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语】我家在水口原(散文)

精品 【丁香花语】我家在水口原(散文)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60发表时间:2017-06-04 10:32:17
摘要:水口镇,历史名镇,水口是我的故乡,是旅游度假好去处,水口镇彬县南塬,地形大致似“川”字形,东西两塬窄而较短,中塬宽而较长,县道彬底公路贯穿其中,入村道路已全部硬化。水口,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纵使游子游走天涯,心永远在你身边。彬县水口,我永远的爱,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那里有我的姐妹兄弟,那里我曾经流过泪水,那里曾经有我开心爽朗的笑声……

【丁香花语】我家在水口原(散文) 在陕西好多地方,地名以原命名,就像陈忠实名著《白鹿原》中的“原”,在汉语大词典中,“原”同“塬”,再看看“塬”的注解,就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把这样的地势或者区域,都叫“塬”。因为我正好是出生在这样的地貌区域,对于“塬”,我并不觉得难以理解。那里有我的万千情思,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今生难以忘怀的水口原。
   我的老家彬县,就是一个以泾河流域川道为中心,在泾河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形成“塬”的县域。泾河以北,大多数人叫北原,北原又分为新民原、义门原,白(pei)极原也叫北极原、永乐原,东原也就是龙高原,西原也叫永平原,南原也叫水口原,还有很多比较小的原,我都叫不上名字,比如白店原、姚原等等,就知道小的时候有一句顺口溜,“公子川的芋子(芦苇的彬县名),姚原的女子。”想必然,这姚原的女人,肯定个个长的很漂亮吧,不然也不会有此顺口溜流传至今,不过说句实话,彬县姚原,我还确实没有去过,女人长的漂亮不漂亮,我也不知道。我就知道姚塬在彬县新堡子乡,顺口溜终归是顺口溜,仅仅是一个成历史的传说。
   老家彬县,这么多的原,北原大,南原小,东西二原似皮条。(意思是说,东西二原比较狭长,不够宽广。)说句实话,如今活了五十岁的我,也没去过几条原,新民原走亲戚去过一趟,高中毕业,因为办事去过东原龙高一趟,九二年家里不顺,正在大忙季节,耕牛死了,为买牲口,和父亲一起去了趟西原。最遗憾的就是长这么大,没有去过北原的白极原和永乐原,听说那两条原,是红色根据地老区,那里的人们经过自己辛勤劳动,用汗水换来了富裕,随着彬县老家煤炭能源开发,百姓大搞运输业以及果业。据说零三年时候,一个村子不到四十户,就有前四后八的拉煤王,将近四五十辆,户均一辆,有的农户甚至于两辆或者三辆,如今更加让人富于想象。这些不争的事实,对于我这样一个孤陋寡闻的在外游子来说,确实感到欣慰,虽然不是我的家或者我的村邻,但他们都为彬县争了光,为之确实无比地骄傲和自豪。
   南原是我的出生地,虽然不能说每个村子都去过,但是我还是比较熟悉。爬上三程坡,穿越紫薇山生态公园森林,第一个村子就是朱家山,然后就是庙巷村,接下来也就是上下长禄村,估计是福禄长寿之意吧。东边是祁家崖,汉将公孙贺长眠于此。菜原村,还有和古北魏时的白土县同名的白土村,再往南就是雷村和张家堡村,我的老爷墓园就在此村,张家堡旁边是下庄村,西边是小王村,过去听大人们都叫香村,大王村在小王村的西北边,小时候大人家他党村,乡村和党村是取了小字和大字的声母,取了王字的韵母,才有此称呼。在下长禄村的西边,有几个村子,吕兴村。孙村,孙村故名公孙庄,是公孙贺的故居。再往南就是西留村和九田村。
   西留村历史悠久,彬县李姓大户早居住此村,我家大户就是西留村,我们家从西留村搬迁至大车村大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说是祖爷童年时候也就出生在此村。西留村历史悠久,土地神奇,人才辈出,村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县志可考证,民国时期的贡爷李友梅是西留村四组人,是彬县第一高等小学,始名“紫微书院”的校长(即彬县城关中学的前身),改革开放以来,老屋曾经有优秀人才李宁军考上了清华大学,轰动一时。出国留学的学子,大有人在。
   九田村是前秦苻坚墓所在地,是十六国时前秦皇帝,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压制不法贵族,兴修关中水利,发展农业生产。383年,因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后被羌族首领姚苌所擒,缢死于新平(今彬县)大佛寺南不远处。墓冢坐南向北,面积140平方米,封土形似角锥,俗称"长角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立“前秦国王苻坚墓”碑一块。据《元和郡县志》载:“坚为姚苌所杀於新平城,遂葬焉”。《邠州志》载:苻坚墓“在州西三十里”。据说苻坚原是游牧民族,长角即取义于畜牧牛、羊的意思。苻坚墓旁曾经有一个南原最早的私塾,名叫晋光祠,大舅舅曾在此教学,任过校长。水口村就位于水口镇街道,北魏盛兴二年(公元468年)设白土县,治所在今彬县西南十里水口塬,是关中通往豳州城(今县城)及丝绸之路西行古道的必经之地。隋开皇三年(公元584年)改白土县为新平县,移县治于今城中。
