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金子山两开天门(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金子山两开天门(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32.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42发表时间:2017-06-15 22:44:21
摘要:乡土民间故事

金字山是大巴山余脉,地处团堡镇与元宝乡交界处的岳五坝,(今团山坝村)高约1850多米,形如“金字”,气势巍峨,从明朝起就有“玉笔朝天”的雅称。山上林木葱葱,泉水清冽,富有灵气,被定为“利川八景”之一。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誉为“金字凌云。”清同治版《利川县志》记载:“金字山高数千仞,上有佛寺,寺前有池,池中四足五爪,有角,色红,谓之‘龙鱼’。据民间传说,金字山顶上曾开过三次天门。
   据相关资料和传说记载,金字山最初始建于元代中期,大约是元武宗六年(1319年),官府为笼络人心,缓解和当地土司的冲突,就在金字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小寺庙,引来各处香客求神问佛。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寺庙被摧残得破落不堪。朱元璋建立明朝,要广施仁政,提倡广建佛寺。施州道台响应皇帝号召,指派专门官员将金字山佛寺按原样修复。清乾隆元年(1736年)时有两支覃氏家族为避水灾,从湖南的桃源县向湖北利川境内迁移,一支是“融州堂”的覃万凤,先迁移到金字山,在二台坪处立足经营。一支是“齐郡堂”的覃光照,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从湖南常德武陵迁移到团堡镇高岩坝,金龟一带。清顺治初年,有利川人詹应学领头募捐银两,开始筹建金字山寺庙扩大规模的建筑。清顺治十六年(1677年),僧人姚慧性继续募捐银两,继续修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19年),覃姓家族捐银,将金字山修建落成。此山寺庙工程浩瀚,历经百年的艰苦建筑,才完成一座精雕细刻的辉煌庙宇,在利川境内是数一流的寺庙。史记载说:“此寺庙三进七殿,可容纳人千余。”寺庙大门高四米,宽三米,门联阴刻对联:“结众生香火因缘,人天欢喜;有四面云烟供养,顾视清高。”其它对联、书画、雕刻琳琅满目。
   相传寺庙初建的那几年,山上水源不足,元武宗十年(1323年),寺庙主持长老空灵和尚每日焚香求上天赐福,求拜一百日后,有一金甲神人给空灵长老投梦说:“您诚心可贵,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上天将打开天门给你寺庙赐福,你要虔诚的用心接待。”空灵长老欢欣无比,告知寺庙众僧不可怠慢,与八月十五日在寺门外,排下香案,瓜果和茶水,准备迎接开天门。空灵和尚与八十个寺僧静坐蒲团,诵经等待。那一夜月光入洗,洁白如昼。众僧仰望太空,出了月光,一直没有任何现象与动静,好几个和尚心里怀疑长老的梦不会显灵,暗自嘀咕不已。空灵长老发现后,警告说:“心诚则灵,不要怀疑上天。”众弟子不敢再言。
   众僧一直守候到五更天气,山顶上寒气开始逼人。有的僧人央求长老要去添加衣服。长老告知不可乱动,一定要等待开天门后再说。
   突然间,空中传来一声“格嘎”巨响,空灵长老与众僧一齐抬头仰望,只见东方天空一片金霞霞的亮光,天门打开,显出一排神人影像,有的挥袖,有的撩袍,有的双手向地上做抛洒状态……空灵和尚等见到开天门,就一齐叩拜,诵念阿弥陀佛多心经……
   就在此时,突然一道银光从天门从落山顶,紧接着一道红光也降落山头……奇迹顿时出现,空灵长老和众僧分明见得。那银光化为一条白虎,在寺庙左边三丈就地三滚,四条爪子刨出一口深深的水井和七股清泉。水井里清泉滚滚,滔滔银浪流到山下。那红光化为四足五爪的红色金鱼,畅游在井水中,称为“龙鱼”,寺庙顿时充满灵气。空灵长老与众僧再三呼拜,感谢苍天为寺庙赐福……这是又只听“格嘎”一声巨响,天门关上。只有余下的银光在山顶岩石上发出白玉般光亮。这便是后来的“玉笔朝天”奇景。从此后寺庙将水井称为“神泉”,将红鱼称为“龙鱼”。
