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见闻】渠(征文.随笔)
【编者按】本文开篇介绍了“我”出生的小村庄地理位置,也是受旱地区,要是修建渠道,会解决这干旱的问题,更是造福子子孙孙的大好事。全民响应省领导兴修水利的号召,依托徐家河水库的蓄水容量,挖一条灌溉渠。从随州,过广水,安陆,到达云梦,孝昌,孝南,受益灌溉面积约60万亩。文中提起渠道开工时,一个道士先生还不信。最后渠道真的修建成功并通水后,那位道士承认自己判断失误,并为之高兴。自从有了渠道,村庄更加热闹了。文后笔墨一转,后来渠道里的水,需要村民花钱买,否则就是庄稼旱死管理也不会管。文末与前文形成强烈的对比,不禁感叹在市场经济下,苦的只有老百姓。本文语言简练,反应现实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令人深思的佳作,推荐共赏,感恩赐稿!【编辑:叶华君】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6-11 10:40:21
“ 市场经济,向钱看,这样也正常!只是希望前辈们辛辛苦苦肩背手扛做起的水利工程,能真正的用之于民,不要让那些群众望渠兴叹……现在日子都过好了,幸福了,做工程有各种机械,速度效率更快了。但是,记忆深处,却始终无法忘记,那些热血的挖渠人,那好吃的腌萝卜干,那嘹亮的打夯号子,嘿呀哦呵呵……”一段话说出了百姓心中的辛酸泪,也道出了现实一些现象。对于曾经那些热血挖渠的人予以感恩、感激。可惜的是他们当初的一片热心却被利用了,悲哉。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6-11 10:42:07
文章篇幅不长,但给人意犹未尽。当初响应领导的号召,挖渠是一件利民,造福子子孙孙的好事,为此大家都付出一片热血。可是结果呢?百姓们辛辛苦苦挖好的渠,用水还得交钱。让人心寒啦!感恩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醉歌 2017-06-11 10:45:52
谢谢您,辛苦了!
3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6-11 14:37:17
“现在日子都过好了,幸福了,做工程有各种机械,速度效率更快了。但是,记忆深处,却始终无法忘记,那些热血的挖渠人,那好吃的腌萝卜干,那嘹亮的打夯号子,嘿呀哦呵呵……”好棒!欣赏老师佳作!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11 15:51:12
欣赏老师佳作,令人深思的好文,问好老师,品读学习:但是,记忆深处,却始终无法忘记,那些热血的挖渠人,那好吃的腌萝卜干,那嘹亮的打夯号子,嘿呀哦呵呵……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5 楼 文友:醉歌 2017-06-11 17:46:22
谢谢编辑老师的推荐,也谢谢各位师友的点评,非常感谢,还要向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