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行走在三峡

精品 行走在三峡


作者:白河小鱼 布衣,42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2发表时间:2017-06-16 22:01:56
摘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三峡是我国最值得看的十大景点之一。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五分之一,粮食产量占的40%。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东晋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才开始有了长江的名称。就是这条大江,围绕它产生了多少的英雄豪杰、文人骚客、风流人物,发生多少或激越、或悲壮、或温暖、或惨淡的故事。


   杜甫千古名篇《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孟夏之日,我只看到了无边森林郁葱葱,看到了“不尽长江滚滚来”,好奇的是李白也写了“两岸猿声啼不住”,郦道元写了“猿鸣三声泪沾裳”,我独没有听见一声猿叫,莫不是今非昔比?在龙进溪的峡谷里。我看到了一群群的猴子,有些在树丛里揪着树枝荡秋千,有的追逐嬉戏,大胆的还坐在溪边的栏杆上,吃着人们送给的食物,人和野生动物的少有的和谐相处,使世外桃源的名实相符。
   最有趣的土家族迎娶嫁女的民俗表演,让山川增色,大地生辉。路途之中,就听小导游介绍,土家族的幺妹,从小就学习的技能就是哭,尤其是姑娘出嫁时,必须哭的天昏地暗,哭的痛彻心扉,哭的死去活来,这样的幺妹嫁到男方,婆家才喜欢,也才能够支撑门庭。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喜好。缘由为何不甚清楚,但就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必须的不折不扣的执行。
   吊脚楼前,溪水潺潺,屋后青山摇翠,绿树成荫。二楼的一位红衣幺妹长达成人,正在思春……表演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开始,先是土家族的类似“族长”的男士,介绍了嫁女的规则。打扮时髦的媒婆花枝招展的走出来,摇着蒲扇,惦着长烟袋。看来自古以来,为了成就男女之好事,媒婆这个职业还挺吃香,吃了男方喝女方,拉纤做媒成人之美。
   青春靓丽的土家幺妹,在二楼仔细打量楼下的小伙子,东指指西看看,引起人群的嗷嗷乱叫,男的都在期望绣球到手,欢喜成婚。而像我们这些老男人们,自觉的离得远远的,以防被误中绣球。抢到绣球的小伙子,被引到楼上,换上新郎的服装。一会儿迎娶开始,唢呐嘀嘀,大红的轿子,蒙着红盖头的新娘,笑容可掬的新郎,一片热闹,一片欢喜,年轻的见识了婚礼过程,年老的重新过一把瘾,找回失去的青春,其乐融融。
   入洞房,新婚男女在朦胧的灯光下,有一个接吻的动作,充满了浪漫和温馨。
   龙进溪,让人走回到土家人的生活当中,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五
   李白诗中写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概写的就是这个地方,江水一到南津关,就一改桀骜不驯的样子,变得温顺起来。这里是进入峡江的要塞。
   石牌我是知道的。前段时间看一个电视剧,名字忘了,是在石牌这个地方,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惨烈战斗。
   时至今日,当我仰望这一块立于长江边上高大、独立的石牌时,我还是被震撼了,是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被石牌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巍然屹立、不屈不挠精神所感动。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石牌和日军占领的宜昌城,只有区区30公里的距离,但这30公里,却是日军不可逾越的天堑,是日军走向衰败的开始。这里地势险要,依山傍水,无论是长江天险,还是西陵峡口的险峻山脉,都成了日军的梦魇。中国的十五万军队和日本的十万军队,在狭长的战线上进行了殊死搏斗,如果一旦攻破这里,重庆陪都就会无险可守。国军斯役,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中华民族的气度。这次战役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中国抗日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役之后,日军江河之下。
   胡琏将军战前表示“成功无把握,成仁有决心。”他在战前也写了两封信,分别给他的妻子和父亲,信中语“军人以死报国,原属本分”“人生百年,终有一死”“然成功成仁之外,并无他途”。
   这一点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誓为变法流血的谭嗣同相似,和林觉民起义前夕写给妻子和父亲的做法相似。正是他们舍生取义、义薄云天的豪情,才竖起了像石牌那样中国的伟岸。
   日不落帝国在西(夕)陵峡(下)这个地方遭遇惨败,是否也预示着夕阳西下呢?
   世界上的瑰丽奇观,往往在于险远,更在于上苍有一种冥冥的力量。我所在的河南南阳,有一个地方叫西峡口,国民党军队和妄图打通湖北到西安的通道日寇,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我抗日军民最终赢得胜利,那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役,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后2天还在战斗。(见拙作《风雨马鞍桥》)日本的太阳旗,到了西峡(夕下)岂有不落之理。
   向抗日的老兵致敬,向把热血献给中国抗日战争的烈士们默哀!
   滚滚长江,巍巍三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周瑜诸葛亮火烧赤壁,是英雄豪杰;胡琏等抗日官兵,也是英雄豪杰。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六
   巴王寨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堡,完全是用石头和木材建起来的,依山傍水,前面是滔滔的江水,依靠险峻的大山,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
   巴王寨的寨墙多是大石块和石条堆砌起来,依照地势,里面建有不同建筑,更有原始的油坊等关乎民生的作坊,茶马古道商业街,独具匠心的还建有水塘,睡莲正在上面漂浮,可见古人也知道水是园林的魂,虽然面对着偌大的一池江水。这里吃喝玩乐的东西都具备,俨然是一座“麻雀虽下五脏俱全”的城市,古朴庄严,有着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之美。
   当我走进巴王寨时,一组反映巴人生活的舞蹈表演正在进行,穿着兽皮的服装自然是男的狂野,女的柔媚,音乐是高亢响亮,时而低沉舒缓,时而轻柔缠绵,分别表现狩猎、劳动、聚会和爱情相会的场景,游客看的如醉如痴,我也立在后面的石凳上,目不转睛,生怕漏掉了什么。
   在巴王寨有两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巴风楚韵的久远魅力。
   先说女书,沿着广场上去,就是女书苑。四面的墙壁上,挂满了女书的作品,看上去,都是菱形的线条,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书,象蚂蚁腿,蚊子脚,我感觉更像年轻女子的身材婀娜多姿,风情无限。
   文字是一个民族心灵的秘史。文字可分为表音、表义和表音义,人类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和腓尼基文字,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
   女书据说起源于唐朝,在湖南江永县一代,1931年才有文字记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女性文字,罕见的记号音节文字。由于仅限于妇女中流传,多是通过老传少、母传女、或有亲密的姊妹教习,通过口授、唱堂会等方式,女子死后她的女书作品往往作为陪葬品,埋入了坟墓,所以目前民间遗存很少。
   独具慧眼的三峡人家把独一无二的女书引入景区,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扩大了女书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古老奇特的艺术。
   关于女书一段艺术表演,以一位姥姥自述的口吻大致解说了女书的产生、流传过程和背景,但和表演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有些含混晦涩,让人一头雾水。也许和女书特定的情感相似。
   在中国男权主义盛行的上千年里,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影响,女子一般不可能读书识字,但阻隔不了女性的蕙质兰心,乖巧的女子缝制的衣物、被服,往往绣上“喜”“福”来表达美好的愿望。
   我们老家有一位妇女,按辈分应该叫大娘的,据说斗大的字一个不识,但会写会画彩绘的鸟书,栩栩如生,生动逼真。许多家里买去,挂在堂屋神龛之上,满屋生辉。这不知道算不算女书的一种。
   当然,我更愿相信,女书是女性反抗社会的真实再现。
   在茶马古道行走,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丝弦之声飘然而来,循声而去,四位艺人,正在演唱“长阳南曲”,幽雅的琴弦声、飘扬的歌声,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美。长阳南曲亦称“丝弦”,是鄂西地方小曲中较古老的曲种之一,约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对戏曲的无知,更不能了解长阳南曲的一二,感觉很像南阳地区流行的鼓儿哼,或者三弦书,鼓儿哼是有说又唱,三弦书主要以唱为主,多是一人完成。长阳南曲,却是四人,有独唱、对唱和合唱,表现形式更加完美。
   更加仔细的闭目欣赏,确实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沙哑瓷实的声音,带着一股远古的沧桑,合着一江夏水,飘散飞扬,仿佛有一种愁绪在心中蔓延开来……
   即将结束旅程的时候,天降大雨,使长江变得更加空濛苍茫,在茫茫的雨雾中,离开了美丽的三峡。行文结束,我想起了宋之仪的一首词,大家耳熟能详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觉得对三峡来讲,我们是共饮长江水,如果三峡算是长江尾的话,我居住的是汉江——白河——沙河头,日日思君今终见,共了相思意。
  
