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路过那家煎饼屋门前

编辑推荐 路过那家煎饼屋门前


作者:张建宁 布衣,36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84发表时间:2017-06-13 14:43:46
摘要:每次上、下班,路过咸阳汇通南路那家挂着红色牌匾写着“农夫之家煎饼屋”的门前,见到里边的顾客津津有味地吃着簿、筋、软煎饼时,自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吃着母亲给我们摊的煎饼时的情景,那种香味真的叫人回味无穷。

每次上、下班,路过咸阳汇通南路那家挂着红色牌匾写着“农夫之家煎饼屋”的门前,见到里边的顾客津津有味地吃着簿、筋、软煎饼时,自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吃着母亲给我们摊的煎饼时的情景,那种香味真的叫人回味无穷。
   在农村有句俗话叫做“要想煎饼好,技术是个宝”,煎饼看起来好吃,可和面、火候等技术不好掌握、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则摊在锅里的煎饼,烂而不浑全。七、八十年代,农村粮食较为紧张,省吃俭用的母亲,将节约下来的白细面,一升升地积攒起来,到了喜庆的日子或者农闲的时节,就给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摊上些煎饼,改善一下生活。每次摊煎饼的时候,我们兄妹几个人围在圆圈。等母亲摊的煎饼刚一出锅,几个人顾不上烫嘴,争抢着吃,还未等母亲将和的面全部摊完,已经咥了几张荚着洋芋菜煎饼的我,背起书包,做着鬼脸,准备上学去了。二弟他们争抢不过我,只好分享剩下的那些了。
   那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勤劳善良的母亲离开我们之后,摊煎饼的事,自然而然地落在我的妻子身上。一年冬夏春秋,四季轮回,我家的餐桌上少不了她摊的香、筋可口的煎饼。蘸着红红的辣椒面,荚着可口的洋芋丝,那种惬意真的叫爽呀!一个大小伙子,一次咥它五、六张煎饼馍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农村人干活饿了的时候。前几年,在山城淳化上班的时候,每每有亲朋来县上办事,我把他们招呼到食堂里以后,除了要几碗饸饹外,再就是点上几盘麦面或者杂粮煎饼,客人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谝着往事,我认认真真地听着,大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记得有一次,妻子外出给人家套苹果袋子,家里剩下我一人了。那天早上,饥肠辘辘的我尝试着做起早餐来。找出妻子时常和面的那个盆子后,从面缸中舀上两勺子面粉,倒上水,搅拌均匀后,有模有样地摊起煎饼来。可没料想,也许是水多和得太稀的问题吧!等我将和好的麦面糊糊,倒在电饼档里,摊平后烙了一会儿,结果用木铲铲往过翻的时候,一个煎饼成了烂片片了哩。一连试火几个,都是如此。无奈何,我只好将烂片片的煎饼,盛到碗里,拌上炒的洋芋菜、辣椒汁,凑和着吃了一顿,填饱了肚皮后又掮着锄头上地了。当天晚上,回到家的妻子,得知我摊煎饼败走麦城后,乐呵呵地说:“你连个煎饼都摊不好,看以后,我不在家还不把你饿日踏……”后来,在她的指导下,我渐渐学会了摊煎饼。
   煎饼,我钟情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一年四季,家庭餐桌上离不开的面食。

共 9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讲述自己对煎饼这种地方风味小吃情有独钟的故事,字里行间,娓娓道来,深情款款。当年母亲给我们摊的煎饼,那种香味叫人回味无穷,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因为那里面有母亲浓浓的爱,天长地久,不可替代。母亲走后,妻子摊的香、筋可口的煎饼,也令作者回味无穷,值得品味和感激。深深祝福! 【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6-13 14:58:33
  母亲做的面食和饭菜包含着浓浓的爱,令我们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祝福母亲!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