   继续往南就是奓红村,据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此地建成寺院一处,取名大红寺,村名大红寺村,民国时期香烟极盛,烧香拜佛之人络绎不绝,因为寺院大,香客多,大多二字组合为奓,因此有了奓红村。相传唐李世民“浅水塬大战”之后,留残老兵将于此村,所以此村多以李姓人家为主。
   继续往南,就是我们大车村,大车村素称水口南原白菜心,大车村秦朝以前就有村落,当时不叫村,叫大车路。那时候,大车村的车子,区别于其他村子,村里的所有牛车、马车,比其他村车辙宽,秦朝统一六国,商鞅变法,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钱同孔,车同辙。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从此,大车的车同全国一样,统一车辙。在秦朝,村子就命名为大车村。大车村曾经也叫文昌楼店,最后还曾经叫新庄子村,文昌楼遗址就在我村村口,新庄子原址,是我们家后来分家时新修的一院子窑洞,今已经老庄基还田,夷为平地。我们村当地有一句流传名言:“能成人就在大车村。”相传这个能成人,就是我的祖爷,祖爷名讳李文华,当年祖爷的父母去世很早,年仅十二岁的他,为了更好的勤俭持家,当时老家西留村,土地比较紧张,不能维持一大家人生计,祖爷带领全家族,为了更好的把家业传承发展下去,来在大车村,当时的大车村是一片原始森林,居住大户,主要是黄姓人家,祖爷从此和一家人在此扎根,永久性居住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过老屋西留。
   小车村,靠近原底店乡西北,和西原车家庄乡隔闫家河相望。又名王家堡,曾名庄合硷,王姓人家为主,村上还有张、刘二姓居住,此村王家大户,都来自于山西大槐树下,我的舅舅家居住此村,这里,是我母亲的出生地。
   往南就是底店村,相传古公膻父古豳国迁都岐山,从此经过,曾在此住宿一晚,临行题壁“帝店”二字,后改称“底店”。底店的东南是屯里村,望西是二桥村,二桥村有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朝的冯晖墓,据《旧五代史•周书•列传第五》卷125本传云:其曾为“朔方节度使,加检大师。汉高祖革命,就加同平章事。隐帝嗣位加兼侍中。国初,加中书令,封陈留王。广顺三年夏,病卒,年六十,追赠卫王”。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简报》称:冯晖墓建于显德五年(958年),如是,那么应是冯晖卒后五年后才葬。其葬地既非其原籍魏州(河北大石县〕,亦非其子冯继业住节度使的同州(今陕西大荔县),而是在当时那州(今陕西彬县)。在冯晖墓旁边,就是有名的“古点将台”,根据老人传说,这里曾经是樊梨花的练兵校场,点将台上据说有插旗的旗眼,如今的“古将台”苍松翠柏,风景迷人。
   和底店隔沟相望的是牛北村,牛北村原来是牛堡村和北村合二为一形成的一个村子,这里就是陕西最大的淡水湖侍郎湖所在地。关于侍郎神的传说久经不衰,此地风景旖旎,山水迷人,环境优美,是度假旅游好去处。一直沿路向西是西庙头村,过了西庙头村,就是美丽的龙 山书院,九成宫,太白寺距此不远,都是悠闲独家,吟诗赏景之圣地。
   水口镇,历史名镇,水口是我的故乡,是旅游度假好去处,水口镇彬县南塬,地形大致似“川”字形,东西两塬窄而较短,中塬宽而较长,县道彬底公路贯穿其中,入村道路已全部硬化。水口,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纵使游子游走天涯,心永远在你身边。
   彬县水口,我永远的爱,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那里有我的姐妹兄弟,那里我曾经流过的泪水,那里曾经有我开心爽朗的笑声……
   成稿于2017年6月4日凌晨青海循化
  

共 31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家乡在水口原,那里人家地灵,特别神奇的是,许多地名都与原由关联。不如:在泾河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形成“塬”的县域。泾河以北,大多数人叫北原,北原又分为新民原,义门原,白(pei)极原,也叫北极原,永乐原,东原也就是龙高原,西原也叫永平原,南原也叫水口原,还有很多比较小的原,我都给叫不上名字,比如白店原、姚原,北原大,南原小,东西二原等等。作者及其热爱自己的家乡,对于家乡的山山说说又熟悉有眷恋。南原是作者的出生地,虽然不能说是每个村子都去过,但是还是比较熟悉。爬上三程坡,穿越紫薇山生态公园森林,第一个村子就是朱家山,然后就是庙巷村,接下来也就是上下长禄村,估计是福禄长寿之意吧。东边是祁家崖,汉将公孙贺长眠于此。菜原村,还有和古北魏时的白土县同名的白土村,再往南就是雷村和张家堡村,我的老爷墓园就在此村,张家堡旁边是下庄村,西边是小王村,过去听大人们都叫香村,大王村在小王村的西北边,小时候大人家他党村,乡村和党村是取了小字和大字的声母,取了王字的韵母,才有此称呼。在下长禄村的西边,有几个村子,吕兴村。孙村,孙村故名公孙庄,是公孙贺的故居。再往南就是西留村和九田村。西留村历史悠久,彬县李姓大户早居住此村,我家大户就是西留村,我们家从西留村搬迁至大车村大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说是祖爷童年时候也就出生在此村。西留村历史悠久,土地神奇,人才辈出,村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县志可考证,民国时期的贡爷李友梅是西留村四组人,是彬县第一高等小学,始名“紫微书院”的校长(即彬县城关中学的前身),改革开放以来,老屋曾经有优秀人才李宁军考上了清华大学,轰动一时。出国留学的学子,大有人在。家乡的这些原,是文化的沉淀,是中华地域风情的一种传承。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忘饮水思源,传承父辈们厚重的根基,作者提及故乡,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对故乡的眷恋就是对父母的感恩,游子无论离家多远,永远都会心系故乡,让故乡文化代代相传。一篇佳作!力推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05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6-04 10:37:55
