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路子(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路子(小说) ——漫步黄土坡之三十六


作者:薛前发 童生,70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3发表时间:2017-06-12 22:22:02

【柳岸】路子(小说) (一)
   早上起来,老王拉开抽屉,取出一包烟装在口袋里,走到院子里把狗链子解开,牵上狗,走了出去。这是老王好些年的老习惯了。
   老王还只能称作小王,初中没有念完的时候,恰好有个关系说县医院有个差事要人,老王便就停了学,“成了干事的”。邻里乡亲说“到底老王家有关系”的时候,别提内心里多羡慕了——我们乡下人厚道,只有“羡慕”的份儿,不会有“嫉妒”和“恨”的意思。当然,那时凭老王家里就几间老人留下的偏房,下雨的时候屋里常常的漏,屋里放满着盆盆罐罐的,厦坡上还苫了一块不小的彩条儿布——家里就这光景。说实话,老王他说个媳妇都难。老王当时也初中才毕业,远不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自从老王跳出农门成了“干事的”,提亲的媒人几乎把家里的门槛儿都能踢烂。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来,老王当时在医院里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就一搞卫生的清洁工。但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天才值一毛多钱的乡亲来说,全凭着有关系,才有了这一份差事,已经是很不可不错的了。干了几年,清洁工小王熬成了老王,熬成了清洁班的王班长。据说,要是有一点文化,也许老王会转成医院正式职工呢。别人觉得真可惜了,老王乐呵呵的,不这样认为。
   “可以啦,咱又没有文化,还指望咋?”
   当然,在医院上班的时候,老王遇到邻里乡亲的也是荣光的很,十二分的热情,跑前跑后的,挂号呀、取药呀、甚至给找一个专家给你看个片子呀,热心的很——以至于有点显摆的意思呢。但是好些邻里乡亲的要去医院还是想先联系一下老王,生怕老王恰好不在医院自己找不到东西南北。老王没白在医院里待这几十年。在医院甚至县里老王也有了很宽的路子。老王自己也觉得一辈子是成功的。
   老王在班长的位子上一直干到儿子孙子都成家了,才在满堂儿孙的劝说下离开县医院回家养老……每天早上乡亲们上工的路上总少不了老王的身子影儿。
   “大叔的狗,又长膘了,毛儿多顺溜多亮。”
   “大叔没事,当祖宗地管着,不长膘都难!”
   “大叔七十大几的人了,身子骨好硬朗!”
   “闲事没有,闲心不操,还会有舍病?”
   “大叔有路子,把一个个都安置好了,也该享享福了。”
   ……
   一路上,呼“大叔”称“大爷的”都恭恭敬敬的。老王的狗跑前跑后的。老王说话的当儿,那狗还要偎在脚下,间或会打上两个滚。老王便掏出烟,给人们散着。
   这天,老王踱步到村口大槐树下面的时候,谁家的两个娃正在争争吵吵的互不相让。
   “我查字典了,就是这样的!”整个嗓门里都是得理不饶人的唾沫。
   “昨天你没有听课,老师说的,是这样的!老师说了好几遍,你咋不记?还用查字典?”漫天的唾沫花子里都是“老师的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个意思。
   老王觉得有意思。咱们的老百姓,骨子里自小就迷信这个那个人不会相信别的什么!老王深深地咂巴上一口烟,牵着狗朝黄土坡下遛溜达去了。
  
