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岁月悠悠工友情

编辑推荐 岁月悠悠工友情


作者:笑对夕阳 童生,74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56发表时间:2017-06-05 19:32:06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的贵阳阿哈湖湿地公园,早上9点来钟。在游人如织的北广场的一个花坛边,陆陆续续有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人士在此集中。先到了的原车间主任王道其招呼着大家站拢。这位老哥虽说已是七十开外的人,声音洪亮,步子着地有力,精神面貌好着呢!
   继任的原车间主任王德辉来了,原工段长崔廷辉来了,原操作工曹碧华与她的先生带着他们的孙子来了,家住上海,三十多年前远调南京工作的原工段长任长海也来了……年岁跨度七十多,六十几,四五十岁不等。车间成立运转的几十年间,老的离去,新的进来,变化多多。现工厂濒临关门,老、中、青工友各自东西,好不容易组织了这次欢聚活动。认识的,亲热,被岁月的风雨冲刷得面生经回忆想起来的,亲热,不认识的,经过介绍认识的,也亲热。毕竟,大家都曾经共有一个车间,先后同在一间厂房里,一块天地下,工作过,相处过,尽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进进出出,新老交替,好些人连面都没有照过。
   这是贵州有机化工厂——现水晶集团公司——九号车间的工友们约定在此欢聚,时间为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这个日子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只是个平常普通的日子,同每天都要过的日子没有多少区别。可对九号车间的工友们来说,却是值得纪念的好日子。不但有从千里外的上海前来赴会的,还有因事遗憾参加不了的省外省内远客,深情厚望注视着微信传送聚会盛况给他们呢。他们,都曾经在这靠山而建的九号车间三班倒,与大家同呼吸共命运过,在这里放飞理想,留下青春的脚步,甚至收获了爱情的果实。虽然走向了四面八方,对这片土地,对相处过的工友,仍旧珍藏着难忘的记忆,有着一腔难以忘怀的深情。毕竟,好些人一别就是几十年没有见面,便是同在一个城市的,大多数的也是见面稀少,若干年难得一见。
   前来聚会的工友,不乏取得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资格的人,老友碰面,那欢快场面,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回到了青壮年时期。握手拍肩打背不说,当年的小名外号也喊出来了:“崔大娃”“刘老二”“罗包包”“张老三”,或者呼“哥”唤“弟”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引得好些过往游客回头观看,会心一笑。大约也清楚这种“疯劲”,八成不是“同学会”“战友会”“工友会”,便是什么“会”之类的吧。
   荣昌,岳广柱(听人喊他的小名“柱子”)及好些年轻的工友们进入车间时,我辈等“老九号”已经离开车间了。经带过他们的师傅介绍,方才得以认识。照工厂的常规,我辈也算是他们的“师傅”一辈了。他们也的确很是尊重老同志,表现了应有的礼节。便是听说后来出车间打拼“搞到事”了的,也并没有“款爷”、“土豪”的架势,和大家亲热如同在车间。
   谈笑中,听说“柱子”这小哥当年在车间时,也算得上是个顽皮跳蹦的主,是在师傅崔廷辉的关心帮助指导下得以逐步成熟。故而与师傅感情极深,体现了工人子弟的重情重义。
   当时车间有四个“建国”。罗建国,蔡建国,刘建国,邵建国。聚会时到场三个,缺了调回上海的邵建国,他同大家也是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也是一别三十多年,与工友们这次才见上面的上海远客任长海,这个当年在车间数得着的“帅小伙”,虽说也是“花甲”之人,发已染霜,但气质犹在,风度依然,找得见当年的影子。看到他,自然想到了他的调走了的上海老乡李国华、林羿、魏鸿飞、“夾沟”(记不得名字了)“农民”张国强等等。
   想起了去年李国华来车间,看到甲醛工段墙上的黑板上,他当年规划的生产报表仍然存在,高兴得不得了,激动了好一阵子,并且摄影留念。
   忆及远方工友,大家也自然谈到了在群里不时“冒泡”发声,极是活跃的上海工友夏小萍、苏颂玲以及新近入群的邵菊青和至今不见信息的帅根娣等等。她们都曾在贵州度过少女时期,开启青春之旅,翻开走向生活的人生篇章,对这呆了多年的“第二故乡”感情深深。前年是上海工友们来厂纪念远赴贵州有机厂工作四十周年,邵菊青在她的留在贵州的老乡“日本人”戎甘泽等人的陪同下,还专门去车间寻找了一番往事的踪影呢。
