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争字何须放心中

  争字何须放心中


作者:唐成元 秀才,189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8发表时间:2017-06-12 08:48:50


   小时侯,听大人说,人要争一口气,意思是人要争面子。随着年龄的增大,争字在我心里越来越多:争输赢、争名利、争强弱、争高低……说也难说完。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都证明,争对人并不是好事。在这世上,最纷扰的一个字就是“争”。人与人之间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表现。一些人因为争伤了和气,丢了性命,因为争手足相残,夫妻反目,家破人亡,因为争留下千古恨……
   人活着要不要争?孔夫子说:君子矜而不争,意思是说称得上君子的人,庄重自守,与人无争。尘世纷争,无外朋党利名。而是非曲直,不因争与不争而变;名和利,也不随由生死而定。大凡智者都不争,曾国藩无疑是智者,他“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张之洞也是智者,他平生“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星云大师曾说,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何必难为了别人作贼了自己,跨不过的门槛不要硬跨,要知道跨过了是门,跨不过是槛。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守的是那份平和、恬淡宁静。这些名人的话,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活着无需要争!
   我也认为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现实社会中,那些爱争的人,在家庭,在社会,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利益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争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如果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自己的心会一下子变宽,世界会一下子变大。只有不争,才得自在;只有无争,才得清闲。我这一生,始终把争字抛在一边,没与弟兄争过财产,没与同事争过名利,没与朋友争过强弱,没与家人争过好歹,虽然活得平平淡淡,但我活得不累,活得开心,至今已到耄耋之年,身心健康,家庭幸福。
   不争,就意味着放弃,就意味着吃亏,古代有个大官,家人与邻居争地,写信向他告状,他作诗回答:“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表明他甘愿吃亏,不与邻里相争的态度,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化解了矛盾,邻居与他家和好如初。
    一些人的争,主要是争钱、财、物,其实,争得太多并无好处,有人说得好: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宝车百乘,也是有愁有烦;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欢;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荣华富贵,也是过眼云烟;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其实,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只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试想,拼命去争这些真的是没有什么意义。
   人要做到不争,必须要知足,不要有一想二,有百想千,欲壑难填。有人对知足的总结是:钱多钱少,够吃就好。人丑人美,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穷家富,和气就好。老公晚归,有回就好。老婆唠叨,顾家就好。房屋大小,能住就好。名不名牌,能穿就好。两轮四轮,能驾就好。老板不好,能忍就好。一切烦恼,能解就好。坚持执着,放下最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心好行好,命能改好。谁是谁非,天知就好。天地万物,随缘就好。很多事情,看开就好。人人都好,天天都好。你好我好,世界更好。总而言之,知足最好。想到这些好,就不会什么都要去争了。
   人要做到不争,关键还要心胸开阔,把得失看得轻一些,把目标降低一些,功利心稍淡一些。处处为别人考虑多一些,无论如何就会争不起来。只要你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就会一下子变宽,世界就会一下子变大。只要你不争少争,笑脸就多了,握手就多了,礼让就多了,真诚就多了,热情就多了,友谊就多了,朋友多了,情就浓了,友爱就多了。喧嚣的人世,刹那间,万噪俱寂,恬静出尘。
   只有不争,才是人生至境。据说,有一个富翁去世了,按他遗愿,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最小的夫人。这个富翁生前其它太太们,以及他的众多子女,在小夫人面前吵吵嚷嚷,哭哭啼啼,都想因此而分得一部分遗产。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小夫人说,她什么都不要。问及原因,她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争的了,最珍贵的,就是我深爱的人,他,已经走了。所有的太太及子女们听了,都傻了眼,他们羞愧得无地自容。
   我们应当把争字看透,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写道:“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山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水不言自流。看滚滚红尘之中,那亘古至今的纷纷争争,那一件不化作云雾,飘散得无影无踪!作为常人,我们何须把争字放在心中!
  

共 19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道德经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作者认为人生在世要做到不争,关键还要心胸开阔,把得失看得轻一些,把目标降低一些,功利心稍淡一些,处处为别人考虑多一些,有启迪意义。争与不争,是相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先哲之博大境界,争取的是天下人的利益,是老百姓的利益,这种伟大境界值得传承。人生在世,在个人的物质方面不应该一味争取,在精神方面和老百姓的利益方面,应该心系天下百姓,勇敢争取。【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6-12 08:57:42
  在个人物质利益方面,应该不争,在百姓利益方面,应该多争取。让社会更加和谐。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6-12 11:37:45
  评论正确,我很赞同!
2 楼        文友:蜈蚣山人        2017-06-12 12:59:58
  争斗本身并设错。恶人不打是不倒的。
我心安处是故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