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明瑞修车

编辑推荐 明瑞修车


作者:极目楚天舒 童生,69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21发表时间:2017-06-18 08:09:02

明瑞属马,九零后当中最大的,他出生那一年农村生活条件正逐步好转。丁家营的青壮年都还踏踏实实陪伴在老人孩子身边,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拖拉机自行车奔突在乡村道路上,村里村外还算人丁兴旺。
   明瑞的爷爷过去上过简易师范,粗通文墨,曾经在乡村小学教过几年书,但建国初期家大口阔,异常困难,他只得放弃工作回家务农照顾家人。爷爷从那以后再也没机会静心摸书本,专注于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总没有歇下来的时光。他老人家莳弄田园庄稼蔬菜,辛劳好多年只能维持温饱,遗憾的是大半辈子也没见家门里出一个高素质的读书人装点门面。
   早先屋舍边的菜园晒谷场被平整一番成了宅基地,爷爷看着儿子们推倒老屋,各自盖了三底两层的楼房,连通的院子敞敞亮亮,当时他们盖房不欠账真是令周围的人称道,说是两代人辛苦积攒的功劳。孙子们在房前屋后撒欢玩耍,老人家又在揣摩着哪个娃娃将来更有出息。爷爷言语少,特别和善,从不大声斥责每个子孙,即使他们谁个做错了事也不会遭受处罚,所谓容错免责,宽厚的家风更养成了后辈们谦和温良的性子,有错自己改。他一心只想在孙子辈当中物色一个脑筋灵光的娃娃,希望后嗣能出类拔萃,读书光耀门楣。明瑞和他的堂兄弟姐妹们看着也不傻不憨,说不上顽劣,偏偏都不是读书的材料。刚读小学时,明瑞玩玩达达没有一门心思钻研功课,学习成绩马马虎虎能过关。父母勤扒苦做犁上连着耙上,姐姐洗菜洗衣明瑞提水做饭,明瑞八九岁甚至就能开着拖拉机运送肥料粮食上路了,像模像样的驾驶技术让爷爷不再担心他读书不长进。人各有志嘛,偶尔在玩伴们面前逞强不过是展现家中小汉子的优越感,大人们也不深究。转眼成了初中生,赶上农忙明瑞就成了家长的小助手,收割栽种,肩挑背扛,渐渐抵得上大半个劳动力了,他中等偏上的个子,干农活也是应了俗话说的:身大力不亏。周末回家,明瑞上山砍柴,不大一会功夫就挑着绑成小捆的柴棍回来,送到奶奶的柴堆上。
   干活不用大人督促,见事做事,日常生活上这孩子真讨喜,明瑞在读书方面就另当别论了。还没读完初中,明瑞就嘟嘟囔囔不上学了,他爹说这不是打老爷子的脸吗?这怎么行呢,好说歹说骑上自行车送犟牯牛一样的明瑞到街道东头的中学,交给当教师的玉梅堂姑看管,然后他爹转到街上买一包复合肥往回赶。还没到家,老远就看见玉梅老师站在村口焦急地说:“哥,刚才我正忙着,明瑞眨眼就不知跑到哪去了。”他们火急火燎地奔家去,瞧见明瑞在门口正卸下他的被褥行李。这娃子是铁了心不想进教室了。原来他爹和堂姑走大路,他抄小路赶在前头逃学回家。宝贝儿子是九头牛也拉不回读书的心思,打不得骂不得,家长不可强求。玉梅老师走过来说:“大哥,明瑞是我侄子,我说个公道话,这娃子虽然不爱读书,可是智商情商可不低,脑筋瓜儿是我遇到的学生中最聪明的。也许他会有别的出路,千万不要施加压力责打他呀。”明瑞他爹也觉得自己当初就读不进书,儿子自然也没那种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想要过的生活,随他去吧,只要不走歪门邪道就行。
   明瑞农忙完毕就买了一部摩托车,电视上出行工具都很拉风,电器和机械构造原理他说不上来,却有无穷的魔力吸引他这个毛头小伙。他开始鼓捣修摩托,修电视机,文化浅也不打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瑞居然乐此不疲,无师自通。他修了两年摩托,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包括家族中这一朝儿的,还有一些忙完农活的中年人都去外面长见识挣活套钱去,村子里渐渐空空落落的,就连说说投机话题的人都没有。明瑞也爱凑热闹,随大流,去广州的工厂流水线忙了一年多,厂子里的一名荆门姑娘和他熟络,你情我愿,念家的明瑞也不想在外地呆多久,带着这个荆门女友辞工回乡。
   村里农闲就只有老人和娃娃,明瑞他大伯在砖瓦窑上劳动,有时进城当建筑大工,他爹经常在城里运货,明瑞妈干活手脚麻利,那几年和亲友们结伴去新疆摘棉花,正好能错过本地农忙的季节,收入也很丰厚。长一辈的人就只有大妈还在家种田喂猪,其实前几年大妈也进城帮人照看过婴儿,说实在的话,丁家营的爷爷奶奶身边真是缺人照顾。看到明瑞他们回来,大伙儿真是羡慕,在大城市见了世面还带回个漂亮媳妇。还有例外,不进城务工的就是鲁家的三个表叔,他们兄弟仨也有很短时间出外打过工,后来就没有离开鲁家湾,开着挖掘机收割机在本乡本土揽活,不出远门也很好,免了春运路上的拥堵不堪,免了打工蜗居陋室的卑微,更免了老老小小的牵肠挂肚。鲁家的三个表叔共同承包修建了一座小桥,是四堵河分叉处的混凝土拱桥,他们很自豪地在桥上醒目地镌刻着“鲁氏兄弟修建”,来往的人们都刮目相看。表叔们都盖起了乡村别墅,表婶开着小汽车行驶在平整的乡村公路帮着他们工地运材料,比其他的农村妇女都豪放。明瑞看看表叔表婶,开始盘算他的创客计划。他对爷爷保证今后就在襄阳城里闯码头开个修车店,在九集紧邻襄南公路的火烧旺地置业落脚,看看堂兄弟姐妹都是一年到头难落屋,亲人们牵挂的不行,他绝不远离爷爷奶奶。
