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谁能陪我将一壶茶喝到极致
端座茶山
一壶浓浓的畅想
沏艳了人生的苦辣酸甜
最是喜欢懂得这个词组
它可以轮回成不悔的守候
那么妥帖,
心,在香蕴潺潺中
变成了顺理成章的流动
芬芳野岸
伴草根抽绿
于是,我动情地去看那些不知名的花儿
怎样任性地吐红
最讨厌咬文嚼字
为什么一个词组变换了原装字
就让人大惊小怪,纠缠不休
若与爰相遇
我站在栀子花前
或站在茉莉花前
也可能我会站在梅花的前面
我不会再用相见恨晚这个词
我会大胆的说出
香见恨晚
有如八年前我的圈子不叫张扬本色一样
同样面对空间
我会大胆地说出
章扬本色
我用鄙视的目光打量着
这类不知质变的人
所以通常
我是不爰与此种人把盏的
茶是高尚的
只是我们品味它的时候
要体会一下自己的修养
不要死咬住修养不放
我们也可以从休养与修养上去做做文章
您能说我们是白字先生吗
茶的味道不同
品茶的心情自然也不同
那是因茶品种而异
品茶,如品文章
品文章,如品人格
品人格如同参茶
烹茶品茗,如人之饮其味
苦涩甘甜,冷暖自知
茶叶遇水舍己
看似茶饮,实为布施
叶蕴茶香
犹如戒香,实为特戒
一丝甘苦,一缕清馨
无一物中无尽藏
中华之茶道
由环境,礼法,茶艺,修行
构成四大要素
如行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
饮茶讲茶艺、备器,取火,侯汤,习茶、五大环节
如文,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茶,有煎茶茶艺
点茶茶艺,泡茶茶艺
由主茶具来看
又如壶泡茶茶艺,功夫茶茶艺
盖碗茶茶艺,玻璃杯泡茶茶艺
如习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等
饮茶讲究一个宁淡勿浓
恰到好处的品出自然
心静,舒广与回味
茶入喉,饮之其苦,涩,甘,辛,纯
终其入胃是民主集中的粹
如文,行散文状,任其游离,不失向心
无论长散,短散,大散,小散
终其入篇,乃形散而神聚
茶,生在青树之上
死在炒锅之内
储于泥陶罐里
却活在山泉池河沸水之中
一种舒展,一种升腾
茶,是一种分割后的得到
是一种残缺后的圆满
如文
没有百分百的中意
没有万人认可的篇章
不怕指责,不怕挑剔
在淡定与思索中
在谦虚与实论中
或坚持自我
或整顿待发
一切沿文字行走的旅程
都叫长征
于千山万水,于春夏秋冬
于生离死别的感悟
去完善情感
做一次跨世纪的解剖
大胆的向人生,向现实,向空间说
没有瑕疵的文
不叫好文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衣无缝
这茶叶也根本没有什么十全十美
禅心茶味
燃一柱静香烟云缭绕
卷击尘世的琐屑
润一曲焚音袅袅然
弹去宿命的哀怨忧愁
如写作
灵感至,行云流水,灿烂三江
素心向简
执一本古书旧卷细缆
忘却旷世的纷争堵心
捻一撮青绿或褚红
煮茶品茗,
在茶香四溢中去感受道古清风
撷取一片安然
至此
我们还计较什么功名利禄
那里还有时间去自命不凡
还好意思在这里孤芳自赏吗
君不见,外面的花开的多么洁白
多么淡然,那默默无闻的美丽
是不是远胜过我们闭门造车的无病呻吟
雪花,也是花
饮茶第一遍是要过滤掉的
有如我们洗澡去掉死皮
写文也如此,花拳绣腿的美词堆砌
实在是要如茶一滤
如淋浴而去坏死细胞一般
不必可惜
其实饮茶与在文字中修行一样
行走座卧皆是禅
无是无非
大是大非
嫩芽香且灵
吴谓草中英
此时不禁想起了五代后晋郑邀的《茶诗》。
惟忧碧粉散
芸见绿花生
对月当空
试想今生
谁能与我在文字里相遇
无论长散短散
知音经典
对月当空
再想今生
谁能陪我将一壶茶喝到极致
不管是龙井毛尖
瓜片银毫
或者是铁观音
即便默默无闻
也会芳香致远
心有灵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