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语】我的父亲是木匠(散文)
摘要:“串百家门,吃百家饭”是父亲的生活轨迹,平日里很少看到他的身影。不是给这家建房,就是给那家箍窑,或者是给即将娶媳妇或嫁女的庄稼户打家具。那时候没有电动工具,无论是锯、刨、凿、砸全靠的是力气。在木匠这个行当里,父亲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大到寺庙祠堂,建房盖屋的木工,小到家具上的木雕,样样驾轻就熟。从配门窗扇,到给家具上雕花镂刻无所不精。他给木柜、箱子、窗户上雕刻的花儿经常招来蜜蜂和蝴蝶乱撞,雕刻的凤凰惹得众鸟叽叽,纷纷朝拜。“
【编者按】乔山人的散文和小说一样,善于使用地方俚语或俗语,能使文章的活力和张力大大增加。本文写父亲,诸多地方就使用了地方俗语。父亲今年九十多了,还在眷恋着他过去的“伙伴”。那些木工工具,可以养家糊口,也可以助人为乐。但父亲似乎更看重后者。一是他老人家讲诚信,说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必定到,这叫一诺千金。二是他给别人干活,精益求精,当然对“料”的要求也很严,但父亲不是那种死搬硬套的匠人,而是根据主人家的家境和便利取材,达到主家的满意。这就是匠人精神!现在,这种匠人精神越来越少了。作者写人物,不仅关照与人物有关的细节,运用细节,把文章做的赖读,还注意文章的结构,使之首尾相顾。开头,作者写了“九十高龄的父亲伛偻着身子,常常一个人在农具房,一待就是一大晌。”结尾又写:“在那精彩的画面里,有他的辛勤付出和骄傲与辉煌。那些昔日陪伴他创造财富,养家糊口的工具们如今也只能躺在农具房的角落里,亦如落寞的父亲,双眼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时光的隧道里慢慢的老去……”。收尾遥相呼应,写了匠人精神,又写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伤感和怀念,是做文章的高手。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推荐给大家鉴赏。【丁香编辑:寻找姚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