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美】知了猴儿(散文)
摘要:回眸往昔岁月时,思绪总逃不过那个曾有着一排排高大白杨树的院落,那里,我们曾与知了猴在年复一年的夏天里相遇,又在年复一年里远离。时光快得惊人,而回忆却如一帧帧慢镜头,在这样一个多年后的夏季里,复又缓缓地涌上心头。
【编者按】《知了猴儿》是一篇深沉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间叙间议的写作手法,扯出一段美好的时光。知了,是夏天的产物。又或者可以说,它是推动夏天时光的一只手。它的叫声由起初的细若游丝转变成最后的执着冗长,这也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时光将要开始。这普通的知了虫,承载了作者儿时一段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就在这样的仲夏时光,捉知了虫是孩子们乐此不彼的事。一拨接一拨地在院子里的白杨树下扫荡,像一群群驰骋疆场的勇士般,挥动着手中的手电,誓不放过任何一个目标,决意将黑暗里的知了猴一网打尽。不止如此,知了虫在乡村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捉来的虫子经母亲精湛的厨艺处理后便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香了孩童无数个梦境。也许是捉知了的传统根深蒂固,就连一岁多的儿子也知道在地面的小洞桶几下。如今时过境迁,知了虽在城市也能见到,但它的叫声失去了乡村的衬托便失去了一份纯粹。不管怎样,思绪总逃不过那个曾有着一排排高大白杨树的院落,还有那个院子里发生的和知了有关的事。整篇散文娓娓道来,语言朴实无华,情感却显得真挚,回忆满满。欣赏佳作,倾情推荐大家共赏。【编辑:醉里清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1907】
1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7-06-17 17:07:35
知了猴儿,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欣赏老师佳作。
2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7-06-17 17:07:57
问候老师,祝福常在。
回复2 楼 文友:梓郁 2017-06-17 20:35:51
感谢清风老师辛苦编文!问候夏日安康,创编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梓郁 2017-06-18 12:45:37
谢谢小朵来看我捉知了猴,你应该也捉过吧?问候夏安!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6-17 22:21:27
美好的回忆跃然字里行间。
回复4 楼 文友:梓郁 2017-06-18 12:46:22
谢谢!问好寒梅老师!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6-17 23:20:36
读着梓社的美文,小时候的场景出现在眼前!生动有趣的情节,让人回忆起童年时代美好时光,如炎热的夏季带来徐徐凉风,充满惬意!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梓郁 2017-06-18 12:47:44
感谢刘社驻足留评!过去的时光回忆起来总是很美好。问候夏安,祝笔健!
6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6-18 09:52:57
看望美女妹妹,拜读俏佳作(*^__^*) ,好喜欢哦!抱抱一个哈(*^__^*)
回复6 楼 文友:梓郁 2017-06-18 12:49:50
谢谢如风姐来读文,不要笑我哦,少时的我假小子一般调皮的,什么都敢捉。哈哈,问好姐姐夏安笔健!
7 楼 文友:陆语嫣 2017-06-18 18:10:22
欣赏梓郁老师的散文佳作,一段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在我小的时候,村外山上的树林里,每到夏天也会有知了(但我的家乡并不叫知了猴儿),只不过数量很少,而且我们也只是抓它玩,并不吃它。老师的描述非常生动,语言真挚细腻,引人入胜。问候老师夏安文琪,写作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梓郁 2017-06-18 22:39:08
感谢语嫣老师驻足留评!也许不一样地域不一样习俗吧,我小时候在乡下老家就没吃过知了猴,但搬家到了市内后反而捉起了知了猴吃。小时候特别爱吃“水牛”,老家人都吃,但家乡相隔几十里的老公却对吃那个感到很惊奇,且从来不吃。儿时的时光都是美好的,足够我们用下半生来回味。问好语嫣老师,祝夏安!
8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1-11 08:06:52
好一个记忆中的知了猴儿!也勾起了我童年的幸福记忆。相信作者的一支生花妙笔,不知勾起了多少人,关于童年的幸福的忆念。我的家乡在京杭大运河经过的济宁,童年时,每逢夏季,我也会打着手电筒和小伙伴儿们一起去捉知了猴儿,它的美味,至今让我们想起来还垂涎欲滴。感谢梓社给我们带来的甜蜜的回忆。问候梓社,问您佳作迭出,不断摘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