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警】老吴题字(小小说)
老吴在一张净皮宣上挥毫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后,感觉很不错,便想到街上走走,希望找个人聊聊学书心得。他走到洛口中学大门口时,忽然被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定睛看去,是几个民工在校长的指挥下,正在拆除校门上的匾额。那匾额上的“洛口中学”四个字,正出自老吴笔下。
在这个县城里,很多人都认识老吴。老吴,名文墨,自幼爱好书法。上小学时就得过奖,入中学后每日都要临帖,书法作品曾在少年宫展览过,还得过不少奖状。参加工作后,其父又带他去北京拜访名师,曾受到书法大家启功先生赏识,说他“只要坚持,必有大成”。
老吴在书学领域造诣不浅,在仕途也春风得意。他入仕后,连连被提拔,很快就从镇一把手升到县长之位,真是春风得意。
自打四十几岁任县长之职后,每日工作繁忙,虽然还叫吴文墨,但却很少去碰文房四宝了。对此他自嘲道:“我现在真的是‘无文墨’啦!”常年不练字,偶然拿起笔,他的手就发颤,自我感觉书法水平已每况愈下。
当了县长,自然要时常下去调研,或新厂落成,或新校初建,或酒楼开张,或合资企业庆典,下属单位都知道他是书法家,所以总要百般恳求吴县长留下墨宝。吴县长酒酣耳热之时,也不好推脱,就在笔墨伺候下挥毫泼墨,自然得到一阵掌声,一片喝彩。有的说前无古人,有人说盖世无双,有的说气韵灵动,有的说笔走龙蛇……
于是,吴县长的题字、题词便在全县随处可见。有的被装裱起来,悬在客厅惹眼之处;有的被雕在匾额,挂在公园大门之上;有的豪华酒店里,还被刻在屏风之上。据说那些酒店里因有县长题字,曾一度引来了不少食客。
吴县长题字不少,工作也蛮有起色。上任几年,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乡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路宽了、楼高了、水清了、公园美了……在全县,吴县长的口碑很不错。
大前年,他退休后,就从吴县长变成了老吴,也有了空闲重操旧业,每日研习书法,两年后,颇有长进,有几幅作品参加市书法展览,不仅得到名家好评,还获了奖。此时的老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今天的水平已经非昨日可比了,要是有人找他题字,肯定不会推脱。可是老吴在家等来等去,竟无一人相求,只好在家继续静心临习法帖,那幅“大江东去”,就是当天他自己规定的“作业”。
老吴看到那群民工登上架子,正在把门上的匾额拆下来时,顿时想起:这还是几年前学校扩建后,经不住校长的再三恳求才为洛口中学题写的校名。记得他那时兴致盎然,想玩儿个“创新”,在写“中”字时,笔锋随性上扬,就把那一竖挑出了一个钩。当时有人赞扬道:“这一钩是钩住全县俊才之意,妙绝!”可是现在,人家竟要把这牌子摘下来了。
老吴从等着以旧换新的新牌匾上看到,那笔迹,正是新任县长所写,“中”字写得中规中矩,自然没有那一“钩”。
老吴觉得这事儿很无趣,正要往家走,又听路边有人说:“学校门口挂上有错字的匾额实在不像话,早就该摘下来。”老吴听了这话,顿时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吴怏怏地归家后,口渴,摸摸茶壶,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