧,看到这条像模像样的龙舟表演,还是令人高兴的。我们无从判断这样的表演是不是正规,但转念一想,正规又如何、不正规又如何?能参加奥运划艇比赛的肯定正规了,但参加民间的龙舟比赛就不正规吗?他们有的也会经过专业指导和训练的。其实,无论体育还是艺术,正规的毕竟是少数,带给群众更多欢乐的,反而就是这样民间的不正规的草台班子或者本地村民。遥想龙舟竞赛盛会,旌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条条出水巨龙,争先恐后,夹杂着观众们的鼓掌声、哄笑声,那该是一个多么欢乐祥和热闹的场景!从深潭口远眺水面,两侧小渚夹着明镜水面,树木掩映,水中倒映出绿色,未有倒映处又是波光粼粼的白色,色彩层次丰富鲜明。树木的枝条拂拭着水面,又荡起片片涟漪,偶有微风吹过,水面如麟甲般卷起,树叶沙沙作响,确实是人间胜境。这里有条街叫河渚街,据说是原来村民自然形成的街市,现在西溪成了旅游景点以后,逛这个街市的人,不是当地的农民,而是远来的游客了,所以商品也成了旅游纪念品为主了。河渚街上有一个瓷俑展,似乎都是展示的唐朝人俑,俑人粗手粗脚粗腿,胖乎乎的煞是可爱。当然,瓷器的精美,也让人叹为观止。瓷俑展馆旁是一个大会场,应该是文革时使用的,现在已经废弃了,空无一物,但墙上的毛主席语录,主席台上的毛主席像,虽已斑驳陈旧,但还是可以鲜活地展示出了,那个疯狂的时代人民对伟人的疯狂崇拜。大会场前面是一个祠堂,祠堂里正有个越剧表演,观者云集,但显然是周围群众自发表演的,并不是专业演员。有时候,这种群众自娱自乐式的表演,反而更接地气,更能打动人。祠堂旁边是观景塔,站在塔上,可以俯瞰整个湿地,水面如盘,小渚星罗密布其间,渚上林木茂盛,房屋若隐若现,正是绝佳的水乡人家图。
深潭口下一站是茭芦田庄。茭芦田庄的最重要景点是高庄。高庄是高士奇的家,高是康熙时名臣,印象中口碑不咋的,但毕竟是文人出身,其房屋的选址、建设,还是很有眼光的。高庄是传统的前殿后园模式,前面是居住办公区,后面是园林。看这个园林,简直就是苏州园林的翻版,中间小池,沿着池边是回廊和亭台楼阁,颇有点网师园的特点。想想也是,苏州园林也都是文人仕宦归来后修建的私家园林,自然志趣相投,大同小异也就不足为怪了。奇怪的是,这儿居然有个红学研究馆,进去参观了下,大开眼界,此处的红学家们,居然论证出《红楼梦》为洪昇所著,还展示了一大堆的证据,而洪昇是西溪人,所以就有了这个研究馆。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对错是红学家的事,反正我是不会把这个观点教给孩子的,我们接受的还是正统的观点。但看看这些奇谈怪论,也颇有点意思的。
茭芦田庄后,就回到了起点。整个西溪湿地,我们都是乘船游览的,在这种景区,也只有能够和水亲密接触的船,才能感受到湿地的魅力。凉风习习,人在船上缓慢前行,看着并不太高的一个个小渚逐渐飘过身边,天地之间,似乎就只有这一片宁谧的水域,和水边那一堆堆的绿色,偶尔的水禽飞起,短暂的一声,却更增加了无穷无尽的安宁。而水质清澈,蓝天白云倒影船下,恍惚间,自己的小船似乎划到了天上,在水天之间,模糊了界限,更模糊了人生的种种繁杂。
西溪,并不是久居之地,但确实,在西溪一日,可以忘却尘世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