   写于2017年6月16日

共 841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分六个部分细致描写了游长江三峡的经过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见闻感受。第一部分,写自己虽生长在长江流域却离长江很遥远,总有一种走向长江的渴望和梦想,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第二部分,游览三峡大瀑布,亲眼见到、真切体会到了它的壮观和雄美。第三部分,夜宿宜昌,感受它的饮食文化和长江的伟大。第四部分,感受原生态景区三峡人家的风俗人情。第五部分,在要塞南津关的石牌前感受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不屈不挠的精神。第六部分,游览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堡——巴王寨,欣赏它古朴庄严、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之美,感受女书和长阳南曲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作者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感受,终于圆了自己畅游长江三峡的梦想,解了自己对长江的浓浓相思意。文章脉络清晰,写景抒情,夹叙夹议,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伴着作者的文字,经历了一次别样的旅程。感谢作者,祝快乐!文章推荐共赏!【编辑:执手今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17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6-16 22:05:23
  作者详细描写了行走长江三峡的经过,六体呈现了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拜读作者佳作,祝作者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6-17 07:25:12
  立体呈现。不好意思!
3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6-17 16:29:20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6-17 17:51:17
  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17 21:54:41
  三峡很闻名,但是对于远离三峡的我来说,那就是听说而已了。从老师这篇文章中,我对长江三峡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谢谢老师,辛苦了。
语文教师
6 楼        文友:漠沙利亚        2017-07-06 17:22:36
  能在众多的文字海洋里读你的文字双方都很幸运!
交有志之士,结肝胆之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