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语】农家少女吕小兰(短篇小说) ——美女吕小兰传奇
我小学毕业那年与“文革”相遇,因暂停毕业,我才堵气回家做了“牧童”,放牧一头“黑公牛”。跟我一起放牛的“牧童”中,还有一位比我年岁大的女孩子,她就是我的邻居“大脚”。“大脚”不是她的名字,她叫吕小兰,村庄上的妇女们包括她的嫂子都叫她“大脚”。我十五岁的时候,“大脚”十七岁,这么说,你就知道她比我大了两岁。
“大脚”也是上过学的,听说六年级没升上去,她爹妈不叫她上了,她回家后,先是放驴,渐渐长大后,又增加了一头牛,那时,一头牛一天10分,一头驴一天7分。小兰把驴交给了她的弟弟,自己放一头黄母牛。小兰有个比我还小两岁的弟弟,她还有一个哥哥,当兵去了,她们家是军属之家,生产队有工分和粮食补助,生活过的比我们家要好一些。
小兰到17岁时,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一对长辮垂到腰际,辫稍上系着红头绳,在圆滚滚的屁股上跳跃着。她和她嫂子是我们生产队最漂亮的两个女人。
我与吕小兰关系不错,是因为我们俩有个共同爱好——看小人书,我上小学时喜欢看小人书,把一分二分钱攒起来,去新华书店买《三国演义》、《水浒传》、《林海雪原》之类的系列小人书,吕小兰经常找我借书看。作为回报,她也经常帮我割草。我小时候特瘦,像个搓衣板,没有力气背草筐,小兰就带个扁担,把我的草筐和她的草筐一起挑了。
小兰的嫂子二十三岁,去年她哥从部队上探家时刚结的婚。她嫂子不仅长得漂亮,性情也温柔,姑嫂二人相处的很好,是我们村庄的模范姑嫂。
那一年的秋天,村庄里的男劳力都去修补淮河大堤了。那是麦子刚收割的时候,发了一场洪水,把淮河大堤冲开一个二里长的豁口,村里只剩下妇女和老年人。那时的小偷小摸主要对象是成熟的庄稼,还有猪,都是散养的。秋季地里的西瓜、玉米、绿豆都得有人看护。男劳力出门做工,这任务就落到年轻妇女的身上。其实,老年人也可以去“护青”的,但生产队长罗大胆不让,说老年人手脚不灵活,抓不住小偷,他指派一群年轻妇女去“护青”,在二百多亩秋庄稼地里,每百米搭个窝棚,每个窝棚放一位妇女,生产队长说:“这叫步步为营,遥相呼应。”生产队长还说,他和妇女队长不定时进行检查,对不到岗的倒扣工分。“护青”是有工分的,每人每夜8分,比一头驴的工分还高。
小兰的嫂子也被派去护青。
第三天的晚上,月色朦胧,星星在云彩缝里闪现着,我们几个大孩子在村头玩“藏猫猫”,我刚藏好,就被一只手抓出来,我一看,是小兰,便说:“小兰姐,你也参加‘藏猫猫’?”小兰说:“我才不呢!那都是小屁孩玩的。”我说:“那你这不是狗拿耗子吗?抓我干啥?”小兰说:“我哥来信了,会计刚从大队部里拿回来,我送给嫂子看看。这一段路有老坟,我有点怕,你陪我去吧。”
我当然得答应她,谁叫我们俩关系好呢?
