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报告文学】栗寺沟下访英雄

精品 【报告文学】栗寺沟下访英雄 ——访抗日老兵刘国亮


作者:李园 布衣,49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30发表时间:2017-06-08 09:47:34

【报告文学】栗寺沟下访英雄            
   栗寺沟,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双塔镇双塔村和乐甲村交汇处。早就听说在那里住着一位抗日老兵,所以,一直想见见老人。
   2017年6月6日早晨,在朋友张先生的引领下,我们驱车来到80公里外的双塔镇双塔村。车子刚一进村,迎面就看见一位匆匆赶来的中年妇女。她是今天我要采访的老兵刘国亮老人的二女儿刘环玲。她把我们带到一处临街的住房前,指着铝合金门说:“这就是我父亲的家。”我急不可待地推门进去。进了屋子,一眼看到了坐在炕沿上的抗日老英雄——刘国亮。
   96岁的刘国亮老人身体尚好,一双不大的眼睛目光炯炯。双手拄在炕沿,腰身微微弯曲。我上前握住了老人的手,望着那酷似父亲的面孔,不知怎么,心中一热,眼眶溢满泪水……老人轻轻拍拍我的手,示意让我坐下。我坐在老人的对面,倾听他平静地回忆着那久远的抗战岁月。
   1922年,刘国亮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42年,20岁的他参加八路军,隶属山东省第十二团七连。参军不久,为了培养新兵的临战能力,也是支援地方抗日力量,刘国亮被抽调到敌后武工队。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武工队接到任务,要去消灭驻扎在安丘县的一个国民党营部。只有三十人的武工队,要想消灭一个二百多人的敌人营部,谈何容易啊。尤其对于刚刚参军不久的刘国亮来说,心里更是没有底。行动开始,武工队已经来到了敌营附近。当时,要想冲进敌营,必须要跨过一个壕沟和一片芦苇塘。新兵刘国亮凭着身材高大的优势,一身是胆,勇猛地冲在前头。当穿越芦苇塘时,双脚被烂泥和芦苇根缠住,怎么也拔不出脚。紧急中,他一发狠,用尽力气将双脚拔出——可是,新发不久的鞋子却留在了芦苇塘。他顾不得鞋子,光着脚,端着步枪就冲进了敌营部。他一脚将大门踢开,高喊:“不许动!缴枪不杀!”
   说道这里,老人笑了,说:“就跟那打仗电影里演的一样一样的。那些战斗片的电影不假,真的就是那个样的!”
   冲进敌营后,刘国亮看后面的战友们还没有上来,就迅速将敌人的一排冲锋枪的枪栓全部抽了出来,塞进自己的怀里。等战友们冲进来时,将全部枪支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后把俘虏用绳子拴住,端着枪押向后方部队。
   那晚的战斗中,刘国亮一人就缴获冲锋枪三十支!
   说到这里,老人再次无声地低着头,笑了。
   我问:“那,在这次战斗中你一定立功受奖啦?”
   老人摇了摇头,憨憨地说:“那时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奖可授的啊,是战士就得打胜仗,打胜仗是分内的事啊!”说完,老人还是沉浸在那场战斗的喜悦中,喜滋滋地说:“那场战斗打得漂亮啊!我们仅仅三十个人,就俘获他们二百多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挂彩!多棒的一场战斗啊!”
   战斗结束后,敌人的一个连长问刘国亮:“你们来了多少人?”刘国亮说:“我们啊,来了一个营哪!左边一个连,右边一个连,后边一个连!”
   老人兴奋地说:“你猜那敌连长为什么这么问吗?他是想反抗啊!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这叫诈敌战术——骗他的!一旦让他知道了我们仅有三十个人,他们就会疯狂地反抗的。”
   正说着,刘环玲插话说:“你没看见俺爸后背上那块伤疤啊,吓人哪!还少了五根肋骨呢。”
   “哦?老人还受伤啦?”望着思维敏捷、有条不紊地叙说着的老人,我似乎忘记了这是位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来的老战士!
   刘环玲跳到炕上,撸开了老人微微弓起的后背,我看到了一个和正常人不一样的后背!后背中间靠左的一则,一个比拳头大的黑紫色的“深坑”,足足可以装下一个鹅蛋!在这个“深坑”的下方,有一道犹如被利器刺过的痕迹,也呈黑紫色。那左侧的后背明显要比右侧薄了许多……
   老人将衣服整理好,平静地伸出五个手指,轻轻地往外伸了一下,仿佛就像弹出了五根火材棍那样轻松地说:“碎了五根肋骨,子弹穿透了肺部。被送到后方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才把我救活了。要不,我的革命道路可能只能走到那里了。”
   我悄悄拭去挂在眼角的泪珠,声音带有颤抖:“这是在哪次战斗中负伤的?”
   老人脱口而出:“1948年10月,解放营口那场战斗,而且是离战斗结束前两个小时负伤的。”
   “怎么记得这样清楚?”
   “那时,我已经是三连连长了。作为突击队的三连,我突然身负重伤,可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啊,我不能下火线的,必须继续指挥战斗!我咬紧牙关继续指挥着战士们战斗。可是,那严重的伤口不听我指挥啦,一个劲地往外涌着鲜血,怎么也挡不住,渐渐地我支撑不了啦。正在这时,我的司号员一把将棉衣撕开,从里面掏出棉花,堵住我的伤口,又解开腿上的绷带,将我的伤口使劲地缠住。正当他忙着给我包扎伤口时,敌人一排子弹射中了他……小小年纪的他啊,一个跟头就倒在了我的身旁。无论我怎么样喊他,可是,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我的小司号员啊!”
   老人终于克制不住,泪水涌出了眼眶。
   “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老人抹了把泪水,摇着头说:“我都想不起来啦,只记住他长了个娃娃脸,是个调皮蛋。愿意恶作剧,不听话。吹冲锋号的时候,多半时间他是躺在地上吹的。可是,他躺着吹的那冲锋号啊,比站着吹的都好听!”