  自立好热爱自立的家乡,提及故乡,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29:06
  太熟悉了
2 楼        文友:娇娇        2017-06-04 10:39:24
  在陕西好多地方,地名以原命名,就像陈忠实名著《白鹿原》中的“原”,在汉语大词典中,“原”同“塬”,再看看“塬”的注解,就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把这样的地势或者区域,都叫“塬”。因为我正好是出生在这样的地貌区域,对于“塬”,我并不觉得难以理解。那里有我的万千情思,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今生难以忘怀的水口原。
   一个原字,成就了一生的追求。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29:54
  昨晚连夜赶稿的,写到晚上两点
3 楼        文友:娇娇        2017-06-04 10:43:46
  陕西,人杰地灵!地域风情厚重,有着举世闻名的《白鹿原》。感谢介绍你美丽的家乡景观,陶醉其中。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0:34
  原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啊
4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6-04 10:45:48
  陕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圣贤达人居多,就拿白鹿原来说吧,历史悠久,文化气息厚重。你的家乡,好地方。
闻杰
回复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1:13
  爱她没商量
5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6-04 10:47:23
  陕西喜欢与源字居多,说明历史文化仁人志士众多,取名都如此雅观。
闻杰
回复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2:45
  去彬县,原,比白鹿原的原更多,历史更悠久,夏商就有了历史,距今4000多年
6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6-04 10:48:33
  你家乡取名原子的不仅仅是这些,会更多的缘,愿,远,原,源。哈哈
闻杰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3:19
  多数是原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3:56
  多数是原,源远流长
7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6-04 10:52:30
  好美丽的家乡,文化氛围浓厚,特别喜欢白鹿原。
天使的左翼
回复7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4:27
  我更喜欢水口原,呵呵
8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6-04 10:53:39
  我是搞收藏的,你的家乡文物特别多吧,兵马俑不在你们那里。
天使的左翼
回复8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6:38
  地在下,天在上,陕西黄土埋皇上,老师原来是来盗墓的出身,哈哈,开个玩笑,嘿嘿.....
9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6-04 10:54:27
  有机会我要去白鹿原看看,感受千年庭院的伟岸。
天使的左翼
回复9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7:10
  欢迎你来陕西,
10 楼        文友:樱雪        2017-06-04 11:00:27
  陕西黄土埋皇上,陕西乃是人杰地灵之地,八百里秦川,说不尽的传奇故事。品读老师家乡的美,期待更多精彩!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0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6-04 11:39:34
  谢谢老师,昨晚累的快吐血了,把人累成马咧。两点才写完,刚才看了看,里边全是错别字,请老师帮我小改,谢谢
共 28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