我们并肩儿走过一片稻谷地,前面就是玉米地了。玉米尚未成熟,但可以煮嫩玉米棒子吃了。小兰突然拉住我的手,轻声说:“看,有小偷!”我顺着小兰的手指看过去,发现一个男人正往玉米地那边的窝棚处走,我们俩蹲在田埂上,看见那男人进了窝棚。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那人方才出来,我们俩蹲在玉米稞里,屏住呼吸,等那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去,这才看清是生产队长罗大胆。
说起这个罗大胆,确实胆大的能包天了。那时,粮食总是不够吃,生产队收获的粮食,等交了公粮就所剩无几了。有些生产队的社员每天还分不到五两口粮。而我们生产队自从罗大胆当了生产队长,公粮从来没交够数,但社员却每人每天能分到一斤多口粮。每次打了麦子,罗大胆叫人把麦子和麦糠掺在一起分给群众,说是把麦瘪子分给社员喂鸡。罗大胆当了三年生产队长,驱逐了社员脸上的“瓜菜色”换上了“米面色”。当然,罗大胆每年都挨不少批评,但罗大胆不在乎,他说:“火车不是推哩,粮食不是屙哩,地里不长庄稼,我也没办法。”
所以,生产队的二百口社员都感谢罗大胆,把他宠得跟皇帝似的。谁家瘟了鸡,死了猪,都要请他吃一顿。生了儿子,娶个媳妇,请他吃上一天。
罗大胆走远了,我们才出来,小兰怒气冲冲地走到窝棚跟前,把信件扔进窝棚里就走了,嫂子在后面喊“大脚、大脚”,小兰不理,只顾走。路上,我问:“刚才还好好的,你生什么气呀?”小兰不答,反问我:“你都看到了啥子?”我说:“看到队长罗大胆检查窝棚。”小兰说:“今晚上你看到的对谁都不能说!”我说:“咋不能说?”小兰说:“一个大男人进一个漂亮媳妇的窝棚,呆了那么长,你说能干什么?说出去我撕烂你的破嘴!”我犹豫说:“好吧。”小兰说:“你得发誓!”我发了誓,小兰才放我回家。
翌日上午,我没看见小兰放牛。下午,大队书记来我们生产队,宣布撤了罗大胆的职,原因是罗大胆私分粮食。罗大胆不服,书记说是吕小兰同志举报的。宣布完了,罗大胆就被两个民兵带走了。
这件事在我们生产队炸开了锅,我和小兰去放牛,走到村口,有几个妇女就指桑骂槐地咒骂小兰。小兰噙着眼泪低着头走过去。
第二天的晚上,小兰的父亲从河堤上回来了,他不由分说地抄起鞭杆就抽小兰,嘴里还骂小兰是吃里扒外的王八女人!
小兰被打的血迹斑斑,遍体鳞伤,我和小兰是前后院住着,听到叫骂声,我跑过去,看到小兰像一棵树那样直直地站立着,任由父亲劈头盖脸地猛抽,不哭也不求饶。我跑过去,抓住她爹的鞭杆,说:“你知道小兰姐是因为啥举报?”话没落音,小兰就叫道:“不许说!你他妈发过誓的!”
我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小兰父亲打累了,扔了鞭杆,上罗队长家陪不是去了。
我说:“你看你,被打成这样还不说实话,你这样做值得吗?”
小兰说:“我说了真话,我嫂子怎么办?我哥还跟她一起过吗?还有罗大胆,私分粮食顶多关黑屋里写个检讨,要是定个‘破坏军婚罪’,那是要坐大牢的你明白吗?”
罗大胆下台后,跑去工地干活了。村庄上的工作暂由妇女队长王桂英负责。王桂英是个很强势的女人,以前拍罗大胆的马屁,当上了妇女队长,据说,她曾跟罗大胆钻过玉米稞,关系非同寻常。
王桂英上台,经常刁难小兰,她说小兰长成大人了,不应该再放牛,就把她家的母牛收回生产队,交给村庄上一个傻子来饲养。而小兰就得跟着大队人马干活了。
一天,生产队翻红薯秧带拔草,干到黄昏,王桂英检查质量,说小兰的草拔的不干净,罚去10分,这一天的话儿就算白干了。这还不说,她还命令小兰返工。小兰气不过,就跟王桂英吵起来。
小兰:“你让我返工,我晚上不吃饭也得干完,可你为啥还罚俺的工分?太没天理了吧?”
