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善意的谎言(小说)
低矮的草窝窝,一顶挨着一顶。由毛石器筑的矮墙,一道一道,模糊的划出一座座普通的农家小院儿——
是的,这里正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偏远山村。
在这很不起眼儿的山村里定居的是那些憨憨的、纯朴而又善良的农家子弟。
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数不清的翠鸟、山雀嬉戏于林丛土宅之间。纵有缭绕的炊烟笼罩,却也掩盖不住那优雅而又壮阔的绚丽景观。千百年来,一桩桩感人至深,、沁人肺腑的故事大多都是在这很不起眼的山村里拉开的序幕……。
“顺子他爹,你快把顺子的照片拿过来让我再看看。”“哎!孩儿他娘,你等着啊,千万别闭眼睛,等着啊!”说着话,张老蔫儿从炕边站起身来急匆匆的走到厨柜跟前,打开门儿,取出一个小木匣
掀开盖儿拿出一张彩色照片,转身回到炕边儿,伸手把照片递给老伴儿。接过顺子他爹递过来的照片,顺子妈的脸抽动了几下,接着,一串串的泪水顺着满了褶皱的脸颊淌了下来,“孩儿啊,你知道吗?你走后的二十年里,妈妈是怎样熬过来的吗?孩儿啊,这回好了,咱母子马上就要见面了,等着啊!不要在走开,妈妈这就来了……。”
张老蔫儿就出生在这条山沟沟里,爹娘相亲相爱,寸步不离。虽然家境贫寒,每天吃糠咽菜。老蔫儿他娘从不吭声。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俩更是甜甜蜜蜜。
就在老蔫儿六岁那年夏天,因为家里养了几十只家兔,老蔫儿他爹每天都要去大山里给兔子採食。按着惯例,吃罢了早饭,老蔫拿起镰刀正待出门,就听身后的老婆发话。“他爹,我也去,好吗?”“好吧”。于是娘领着刚刚六岁的老蔫儿一同向深山走去…。
到得山里,老蔫儿他爹很快採好兔子食。天儿尚早,父子三人就坐在山崖上休息。果…、果…、果……,就见儿子的小手指向涯边……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夫妻俩看到长在涯边的一棵老杏树,树上长满了黄橙橙的杏子。
天有不测风云,悲剧就这样产生了,当蔫儿他爹抓着那根断枝惊叫的一刹那,他娘急忙飞奔过去,紧紧抓住丈夫的手,结果,娘脚下一滑,夫妻俩双双跌下悬崖……。
是生活并不宽裕的堂叔把老蔫儿养大成人的。
老蔫儿从小就勤劳朴实,由于家境窖迫,老蔫儿三十多岁,才经人介绍与临村王家的二女儿喜结良缘。婚后,老蔫儿对小自己八岁的妻子疼爱有佳。一年后他们有了自己孩子。起名顺子,缘意是将来的日子顺山顺水儿。
小顺子从小就很懂事,他晓得妈妈身体不好,从来不惹妈妈生气,什么吃的穿的从不挑剔。每天放学回家,他总是丢下书包,就去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什么添火了,洗菜了,喂鸡了,打狗了……
有一天,顺子娘正拖着病弱的身子给自己煎药,就听到了儿子的叫喊声。“妈妈……妈妈……,”顺子妈急忙跑出屋子,就见儿子满脸的血痂,手里递过来两个大大的熟透了的杏子,“妈妈,这是我给你摘的,我知道你喜欢吃”。顺子妈仿佛没有听到,她蹲下身子,双手抚摸着儿子满脸血迹的小脸儿“儿子,你这满脸的血是咋回事?是不是被谁打的?快告诉妈,妈这就找他拼命去”。顺子低下头,“妈,不是的,是为摘这两个杏子,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摔的”。顺子妈一把把儿子紧紧的搂在怀里,“傻儿子,以后不准你再做这种危险的事,听到了吗?“嗯,妈妈我听”!边说边用脏兮兮的小手擦拭妈妈那脸颊上因疼惜而流下的泪水……。
由于顺子妈体弱多病,家里时常捉襟见肘,十八的顺子不顾爹妈的一再反对,毅然决然的退了学,他想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该是我挑起家庭的担子报达他们的时候了,就这样他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他找到一个施工工地,干起了架子功,半年过去了,他省吃俭用,不但往家里寄了将近三万块钱。并且又给爸爸买了一部老年手机,就便拍了几幅穿着工作服的近照,连同手机一并寄回家里。
往日里一惯沉寂家庭,一下子便有了生机,顺子妈常常拿着儿子的照片到处炫耀,“他婶儿,快看看,这就是我们家顺子的照片,看看,是不是长高了?是不是长帅了?他二娘,你快看看……、快看看……”。
眼看要来到大年了,顺子妈喜出望外,因为儿子要回家了。一天下来,也记不清去村头眺望多少次。
这一天张老蔫儿正在山里打柴,突然接到一个不祥的电话,“喎,你是张老蔫儿吗”?“嗯,我是,请问你是谁?”“哦,叔,是这样,张铁顺,刚刚在施工的架子上不谨跌落,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希望你马上过来”。“摔啥样啊?㖞,”对方沉吟片刻,紧接着说到:“目前并无大碍”,说完就挂了。此时的老蔫儿哪还顾得柴草,风风火火的向家里跑去……。
刚进家门,就和老婆撞了个满怀,他心里咯噔一下,心中揣摩,这事如果被老婆知道,她肯定承受不了。于是他稳了稳心神。“顺子妈,我出去办点事儿,你在家照顾好自己,过两天我就会回来的”。
两天后,张老蔫儿捧着儿子的骨灰盒,踉踉跄跄的走下火车……
眼看着要过年了,儿子还是没能回来,顺子妈心情特别焦灼。去村头的次数更多起来。庄里的人大多都知道顺子死去的事,只是顾忌到顺子妈那份对儿子精神依赖的承度,甚至都不敢多说哪怕一句话,生怕哪句话说漏了嘴。
新年很快到了,张老蔫儿有条不紊的办齐了年货,蹿弄顺子妈一起做年饭。正在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的当口,手机响了起来,张老蔫儿拿出手机,“顺子,等一下,跟你妈说说话,要不然她这年会不好过的”,说着随手把手机递给妻子。
原来是张老蔫儿和本村一个远房侄儿一起做的筘。就这样,是年每个月适时从银行提出一比钱交给顺子妈,然后顺子妈一顿感慨只后,就又交给老蔫儿,并叮嘱:“这钱咱一分都不能动,留着给顺子娶媳妇”。
时间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过着,类似的承序默默的进行着……二年过去了,顺子妈实在受不了这种日思夜想的煎熬,就摧促老蔫儿一起到那个城市特意找了一趟,在老蔫儿精心安排下又瞒过了妻子,
三年过去了……
五年过去了……
十年过去了……
直到白了顺子妈那满头的秀发……
直到跎了顺子妈那笔直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