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少帅一生功名成败!
少帅即张学良,又名汉卿,乳名小六子,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前期因丧母被父接至自己身边抚养,作为东北的皇太子,可谓春风得意,他的父亲为培育他能继承自己的位,让这位皇太子来到自己设立的东北省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1920年以炮军科第一名毕业,初任东北省第三混合旅第二团团长。
随后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与他的恩师郭松龄指挥东北军第三混成旅担任旅长一职,历经霸县战斗和山海关狙击战,成为第一次奉系军队中唯一取胜的部队,又于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率领奉军第三军与姜登选的奉军第二军为东北军主力军,经张学良部队的英勇奋战,奉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京,战后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是的,在父亲张作霖一路提携与恩师郭松龄的精心辅佐下,他的事业一路平顺,好像就这样一直下去,到张作霖死后,他便可直接接班,但事情并非按照他的想法发展下去,像是上天特意安排了一次挫折,让成长在顺境的少帅成熟起来,以便他可以更有能力担起东北的这副担子。于是,1925年11月,奉军同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发生了冲突,张作霖命令郭松龄反抗国民军后被其拒绝;11月22日,郭松龄以让张作霖下野,张学良上台重振东北大业,严惩杨宇霆等为名发动兵变。少帅在听到他的恩师反叛自己的父亲,背弃父亲的提携之恩和自己的兄弟情义后,他几乎不能承受这个巨大的打击,虽说他与郭松龄名义上是师生,但胜似亲兄弟了,彼此早已离不开对方。兄弟的背叛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但为了东北的存亡大业,他依然痛下决心来平叛。1925年12月24日,郭松龄夫妇惨遭暴尸之辱,虽然郭松龄叛乱被平定了,但带给少帅的伤痛却远远没有结束。于是他在有着发妻于凤至的情况下到处去留情,又与谷瑞玉、赵一荻即赵四小姐有过一段风流史,后赵四继于凤至后成为张学良的第二任妻子。这位少帅在其父张作霖担任中华民国大元帅时期还染上了毒瘾,但是打击对少帅来说远远没有结束。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这位几乎统一中国的草莽英雄被日本关东军谋杀于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孔桥时,被炸成重伤,于当日死亡,因被炸于皇姑屯火车站以东,故史称皇姑屯事变。
经历了前期时父亲的庇护与安逸的生活后,他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又在父亲去世一星期后,面对多方面的压力,他果断地采取了东北易帜的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党政府,促使了中国在形式上的统一。后经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在政治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政治上的得意中,少帅对国际形势有了错误判断,于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东北发起了进攻,但张学良电令东阿比政务委员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后,张学良率领东北军退守锦州,日本随后占领整个东北,他本人也被送了不抵抗将军之称,惨遭国人的辱骂与批判。在所有的压力之中,少帅心力憔悴,加之毒品对他的再一次侵害,于是,他便于1932年下野后,游历了欧洲,在欧洲,张学良用尽一切非常人所不能承受之法,终于戒掉了困扰他很久的毒品,回国后权力已大不如前。但他对蒋介石还有作用,于是,1934年2月被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1935年任武昌行营主任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蒋介石让其围剿红军,但屡遭受挫,逐渐让他有了不满之心。在了解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后,与周恩来在肤施举行了会谈,回忆提出了联蒋抗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策。张学良便劝说蒋介石一致抗日,但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国策是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见劝说蒋介石不成,于是联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于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政变,这场政变被称为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全国走上了全民族统一抗日道路,但少帅却因此被蒋介石囚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终在1990年,恢复了自由人的权利,后与赵四定居美国夏威夷,至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张学良少帅于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对于张学良少帅的一生,有人评价他是民族英雄,因为他,中国才早日走向了统一之路;也有人评价说他是历史的罪人,因他的不抵抗,造就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让整个东北论为日本侵略者之手;是的,我承认这些都是张学良所做的,但不能因此定义他的历史功绩,定义他是英雄,或者是罪人。要正确了解张学良的一生,了解整个历史,就必须全方面地结合当时的环境、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之后再说他的功名成败,所以,张学良少帅不论成败,都将成为中国历史一个永远无法逝去的一个永恒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