   常言道:成材的树不用苛,苛苛打打节疤多。爷爷看到明瑞收心干正事,想想孙子长大成人成家了,欣慰不已琢玉成器。
   命由心造,福自我召。明瑞还真不是吹的,他在集镇上先拜师学艺修汽车,师傅是家门的亲戚,不把他当外人看,口传心授,一帮子徒弟当中就数明瑞脑筋转弯最快,一来二去就心领神会,竟然提前学满出师了。一来不能抢了师傅的饭碗昧了良心,二来也是想在离家最近的城市里长长见识,城里车多人多,市场潜力大。明瑞离开集镇在樊城租了两通间旺铺,三下五除二,安装升降机、空压机、平衡机,贷款几万元加上父母打工所得全部注资购进基本设备。老两口小两口暂时都落脚在修车店,店里特建阁楼和铁梯,阁楼是明瑞和媳妇安歇处,铺面的卷闸门处折叠床就只能做老两口寝具。草创之初,一切不得不将就,老妈在建筑工地帮厨,老爹给批发店送货,明瑞招了两个徒弟打下手,他媳妇做饭洗衣,小小修车店很快打开了局面。他的维修店从事一般的维修、保养服务,兼营汽车美容,小而精,灵活,深入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快捷、便利、价格低廉适应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需求,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因为现在私家车多了,都想要个性一点的装饰,保养好自己的爱车,所以汽车美容前途很好,私家车汽车修理店的利润高,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大。不到一年时间,明瑞就收回了投资成本,还清了银行贷款。第二年,他特意给进城务工的父母租了小单元,很快他媳妇生娃了,母婴必须有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租的住房和店铺开销不是小数目,但进账也多,伙食很好,不能亏待了一家人和雇佣的学徒。逢年过节,明瑞还是雷打不动地开车回家探望爷爷奶奶,一个小时的车程,不耽误生意。爷爷幸福地等到四世同堂颐养天年,明瑞真正给全家长了脸挣足了面子。
   三年过去了,明瑞的修车店赚得开心,兑现先前对爷爷的承诺,在襄南公路边买地盖房,三底三层,竖起汽车修理美容的大招牌。两个孩子要上学,回乡居住开店是明智之举,城里的店打前站,九集的店稳根基,明瑞两下都负责却并不觉得劳累,因为有亲人在身边帮衬,不到三十岁就挣下了同龄人眼红的家业。
   去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肆虐南漳,铺天盖地的暴雨给车辆带来灭顶之灾,前来修车的顾客络绎不绝,明瑞和徒弟忙了个把月都没工夫歇息。鲁家湾的表叔打来电话说他的挖掘机被洪水泡坏了,问了几家修理店都说没得法,这个分期付款购买的设备耗尽了家财,表婶埋怨,他们夫妻俩着急得要跳河自杀,想请明瑞去看看故障还能不能修好。明瑞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计,驱车赶往鲁家湾,不消一顿饭的时间就让那台停摆的挖掘机起死回生,表叔表婶感激不尽。不是吹的,明瑞不打广告的修理技术不胫而走,传遍了方圆几十里。
   明瑞的修车店风生水起,这也是他爷爷所希望光耀门楣的事情啊!

共 3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明瑞的爷爷说起,通过其爷爷的介绍,突出了家庭背景,写出了爷爷们对明瑞读书的期望。事实是,明瑞偏偏不喜欢读书。无奈,明瑞回家,鼓捣修理。小子对维修技术很敏感,能无师自通。出去打工,带着女朋友回家了,再也不出去了。他答应爷爷,到县城开了修理店,其修理技术几年之后就不胫而走。这篇文章写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人有擅长和不擅长之处,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去做不擅长的;明瑞不喜欢读书,但是能吃苦耐劳,如果他是一个懒虫,就没有后来的路了。文章表现出的教育和成才理念,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18 23:46:33
  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真切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现实:成才不是完全困在书本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点,也有自己的盲点,所以,我们应该因材施教。但是,真要做到这样,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方式真的地改变。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