王桂英:“你他妈有天理,就不该吃里扒外告瞎状!生产队二百多口人都被你坑死了!”
举报罗大胆,成了小兰的短板,谁要一提这件事,小兰就哑口无言,只有默默承受的份儿。
可王桂英得理不让人,她继续羞辱小兰:“像你这样的胳膊肘往外拐的女人谁敢要?罚你工分是教你怎么做人?”
小兰反唇相讥:“我做人咋啦?我又没跟人家钻玉米稞!”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王桂英上去搧了小兰一个耳光,骂道:“你哪只眼看见人家钻玉米稞啦?你有证据吗?我看你除了告瞎状,就说不好人话啦!”
又回到了“告状”的话题,小兰再次语塞。但王桂英并没就此放过小兰,而是宣布收工,只留下原队长罗大胆的老婆和两个五大三粗的妇女,说是监督小兰返工。
小兰的嫂子要求帮小兰返工,但被王桂英挡了回去:“你走你的!这事儿不牵连你!你要帮大脚也可以,今天的工分也扣了!”
小兰的嫂子只好一步一回头的离去了。
谁知王桂英留下三个妇女,并不是要监督小兰,而是要对小兰施暴。她们商量了一下,三个妇女牺牲了自己的裤腰带,连接成一条长绳。她们抓住小兰,扒去外衣,仅留一条裤衩,然后捆住手和脚,绑在几根粗大的玉米秆上。王桂英说:“让你尝尝钻玉米稞的滋味!看你以后还乱咬人不!”罗大胆的老婆还对小兰坚挺的双乳揪了两下:“瞧这小婊子的奶头,像发面馍一样暄!男人谁不想摸两把!”
三个女人嘻嘻地笑着,小兰只有愤怒,并不哭泣,任由她们折腾。当四个女人离开时,小兰这才放声大哭,多少天的委屈随着眼泪一下子喷射出来。
当小兰的嫂子找到小兰时,她的身体上全是被蚊子咬的小红包。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膨胀了一圈。
秋熟的时候,在工地上劳作的青壮年劳动力,吹灯拔蜡卷铺盖,纷纷回到了各自的生产队。三个月的风吹日晒,男人们都变了模样,黑里透红,强壮而野性。在回来的男人中有个叫张改朝的,是个党员,大队宣布,由他做了生产队长。
秋庄稼收获后,开始为种麦做准备了,这时,是我们“牧童”最辛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牛每天要耕作两次,它们夜里吃草,早起耕作;上午吃草,下午耕作。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割草喂牛。
生产队长张改朝老婆的弟弟在黑龙江当兵,经常给张改朝写信,张改朝不认识字,就请我代写回信。那天下午,张改朝的妻弟又来信了,张改朝把我找去,我给他读了信,接着又写回信。张改朝的老婆还煮了两只熟鸡蛋慰劳我。她对我说:“你这么一个好孩子,以后少跟小兰掺和,她不是个好人!你要是听到她说俺家老张的坏话,就来告诉我,别等告俺的瞎状!”
我说:“放心吧,小兰不是那样的人。”
张改朝说:“事实都摆在面前了,你还替她辨护!你是不是中了她的流毒啦?”
我几次想把小兰告状的真相告诉张改朝,但我不能违背我对小兰的承诺,想了想,半遮半掩地说:“你觉得小兰是无缘无故地告罗大胆的状吗?她吃饱了撑糊涂了也问问她嫂子吧?小兰十七岁了,她不是孩子了,难道还不知道饥饿的滋味?”
张改朝说:“说的也是,可我就是琢磨不透原因。你知道不知道?” 我摇摇头说:“迟早你会明白的。王桂英太过分了!小兰才十七岁,就让干大人的活儿,还把她绑起来喂蚊子,就是她举报了罗大胆,那也是实事求是,没有犯法。小兰的母牛交给傻子饲养,完全是不负责任!因为傻子只放牛,不割草,牛不吃夜草不上膘,不上膘就没劲。我的牛与那条母牛配犋,鞭手告诉我,那条母牛没劲,就坑了我的牛,迟早会累垮我的牛!”
