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眼
“追!快追!一个也不能漏网!”团练队长吴山昌对着手下四十多号团丁狂喊。
五名巴山游击队员面临围追堵截,队员们攀爬到响水山半山腰,只见一山洞,钻进洞子,准备与团练决一死战。洞口很小,里面却非常宽敞,可容纳三五百人。进入洞口三十来米,洞顶有一道“天眼”,离地面大概十多米高,一束光线投射下来,给黑黑的洞穴带来了一丝光亮。
游击队员很快在山洞口砌起挡墙,两名战士把枪架在洞口,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把守好洞口,游击队班长王二春的思绪定格在昨晚那场与团练的对决,为引诱敌人,二春带着五名战士牵制敌人火力,其余四十多名战士迅速转移。幸亏村嫂麻姑把几位战士藏入地窖,掩护他们迅速逃离。哪知人生地不熟,拂晓时分突围,被团哨发现后又遭追杀。
洞口外的山脚,一阵阵喊杀声四起,吴山昌率众团丁爬到山口,游击队战士一阵枪响,当场两名团丁应声跌下山崖。“困也要困死这些红匪!”吴山昌见很难攻取山洞,采取了封路截洞、断绝粮草、“瓮中捉鳖”的办法,要把游击队员一网打尽。
班长王二春着实也犯了难,坚守在这个溶洞里,战士们拿什么填肚子。“吱吱!”受惊的几只蝙蝠从队员们头顶掠过。
“有办法了!”二春一拍腿,“可以抓蝙蝠充饥。”这洞子是蝙蝠们的巢穴,洞内壁上成百上千只蝙蝠黑压压一片。
但困守洞穴不是长久之计,与敌人硬拼必死无疑。洞顶那天眼又太高,什么工具也没有,就是飞也飞不上去。与团练对峙到第二天晚上,战士们仍想不出什么活着出去的高招。
“蛇……”黑乎乎的洞内,一游击战士踩着了一条蛇样的东西,差点把他拌倒。二春连忙划着一根“洋火”,原来是一根从天眼垂下的一根麻绳,麻绳头系着一个火纸卷。二春解下纸卷,借着火光一看,上面有歪歪邪邪几个字:从绳索上天眼出寨。麻姑。
二春和战士们喜出望外,一拽绳索,果然上面是固定了的。战斗经验丰富的二春把纸卷一揉,放进嘴里,就着一口凉水咽进了肚里,不能留下任何证据害了麻姑。五名战士拽着绳索,连夜从天眼逃出洞子。“真是老天有眼啊!我们终于甩开了敌人。麻姑,游击队永远会记得你的。”队员们然后朝麻姑住的那面山坡跪拜了三拜,趁黑夜出了寨子。
两天后,围攻的团丁们觉得有些不对劲,两天怎么就没有一点声响,莫非红匪们已经饿死在里面了?他们试探着攀爬到洞口,投弹、射击、喊话,均没有一点反应。然后拥进里面搜了个遍,一根人毛也没找着。游击队不翼而飞,吴山昌摸着脑袋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带着团丁在洞子里反复走了几趟,发现问题出在高高洞顶的天眼。“从天眼出去,没有外人配合是不可能的,一定有内鬼!”他把嫌疑放在了村民们身上,因为外人是不可能知道洞子上方有天眼的。
“开会、集合,寨子里人一个都不能缺!”吴山昌吩咐团丁们。
很快,二百多村民被集中到吴家大院。四十多团丁荷枪实弹,一派杀气腾腾。“是谁在替红匪帮忙,是谁把红匪从洞子弄出去的!”吴山昌咆哮着,“自动站出来,不说的话,老子今天可要开杀戒了!”
“张家院、李家坡、王家沟,先一家出一人来,先给老子捆上,往死里打!”吴山昌一声令下,来了个施压的办法,团丁们蜂拥冲进人群抓人。
“吴老爷,慢!不要伤害他们。我干的,游击队是好人,救好人莫错,要杀要打由你们!”麻姑昂首挺胸,毫无畏惧站了出来。
“好你个麻婆娘!老子今天要你的命!”几个团丁围上来把麻姑五花大绑,吊在了屋椽上用皮鞭抽打,麻姑一声没吭,鲜血浸湿了衣衫。
“给老子扔天眼去!”吴山昌面对村民,指着奄奄一息的麻姑喊叫。“这就是串通红匪的下场!”村民们拭着眼泪,眼睁睁看着麻姑被团丁用箩筐抬到老鼠洞的天眼。
那天,老鼠洞天眼上方的天空,云彩红了半边天。村民们说,那云是麻姑的鲜血染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