   金字山寺庙有了充沛水源,香火更是兴旺,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香会日,利川方圆八百里内的还愿,烧香的民众结队朝山,一路浩歌不断,进入二台坪后就三步九叩的行礼跪拜。凡是来寺庙朝拜的香客,都要从井里打上一壶泉水回家,那泉水可以消治一般疾病。金字山寺庙成了人们心中的神圣之地。有个贪心富豪在打泉水时,暗中将“龙鱼”捕人瓷钵,意欲作为贡品“孝敬”给知府大人,从而捞得个一官半职。不料富豪刚把“龙鱼”携至途中,突然就卷来一阵飓风,只刮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龙鱼”不翼而飞。次日,寺内住持长老发现,“龙鱼”仍然在池子里优哉游哉,嬉戏于“神泉”之中。而那贪心富豪不久便遭遇雷劈横祸,一命呜呼。住持长老空灵和尚针对此事,写下了一副深含哲理的讽喻对联。对联是:“贱莫贪心,贪心只为贪心殁,须知六根清静才是本份;贵休敛财,敛财总因敛财亡,当晓四大皆空方为觉悟。”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湖北、河南、江西、湖南一带发生春季大旱灾,农民无法播种耕耘,民心动荡。各地灾情日日飞报朝廷。永乐皇帝朱棣为了安抚民众,一方面发放库粮救灾,一方面就天天到天坛祭天,求上天垂顾,施放雨露,解救民悬。金字山寺庙法空长老也仿效永乐皇帝的做法,在大殿里排设香坛,带领众僧每日三遍诵经求雨,求苍天福佑一方。尽管如此用心,也没有深度的感动上苍,仅仅在五月中旬才下了几阵小雨,根本不能缓解灾情……
   眼看百姓庄稼无有收成,百姓中的青壮年就纷纷外出逃荒求生,留下的老弱病残在乡下参延性命。五月底,团堡元堡和
   利川境内的一百个花甲老人联合起来,一齐到金字山寺庙跪求佛祖。求佛祖开眼保佑一方百姓活下去。寺庙长老法空极力支持老人,给老人们施舍稀粥斋饭。这样一直求拜到58天,法空长老夜得一梦,有神人传递他消息,说民心不可欺,玉皇决定八月十五开天门施舍财宝,要寺庙长老准备接待。
   法空长老大喜,将此消息告诉老人,要老人们回去组织乡亲们在家门口守望八月十五开天门,求得财宝度过灾荒……
   八月十五日一到,金字山寺庙长老和一百弟子焚香礼拜。利川和团堡元堡一带的数千民众也在家门排设香烛和茶点,叩拜上苍神灵。
   那一夜这是不眠之夜,人们眼睁睁的望着中天,那月亮的光芒很皎洁,但是似乎走的极慢……人们焦急的等待开天门的那一刻……
   真是一秒就当一天过,可是直到半夜,不但天门没有开,反而来了一大片云彩将月亮盖住……人们心里感到是没有希望看到开天门了,也求不到财宝了……但是还是一直坚守着!
   月亮在天空中时隐时现,直到鸡鸣时分,才听得空中一声“格嘎”巨响,人们惊喜的望去。真的开天门了,只见天空中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仿佛是太白金星和老君等几个银须老头一起向人间窥望。寺庙的和尚和乡民一齐求金星施舍财宝。
   金星将袍袖一挥,空中纷纷扬扬降下一片碎玉,老君将袍袖一挥,空中密密麻麻落下一阵珍珠……人们高兴不已,争先恐后的去拾取财宝……
   “格嘎”一声响,天门关闭了。得到财宝的乡民可以度过灾荒了,大家感谢苍天有眼。
   三天后,金字山寺庙法空长老将神人梦告传达给乡民人等,说:看开天门的人务必守夜至天明,八月十五开天门只有三种人才能看到:一是有德有福的人;二是有良心的人;三是不贪心的人。神人还告诉说,八月十五那天夜里捡到的珍珠宝贝,每人只能留1——2块,凡是三块以上的必须转送给他人或者去做有益功德的事。不然就会有灾祸临头。
   乡民大都按长老的指示照办,但是岳武坝上有个叫魏曹密的爱财如命的人就是不转送出他捡到的五块玉石。还准备用玉石去贿赂官府,为自己买一个官职做做。结果不到重阳节,就在一个酒楼里醉死了,留下的玉石也变成烂瓦片了……
   后来,老天发现像魏曹密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不在开天门了!

共 29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错的一个故事,跌岩起伏让人读来津津有味。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但人的贪心,有时候会让唯利是图的人们良心丧狂。最后,作者的结语让本文的内容再次升华。 乡民大都按长老的指示照办,但是岳武坝上有个叫魏曹密的爱财如命的人就是不转送出他捡到的五块玉石。还准备用玉石去贿赂官府,为自己买一个官职做做。结果不到重阳节,就在一个酒楼里醉死了,留下的玉石也变成烂瓦片了…… 后来,老天发现像魏曹密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不在开天门了!文章深刻,推荐共赏!【编辑:雁塔青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雁塔青云        2017-06-15 22:45:19
  文章深刻,值得深思!
打开心灵枷锁,书写岁月流沙!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7-06-15 22:52:46
  谢谢支持!敬茶!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4-16 19:41:26
  民间故事,富有传奇色彩。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4-16 19:41:30
  民间故事,富有传奇色彩。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4-16 19:42:37
  民间故事,富有传奇色彩。
活到老学到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