   (二)
   老王的内心深处明白,自己人生的成功,不在于知识能力有多强,是自己有关系有路子四通八达。当清洁工的时候,一个病人家属这样说:
   “诸葛亮能干吧?要是没有徐庶的路子,也许他这一辈子就在茅庵草厦里老去了。”
   想一想,不是没有道理的。
   老王没有文化,做到清洁班的班长就算是人生到了顶峰。老王一心想儿子能够好一点,通过路子,也好安置一个好一点的差事。歪好还不弄个高中毕业?但生活的现实总和自己的想法有那么一点点差距。老王的儿子王思路算是比老王进步了一点点,初中算是毕了业。
   老王说,“咱家这就算一代比一代强了呢。”
   初中毕业没多久,老王通过路子便给小王谋到了差事:在乡政府当了个通讯员。小王不喜欢念书,但不能说脑子不好使唤。长得比老王帅气的多了,也特别的有眼色:
   每天乡长书记办公室主任早上八点上班,小王准会按时按点的把各个办公室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小王是乡长的通讯员,乡长的办公桌上总会泡好一壶乡长爱喝的龙井……遇到有饭局,小王总会把乡长的酒量拿捏到恰到好处。乡里几个干都说:老王有路子,不如小王有眼色!
   有人说,小王好像就是在眼色部子里上过几天班出来的:
   有一年春节前,小王随着乡长一行人下乡慰问贫困户。车上拉的有米面油等等慰问品。每到一家,小王总是第一个跳下车按照分发方案,从车上把慰问品或提或抱或抗弄下来。而后跟在一行人后面,走进百姓的家门。也许县电视台知道了这事儿,便赶了过来。乡长一行送温暖的车子停在又一家门前的时候,小王刚把慰问品拿下来,见乡长走了过来,便知趣的把慰问品交到了乡长的手上。乡长提上油,在电视台摄像机的镜头下,推开了那两扇门——这个镜头晚上便出现在了县新闻上!
   “这一家不是分的一袋面么?”当时司机还悄悄嘀咕了一句。
   小王没有吭声,办公室主任嚷了一句:
   “一袋面?你试着抗抗。乡长那么大的岁数了,容易么?”
   主任懂,乡长一定也懂,司机就是个司机,他要懂还需要历练历练。司机就那样一直当他的司机,小王熬过了几任乡长后,开始管事儿了。许是干过几天“农村矛盾调解办公室”主任的缘故吧,人们便改了口,称作王主任了,没人记得王思路的大名,更没人称呼小王的。据说,乡里在饭店吃了饭,王主任签字也是管用的。
   老王也觉得荣耀。间或和几个老伙计在饭店吃上个拼盘几万炒面会让大伙别管:
   “让咱娃把记乡里账上,都别管了。几个钱,好说好说。”
   的确没几个钱,甚至有时候种种原因,账还是老王后来把算了。自己掏了钱,但还要说“咱娃能记账”!这是身份,这是派!咱娃在乡里“干事”了,还“管事着”。咱有上面有人,有路子。
   老王有个堂侄儿二丫,做过基金会,不是太景气的。存款余额总是上不去。说实话,老百姓赚几个钱不容易,对他这个基金会不是太放心的。有一年春节村子里唱戏,被村干部请回来的王主任在大戏开演前讲了一通话。讲了干部带头,讲了群众干劲十足,讲了村子里形势一派大好,最后他说:
   “二丫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聚集了农村闲散的资金,帮助了一大批创业的青年,在我村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个基金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王主任是政府的人,这样说着,人们便信了——政府里面的人,还能胡说?尽管王主任不过又成了普普通通的还没有编制的一个什么协管员——说话能代表了政府?但人们也迷信着。我的父老乡亲常常就会这样迷信着呢。不管怎样,二丫的基金会也红火了起来,甚至于在吸收存款这一块有冲击农村信用社的苗头……
   二丫对老王倒是叔叔长叔叔短的更亲了。
  
   (三)
   大树底下好乘凉!
   老王家早已经不是那两间偏房了。老王盖了五间亮堂堂的瓦房。老王家的儿子——王主任在学校边弄了一块房基盖了个两层楼房。老王当了爷爷——此时,人们称呼的“小王子”抑或是“小旺仔”便是老王的孙子了。以前人说老王有路子,可不晓得老王的儿子更有路子。老王家就这样一步步一年年的发达起来了。小旺仔正好在这棵发达起来的树下乘凉了。
   念初中的时候,小旺仔实实在在的就是班里的“旺仔”。三十岁前活的是老子。谁不知道这小旺仔是王主任家的哥儿,那个不让着几分?小旺仔书没有读几页,路子却比他老子和他老子的老子更多了几条。他自称白道黑道都有哥儿们。在学校如此,在家里小旺仔一天天的也敢瞪大着眼睛说话了:
   “我爸念的书有几本?我比不过他?”王主任懒得管他,王夫人说一句,小旺仔敢瞪着眼睛说两句。
   “不憨不痴,强壮壮的长成大小伙子就行。活了一辈子啦,还能给咱娃弄不下个差事?”每当这时,老王会出来圆场的,老王相信自己的路子,对儿子的路子更是相信。一辈子给别人办事办了多和少,给自己亲孙子弄个差事还会有啥困难?
   小旺仔一天天的在大树底下乘着凉长大了。初中毕业后,任凭家里好说歹说这样劝那样劝,小旺仔就是不进学校的门了。差事倒是没有挨得着老王家里想就有了着落。小旺仔进了交警大队,虽然不过临时工。穿的可是制服,神气得很。
   “老王家的路子宽,就是不一样。”邻里乡亲的,羡慕的还是不少。
   “上面查得紧了,上路操着些心。”还是父亲懂儿子,王主任常常这样的劝。只怕儿子做事不稳当,王主任到底是在官场上混了多年的有眼色的人。
   “别人弄下事请咱吃饭唱歌哩,我不弄事还能从家里拿着钱请别人?知道了,我操心着就是了。”
   小旺仔才上班几天竟能说出“弄事”(方言,搞点外快。)这样的字眼儿了。王主任不由得担心。还想说教说教,竟然是好几天见不了小旺仔的面。
   也许,小旺仔会有更宽更好更多的路子!老王这样想,他看到的是老王家一天比一天的发达!后半辈子是活娃哩——老百姓说的多实在。老王遛着狗,叫叔叔的,叫爷爷的,还不是靠着儿孙才这样亲热的?要不是摩托被扣了小旺仔出面解决了一下,坡下段二旺那小气鬼可不会送来一箱奶哩。
   有一句歌唱的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老王觉得唱的有理!这是老王家一代一代、一步一步发达的事实证明了的。
  