   她们与大家相处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或者活泼,或者沉静的身影,也清晰的浮现在了脑海中,似乎那带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夹杂点贵州方言的江南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也回响在了耳朵边。
   她们在车间时,尚是大姑娘的安建群、宋萍、曹萍艳等,也深情回顾了与这些女师傅们相处过的青葱岁月,甚至还回想到了上海女师傅倒班时带来与她们分享的“红烧大排”等可口美食。自然,大家也回忆了在群里同样活跃,也是数十年不见的“广妹”邓小芳和成了她的先生后,被她“拐走”了的我们的贵州好青年毛光忠。以及居住外地的化验室师傅侯健康、邓时敏和甲醛工段的师傅王阳光、杨忆萍等等。
   千山万水阻隔不断工友情谊。大家差不多都是进入金秋之年的人了,莫不希望能够多多有些欢聚一堂的机会。
   往事的确令人回味。
   倒空班时,到后山偷农民的包谷吃,在厂里的小菜场买菜时对农民半开玩笑半认真做的一些荒唐事,甚至同事之间斗嘴,使气,闹意见都成了摆谈起来令人会心一笑的美好回忆。
   讲到“柱子”当年令一些领导“头大”的“事迹”,也自然想到了算是他“师傅”级别的老工友吴中枢。这位当年不怎么把出勤、工资当回事,想回贵阳抬腿就走,不想上班就在家里赖上几天的。“自由主义者”,也是令一些领导提起就咬腮帮的。
   经他当年的值班长朱通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帮助,掏心窝子的摆谈,竟然面貌大改,换了个人似的。说明了人都有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是老朱在群里见了吴中枢发声后笑谈给笔者听的,语气中满是对车间往事的深情回忆。
   这位隔“七0后”也不算太远的老朱工友,现正在北京儿子处勤勤恳恳地照看着孙孙。在群里看到了大家欢聚的情景,辨认着照片上熟悉和不熟悉或者开始想不起,后来经提示猛然回想起来的一张张面孔,感慨良多。在电话中连声说:搞得不错,不错,有意义,有意义……表示下次聚会,早点告诉他,一定要回来参加,与工友们同乐。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可以想见,九号车间的工友们各自东西后,无疑在新的地方,新的环境,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认识了不少的同事。恐怕印象最深,感情最真的,还是数年轻单纯时期接触的人吧。这种情况下结成的友谊,毕竟不带功利性,没有目的性,纯纯粹粹,自自然然,因此显得特别珍贵。
   曾记得,甲醛工段的张子全在车间时,便是一个爱说好动的“活跃分子”,几十年后见面,仍然给人以开朗达观的印象。红格T恤,白色西裤,腰直背挺,哪里像个过了“花甲”之人。唱起歌来表情投入,伴之以丰富的肢体语言,风格风度俨然“潮男”一个,与年轻人有得一比。便是嗓音有些沙哑了,也仍然宣泄着与工友们欢聚时的喜悦。
   同好些调离车间的工友一样,张子全自八七年调回贵阳后,从事过多种职业,接触的人和事不少,社会阅历可以说得上“丰富”,但对那段工厂生活却是感念不忘,对车间工友仍旧一往情深。一当碰面,极是亲热。这次见面,他还兴致勃勃回顾了与笔者倒空班时,坐在车间一隅玩成语接龙和背诵古诗词的“轶事”,自是令人感叹不已。晚饭后便是他做东,盛情邀请大家去到一家豪华歌厅,歌之舞之,尽兴至凌晨12点以后。
   在唱歌上是把“好手”的,刘建国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这位退休后比上班时显得精神和年轻的老弟,身上也难找“花甲”之人影子。表情轻松,一脸沉醉,眼角眉梢都带情,心闲气定辅之以来回踱步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还真有着那么一股子“文艺范”呢!博得工友们不少的掌声。也勾起了好些工友的情趣,握起了话筒,七十开外的王道其,六十来岁的王德辉、崔廷辉、任长海、罗建国、吴中枢、蔡建国等等,都纷纷一展歌喉,你不说,那嗓门还真是各有特色呢!一扫暮年“古板”之气。
   欢乐的气氛的确能够扫除暮气。好心态让人年轻,宽胸怀使人光鲜。宋萍、安建群、杨月桂等女生,体态轻盈,举止随意,舞姿娴熟,歌喉清亮,分明身上还洋溢着青春气息呢,看得出她们已是步入半百年纪的人么?哪里想象得到她们已是儿大女成人,孩子都走上工作岗位了呢!想起她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续从厂技校分来车间,嘻哈打笑、你拉我扯,一个二个邻家小妹样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样。就连大了她们几岁的曹碧华,远方的工友们在看了她在聚会中的相片,也赞叹:一点都没有变。
