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见闻】静静地走近“养马岛”(散文)
烟台的自然风光秀丽,而距烟台市区三十公里外的“养马岛”景色更为宜人,自古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岛上丘陵起伏,草木葱茏,山光海色,秀丽如画。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为这里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情怀。我曾多次去烟台旅游,可是只听说有个“养马岛”还是个开放的景区,因而兴趣寡淡,并未引起注意。这次与几个大学同学去烟台,在当晚的招待用餐时,久居烟台的老同学龙文学建议说,“养马岛”是个好地方,你们来烟台不游养马岛,等于白来烟台。所以,此次再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看看该岛神秘的芳容。
第二天,我们便出发前往养马岛,离开烟台市区,小车行驶了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进入了牟平,养马岛景区就在牟平区域里。
坐在车上,远远地一座美丽的造型有点别致的大桥映入我们的眼帘,白栏杆圆拱形如彩虹般的石桥,横跨在通向养马岛的海面上,这就是著名的养马岛大桥。据称当年秦始皇东巡时,在此饲养御马,经过的就是此桥。一位诗人曾吟诗赞誉:“绿波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境中。”
此情此景,让我们下车信步走过养马岛大桥,感受那个历史朝代带给我们回忆遐想。一路上。龙文学同学将历史与传说融为一体娓娓道来,我们饶有兴趣的聆听并欣赏着,不时地发出会心的笑声。历史沧桑感,当今的责任感萦绕着我的心头。
我们移步来到了马文化和秦文化为主题的广场——天马广场,放眼望去,一座二十多米高的标志性石碑吸引着我们,在蓝天下,石碑顶端是一匹飞翔的天马雕像,其姿其态,呼之欲出。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皇苑”,一尊坐姿的秦始皇雕像,栩栩如生,神态庄严,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东方,此时他是否在想此次东巡后治国安邦的策略?是否还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志情怀?在天马苑,以马为造形的石墙一排排,每一排都有这一首诗文,每一排都有着一幅镂空的天马形状,或飞起的状态,或疾走的神态,或奔腾的姿态,或静止的稳态。以诗配图,以画相衬,以镂空的马形为背景,展现一匹匹神态各异天马的形象。此刻,马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延伸,马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天马穿越了时空,重新来到了美丽的养马岛,俯瞰着今日新的变化。尤其是诗文的陪衬,更显相得益彰,无形中平添了马文化的内涵,增加了马文化的历史底蕴,那一批批活生生的战马,演绎着战国时代七国争雄历史硝烟场面,诠释着一代历史人物的荣辱衰亡的故事。
从养马岛广场向东,车子慢慢的行驶,一片片绿色的草坪,一片片争奇斗艳的小野花,一片片清澈的水系。四月的养马岛是旅游的最好的季节,天气不是很热,微微的凉风吹来,使人神清目爽,心生惬意。车子渐渐地爬坡了,环岛公路上游人并不是很多,这时,天空渐渐地飘起雨来,这丝毫么没有影响我们游览的兴致。在一处写有“养马岛”标记的景观石前,我们停下车,看看周围幽美的环境,抚摸着留有岁月痕迹的石头,饱经风霜的石面上已有了斑斑的纹络,“养马岛”胡耀邦草书的三个字格外的明晰,这显然是老人家曾经来过这里视察,看此处的风光秀丽,禁不住提笔留墨。
在养马岛的景观石旁,我们看到,远处是蔚蓝色的海洋,海面平静如画令人心旷神怡。走在下山的小道,山道荆棘随处可见,等来到山下,咸涩的海水味道扑面袭来,还有浪花拍打岸边岩石的声音,站在海边,将自己融于大海之中,心胸渐渐宽广起来,是啊!大海,有多少的情怀要向你来表白,有多少壮志要向你倾诉。车子继续前行1500米左右,我们下车了,从环岛公路线步行向下走,忽然,我们眼前豁然开朗,一个海上的栈桥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入口处的拱门形同满月,引我们进入栈桥,这种先抑后扬的感觉在我游青岛的栈桥时,未曾见过,为此引发我无数的感慨,虽然是同样的栈桥,却给我不同的感受。
可见,游览景致,心境是多么的重要。如若心不平静,纵有琼楼玉宇也是枉然。所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是多么的重要。走过栈桥,镂空的桥板下海水缓缓流淌。极目远眺“里蹦岛”相传海神娘娘常常在此传达旨意,并在此与老龙王斗勇斗智,终于将老龙王收复。美好的传说,总是让人神驰遐想,那个海神娘娘如今在哪?那个海龙王真的是服气了吗?
离开栈桥,来到养马岛的海水浴场,沙滩长1100米,滩广海阔,沙细柔软,水明沙净。我曾经去过海南三亚的亚龙湾海水浴场,也去过广西的北海的银滩海水浴场,可是,养马场的浴场可以说是略胜一筹,且不说养马岛海水浴场的水质清澈,从海面可以望到海底。也不说养马岛沙滩的沙子柔软如面,抓在手里不经意时,沙子会从你的指缝间悄悄的滑落,无声无息。只想说在这里各种珍贵的鸟类常常驻足此地栖息,足见自然环境的优美,足见人与自然和谐的情怀。
历次游览,都能感受它的独特。在返回烟台市区的车上,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天地本无私,春光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六日完稿于沈阳四味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