   (四)
   那天,小旺仔骑着摩托车在街上和一个电摩碰的时候,老王不几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小旺仔喝了酒,还迷迷糊糊的,骑电摩的是个老汉,额头上有血……
   老王看老汉家属在,老汉也清醒着。老王第一个反应是:这事情要私了,不能通公。不管钱多钱少都要私了,通了公旺仔的工作难保。老王还真有的是路子,几个电话打过,救护车把老汉送到了乡卫生院,几个叫爷爷的把旺仔弄回了家……乡卫生院安顿好老汉,老汉似乎也无甚大碍,老王回到家时小旺仔还在迷迷糊糊的睡着,打着呼噜,……
   第二天早上起来,小旺仔还呼噜呼噜地睡着。老王拉开抽屉,取出一包烟装在口袋里,走到院子里把狗链子解开,牵上狗走了出去的时候心里一股不祥的预感:旺仔爸爸和妈的电话竟然一夜没有打通!
   一路上,呼“大叔”称“大爷的”还是那样的热情。老王只能机械地应付着。老王的狗还是跑前跑后的。老王不大说话,照直的向儿子家的楼房走去,忙忙的走过去推开了儿子家的门:
   儿媳妇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坐着,眼睛圆圆地瞪着,没有一丝灵光,“爸,上面把思路唤走了,一夜了没有音讯……听说与二丫有关系……”
   真是一个闷棍!把老王一下子打晕了。老王定了定神,才站稳了脚跟,“别慌,我跟咱理一理路子……”
   老王耷拉着脑袋路过村口的时候,又是谁家的两个娃正在争争吵吵的互不相让。
   “昨天你没有听课,老师说的,是这样的!老师说了好几遍,你咋不记?还用查字典?”漫天的唾沫花子里都是“老师的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个意思。
   “我查字典了,就是这样的!老师的话敢是圣旨呀。”整个嗓门里都是得理不饶人的唾沫。生活里,就有不迷信的小犊子!
   老王觉得没意思极了。老王绞尽脑汁的要想出一条万全的路子。旺仔还呼噜呼噜的在梦中里……

共 43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王本是个极为普通的乡下人,为人也厚道,当年家里也很穷,说个媳妇都很难,但老王靠着关系在县医院找了个工作,从此时来运转,跳出了龙门,有了让乡村人羡慕的一份工作,娶妻生子,盖房置业,有了幸福的家庭。村里人都说老王路子广,他在医院虽然只是个清洁工,却对村里人来医院看病托门路找关系,让乡下人在医院不被冷落。后来,他离开了医院,不肯再上学的儿子小王却靠着他的路到了乡里,从乡长的通讯员一路做起,靠着自己的八面玲珑,讨好领导本事做到了主任位置,老王也以儿子为骄傲,为儿子铺路塔桥,扶持儿子一路顺风;接着就是自己的孙子小旺仔,又是靠着路子进了交警队,虽是个临时工,却神气十足,也让老王为之骄傲,老王家在一代一代靠着路子兴旺发达。可没料到,后来的事让老王料想不及,孙子出了车祸撞了人,儿子也被上面唤走了,一夜未归,看来凶多吉少,老王陷入了苦闷中……小说通过一个普通人的经历 叙述出在社会不良环境给人造成的人生误区,警示世人要走正路,不要走歪门邪道,否则,就会陷进人生泥潭!小说极富讽刺意味,警示世人,很有社会意义!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6-12 22:25:20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6-12 22:50:09
  谢谢老师辛苦。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6-12 22:26:22
  接着欣赏老师的黄土坡漫步系列,很有乡土气息!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6-12 22:50:46
  有老师的鼓励,自己一定坚持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6-12 22:27:02
  恭祝创造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6-12 22:51:00
  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6-13 11:58:08
  人呀,为什么总要想着靠路子生活呢?
薛前发,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 微信号同手机号:13293971786 qq号:653003869(迪辉摄影) 可百度“薛前发”“迪辉摄影”找到我。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6-13 22:39:12
  人呀,要在社会上立足得靠真本事,不能光靠关系铺路子。
回复5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6-14 05:55:29
  谢谢老师关注。凭着路子发了财升了官败坏了风气的多了去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