张改朝问:“你想咋样?”
我说:“把母牛还给小兰,这对小兰有好处,对生产队更好。”张改朝想了想,说:“好吧!”
于是,小兰又开始放牛了。我们俩一边放牛,一边割草,每天割两筐草,小兰挑着,我跟在后面。但洗草这活儿是我的。因为我们弄来的草,大多是从小路上铲来的“哥巴藤”,这种草也许有个学名,大约是“爬地虎”吧,茎蔓是贴着地表长的,根须扎在土里,叶儿细小,四条长长的细穗儿举在上面。这种草牛羊都最爱吃。有些养私家羊的农户,还将它晒干预备羊的冬天食物。所以,需求量很大,大小田埂都像剥了皮的蛇似的,光秃秃的。我们用铁铲铲掉的“哥巴藤”,带着泥土,很脏,得洗净了牛才肯吃。这时,已经下了几次雨,塘里也有了点水,但洗草的人多,四周全是人,我就脱掉上衣和鞋子,穿着大裤衩,跳到水塘里边去洗。这活儿小兰是断不会做的。
那天,我刚洗完两堆草,还没来得及装进筐里,就听见有人叫骂,还喊“救命”。打架的是夫妻两个,男的名叫张自良,女的叫刘秀珍。 张自良比我长两辈,我得叫他爷爷。他是我们村庄辈分又高又有点力气的年轻人。据说,他能将晒场上的碡碌扛在肩膀上。她的妻子差不多是我们村庄除了小兰和她嫂子外,最漂亮的人了,所以,他平时宠着他的妻子,妻子叫他往东,他不敢住西。但是,这次怎么敢跟妻子动手呢?村庄上的新鲜事,总是不缺人围观。当然也有劝架的。
我和小兰也靠近围观的人群。
说打架,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打架应该是双方对打,但这次打架,显然是张自良一个人的活儿,刘秀珍只有挨打的份儿。
张自良一边打,还一边骂:“王八女人,今儿不给我说清了,非扒了你的皮不可!”他女人不说,只是哭喊“救命”!
大家都莫名其妙,后来的纷纷询问先来的,先来的也一头雾水。
围观是我们这个村庄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连最近不爱说话的小兰的嫂子也在人群中。围观可以令当事人兴奋,张自良刚开始只是吼他老婆,并不真打,后来人来多了,他就兴奋起来,巴掌甩过去,他老婆惨叫着,拉架的人都不肯用力,好像拉不动张自良。越拉他打的越狠:“你说,你肚子里的龟孙是谁的?妈那个X,我走了三个月,回来才一个月,你妈肚子里龟孙咋三个月了?说!是谁的种!”
到此,人们算听明白了,张自良去河堤做工三个月,回家一个月,总共四个月的时间,而刘秀珍怀孕三个月了,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三个月的胎儿应该没有太大的动静,无奈刘秀珍反应得非常厉害,吃啥吐啥。张自良把老婆弄医院里检查了一下,张自良一开始听医生说妻子怀孕三个月,高兴地蹦了个高,就差一点没像驴子一样在地上打滾了。他搀扶着妻子走出医院,还在供销社给妻子扯了五尺白底红花的“洋布”,说给妻子做个褂子穿。两口子幸福得像新婚夫妇似的。但是,张自良又不傻,一边搀着妻子走路,一边在心里盘算。这一盘算,还真的让他算出了破绽。到村庄的时候,张自良问了一句:“这孩子咋不像是俺的种呢!”刘秀珍没答话,张自良忍不住了,也是他长期受妻子的欺压的强烈反弹,竟忘了家丑不可外扬的格言,在大庭广众面前动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