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书画茶社 (随笔)

  【杨柳】书画茶社 (随笔)


作者:幽谷泉涌 童生,61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60发表时间:2017-06-03 21:12:50
摘要:  常言道:茶如人生。我要说,书画亦如茶!

平生对茶过敏,所以,对茶甚是陌生,然而喜诗文,便也读得关于茶的美诗文数篇,尤以卢仝的《七碗茶》记忆犹新。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七碗茶下来,喉润孤破文字五千卷,失意散,体骨健,欲成仙。真真的令人艳羡!
   “惟有文字五千卷”,看来,这茶趣有时在茶外呀!
   2013年元月16日,有幸与著名相学家和国学大师琪峰先生与洛阳市农工委赵书记、环保局孟书记、旅游局林局长和程先生四位书法家,受济源市人大常委会书画院的邀请到济源进行书画交流。
   汽车在通往济源的路上行驶,可恶的雾霾依然如绊脚石般限制者汽车的行速,这偏偏为我无限的遐想创造了恰如其分的空间和时间,我在想象着书画院的结构和氛围,一定是一张桌子,一台砚台,几支毛笔,数张宣纸,墙壁上,山水相依,走廊里,墨香涌动,还有……
   正在遐想之间,只见我们所乘的车在一幢“得闲楼”的门前停了下来,我匆忙下车,接待我们的是画家刘先生。先生把我们迎进楼内,哇!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呀!
   一进楼内,我们便被虬劲、洒脱、柔韧、坚毅的不同墨迹所包围,瞬间,连日来的雾霾天气和琐事所造成的沉闷的心境便豁然开朗起来,这种心境的到来,没有阿谀恭维的虚假,没有夸夸其谈的玄虚,更没有扑风捉影的谎谈,那是真真的对墨韵的崇拜和敬仰,内心深处汩汩流淌出来的《高山流水》。这种感觉只有真正欣赏它的人才会情不自禁,才会望而便生敬意,进而油然而生。紧接着刘先生带我们通过楼梯来至二楼,一上楼梯,更是神清气爽,连一个小窗户的空间都不放过,处处都是墨香,继而又有茶香在其中氤氲,我突然有些不惑,不是书画院么,怎么又掺了茶的滋味呢?
   正在迷惑间,一颗发着新芽的老树以及老树上的鸟窝呈现在眼前,我突然想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的佳句来,怎么?如今的深冬?在这里怎么变成了早春呢?环顾四周,更有山清水秀,流水宗宗,叮咚悦耳。房间的中央部分,端正的摆放着一张铺有宣纸的方桌,房间的小套间处摆放着放有茶具的方桌,于是,我的眼前出现一个画面,有那么几个人,书兴大作时,尽情挥毫,彼此欣赏和点评对方的作品时,便就着那香茗,让自己的思绪自由驰骋,于是,那横、竖、撇、捺龙飞凤舞起来,好不惬意,毫不洒脱。回过神时,却听到刘先生正在讲解,“这棵树是真的,这个鸟窝原本就是这树上的,这些都是自然生态…….”,我忽而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此时所在的位置正是“得闲楼”的“茶马古道”部分。
   “茶马古道”只看这茶社的名字,便知它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那么这书画和茶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原来,古人的文字大概与书画有关,不仅只指文章的内容,还兼指文字的书法抑或书画艺术。比如苏东坡,除了他的文章跻身于唐宋八大家外,苏轼还擅长行、楷书,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如此,这书画与茶早有渊源呀!书画茶社的主人深知其中奥妙,早备下各种香茗:龙井、毛尖、云雾、碧螺春……
   书画茶社的每一个房间都有独特的设计,除了以上看到的“自然生态”设置的那间外,其他的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特性,每个房间相同的部分是茶具和茶灶以及不同品种的香茗,而不同的地方则是字画和空间大小以及书画桌案摆放设置的不同。有的房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兼楷书题字;有的充斥着夏日的繁荣兼草书题字;有的弥漫着秋天的馨香兼行书题字;有的氤氲着冬日的宁静兼行草题字。每一个房间的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有的带着套间,给人以神秘宽敞之感;有的直截了当,当窗而坐,给人以明快洒脱之感。甚至走廊洗手间皆飘着墨香。
   试想,书画家们,择好房间,沏上香茗,看那茶叶在沸水中上下翻腾,茶芽舒展,时沉时浮,沸水的颜色由浅而深,由淡而浓,不正与那横、竖、撇、捺、上、下、虚、实一一对应么?品着香茶的不同味道,或涩、或醇、或香、或甘,想象着书画运墨中的横竖撇捺,上下虚实,忽而灵感骤现,挥毫泼墨,那将是多么的酣畅淋漓。书画者激情昂扬,欣赏着拍手叫好,那场面,真真的“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人间仙境是也。
   即使不懂书画的好茶之人,居于期间,或论商贾,或谈风雅,或修生养息,或宴请宾朋,或友人聚会,时时徜徉在茶香和墨香的氛围中,一定是神清气爽,思辨灵动。比那舞厅牌场等风月豪赌之处,更有一番高雅潇洒之感。
   经刘先生介绍兼对屈先生的访问,得知这书画茶社的主人便是书画院院长屈舒中先生。屈先生之所以把茶社和书画院连为一体(一楼是书画院,二楼三楼是茶社),就是考虑到了书画和茶之间的那种“香”“香”相通的充满魅力的内在联系。实在是高明!
   常言道:茶如人生。我要说,书画亦如茶!

共 19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茶,在我们民族与文人有莫大的联系,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一部《茶经》奠定了陆羽茶圣地位。而关于茶的一些小故事,也在文人之间流传,这历史事件也好,是后人杜撰也罢,唯一不变就是文人对茶的喜爱。[编辑:风残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残云        2017-06-04 07:31:27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