   老人放慢了语速,缓缓地说:“我时常想啊,如果他不死,这以后一定是个材料的——太聪明啦!这么多年啦,我不愿意提起我的伤疤。因为,每当提起我的伤疤,我就会想起他。每当想起他,我这心痛得比我这伤疤要痛上百倍千倍啊!”
   老人抬起头,将脸转向了窗外,仿佛是在寻找当年司号员倒下的地方,久久没有回头。女儿刘环玲再次打破沉寂,告诉我,去年,远在山东的叔叔家孩子结婚,她领着父亲去参加。当全家人拍全家福时,父亲突然从衣兜里掏出2015年国家颁发给他的那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执意要戴上拍照。说着,从手机里找到那张老人佩戴纪念章合照的全家福。我端详着坐在前排的刘国亮老人,胸前佩戴的那枚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把老人的脸映照的光鲜闪亮。
   老人的征战生涯很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刘国亮被部队派往辽宁省新金县开展剿匪游击战。在此期间,刘国亮曾和程汉民(原新金县县长)、肖本贵(原新金县工业局局长、公安局局长和法院院长)、王德洪(原新金县供销联社副主任)等老领导并肩战斗过。当年,在今天双塔镇砺刺沟一带剿匪的斗争中,刘国亮所在的游击队和当地最大的土匪头子顾品一有过多次交锋。其中最难忘的一次,游击队将顾品一的一匹战马击毙了。后来,被俘虏的顾品一的手下交代,游击队击毙了顾品一的战马后,顾品一曾放声嚎哭。因为,那匹战马是国民党送给他的,是匹经过严格训练过的、特别会战斗的军马。完成了剿匪任务后,1948年至1949年,刘国亮又跟着队伍北上,参加到解放东北的战役。负伤治愈后,党组织安排刘国亮回到新金县双塔乡双塔村任村支书。说到这,老人强调说:“没有负伤就是战士,就得到前线。负伤了就听从党的安排,就到后方接着为党工作。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以前,在刘国亮老人居住的村子的山坡上,有座烈士的坟墓,烈士的名字叫王国章。每年的清明节,刘国亮老人都要来给烈士扫墓,后来,自己花钱又给烈士立了块墓碑。讲到王国章烈士,老人又有点激动。王国章烈士是在庄河一带打日本时伤到了脚。部队转移时,将他安排到当地一老乡家养伤。可那时正好赶上日本鬼子在村子里疯狂地扫荡,到处在找共产党八路军。为了保护乡亲们,王国章自己离开了老乡家。最后,由于伤重牺牲在撤离的途中,也就是今天的双塔镇双塔村。刘国亮来到双塔村担任支书后,知道了烈士的情况后,十分的感动。于是,不仅为烈士立碑,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去扫墓,并给后人们讲述烈士的故事。
   时间已到中午,我要告辞。老人握住我的手,真诚地说:“吃个饭吧。现在生活都好啦,吃个饭是太简单的事啦。”看到老人真诚相邀,我不忍拒绝。在晚辈开的小饭店里,老人静静地坐在饭桌旁,默默地喝着羊汤,就着玉米面饼子。他时而抬起手,指着锅里的羊汤对我说:“多喝点,锅里有的是哈。”刘环玲告诉我,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生活依然可以自理,一般是不用人照顾的。这点我也见证了。下台阶时,我想搀扶他,老人立刻摆摆手,客气地拒绝了。我回头问了老人一句:“假如现在有敌人来犯,您怎么办?”老人表情刚毅,眼神坚定,毫不含糊地回答:“在敌人面前,我永远是名战士!”我不由自主地向老人行了个军礼,老人立刻还给我一个标准的、正规的军礼!
   下午一点多,我离开了双塔村。此时,回望着远处朦胧中的栗寺沟,如同披上一层绿纱般的美丽。地里已经长出半尺高的玉米和山坡上的果树,尽情绽放着碧绿的芬芳,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哦,栗寺沟,今天的你如同盛装的少女,浑身散发着青春的靓丽,可否是英烈们的英魂将你打扮?远处那延绵起伏的九龙山,座座山峰挺拔屹立,如同当年的勇士们,坚守着阵地时的威猛雄姿。哦,九龙山,你何止是九龙,你是千龙是万龙,铸就了山魂、地魂和天魂,捍卫着中华大地的祥和万年!
   此刻,天空下起了小雨,给久旱的大地带来无限的生机。颗颗雨点打在车窗上,可否是英雄们那欣慰的泪滴?

共 36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已经不多了。他们不仅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国家和有关部门也没有忘记他们,2015年的“9·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家曾隆重邀请了一部分老兵在那个隆重的阅兵仪式上亮过相,文章中的刘国亮老人就是那个时代的幸存者。他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也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剿匪战斗,负伤后回到老家担任生产大队支书多年,对党怀有无限忠诚。当作者问起:“假如现在有敌人来犯,您怎么办?”老人表情刚毅,眼神坚定,毫不含糊地回答:“在敌人面前,我永远是名战士!”正能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0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6-08 10:07:31
  向抗战老兵致敬!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李园        2017-06-08 20:33:22
  感谢江山文学网站的编辑老师们对我的小稿所给予的厚爱。我定会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2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6-08 17:29:02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3 楼        文友:李园        2017-06-08 20:29:53
  感谢编辑对此稿的厚爱!我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正能量作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