   这次承得小宋、小安出大力,使得散居各处,甚至几十年不通信息的工友们得以搭上联系,欢聚一堂。让我们这些“老者者”级别的“老九号”工友得以重逢,在年轻工友们的感染之下,重温了过去时光。
   想我九号车间,当年在厂里的众多车间中,还是“雄”得起的。也曾产品紧俏,供不应求。车间获得“水晶劳模”的人,可以扳起指头,如数家珍般的理出一长串:刘井禹、王道其、崔廷辉、王德辉、徐德贵……
   崔廷辉带的班还曾经获得过化工部颁发的全国化工系统先进班组称号。便是后来进车间的杨月桂,远在1988年少女时期,就在全厂青工大比武中摘取了“甲乙醛季戊四醇大王”的桂冠呢。
   自然,还向厂内外输送了有所贡献的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如20岁大学毕业来车间的唐田,后来成为公司副总工程师,如调南京的任长海等,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所在单位做出了可喜成绩。又如值班长出身的朱通元,则担任过公司多个二级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直到退休。
   用不着遮遮掩掩,也无须心跳气短。现在“工人”这一形象的确有些不咋的,差不多就是下岗转岗买断工龄走人,四0五0打工补贴家用低收入人群的代名词。虽说“老大哥”的政治地位还是“稳赳赳”的享受着,可在经济地位上早已经是“小弟弟”了,羞于与好些群体作比较。
   好在低收入不一定就是低品位,它们之间没有等号。工友们的衣着、谈吐、风采,七碗八碟、推杯换盏的酒宴豪情,麻将娱乐时的各种档次,歌舞时的风度翩翩,“萍萍(玲玲)”、“安安”等女生的灿烂笑容、轻快步履,举手投足的从容淡定,都无不印证了这点。
   古语说得好: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我们也要寻求欢乐,我们更要热爱生活。无论你后来地位有了何种变化,走向了天南,去往了海北,是“搞到了事”,还是平平淡淡,只要你当过工人,与九号车间有过关联,我们的工友情谊便是真诚而永远的。正像一句有名的歌词所唱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缘分”,使我们结下了难忘的工友情。这“工友情”也如同“战友情”、“同学情”甚至“夫妻情”或者“兄弟姐妹情”一样,一次性的,只有今生,没有来世,怎不令人倍感宝贵,且行且珍惜呢!
   期待下次有更多的九号车间工友汇集,使我们欢聚一堂,踏寻旧踪,追忆往事,分享彼此人生中的收获与幸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共 43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描写了与几十年前曾经共事的工友们聚会的欢乐场面。几十年过去了,大家各奔东西,聚在一起多么不容易也多么令人兴奋啊!作者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这种兴奋和激动,对工友们的名字如数家珍,对工友们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对往事的回味与对眼前的场景描绘相互交织,既描写了浓浓的工友情,也回忆了曾经取得的工作业绩,既把欢聚一堂的热烈气氛和场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又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幸福感和祝愿之情表达了出来。细致里不乏生动,给人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推荐欣赏! 【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6-05 19:34:43
  茫茫人海,能成为一起工作的工友,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祝友情常在,友谊之树常青!
2 楼        文友:笑对夕阳        2017-06-05 22:53:07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06 15:04:07
  欣赏老师佳作,情感真挚,文字朴实,品读学习:“同学情”甚至“夫妻情”或者“兄弟姐妹情”一样,一次性的,只有今生,没有来世,怎不令人倍感宝贵,且行且珍惜呢!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笑对夕阳        2017-06-06 21:56:40
  谢谢老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