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在美国扎针灸

编辑推荐 在美国扎针灸


作者:康玉松 布衣,19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5发表时间:2017-06-19 21:45:33
摘要:再有十天就要回国了,而此时老伴的腿疼病犯了。不治疗无法承受二十多小时的飞机。吃药不管事。于是求助美国的中医学院,免费扎针灸治疗,扎了三次病情得到缓解。保证了按时回国。

来美国已有四个多月,再有十天就要回国了,可就在这时老伴的腿疼病又犯了。这次不是膝关节疼而是左脚一挨地就整条腿疼,她觉得可能又是受凉的原因。她回忆起前两天去照像馆给外孙子照“百岁像”一进门就感觉凉嗖嗖的。当时还未进入夏天,天气并不怎么热,但空调却早已开起。也许是吃牛排吃的太多了,美国人就是这么怕热。但不管怎样,当务之急是尽快把老伴的腿治好,不能影响坐飞机回国。
   治腿疼在国内都没有好办法,何况在这里,我忽然想起上次来美国我和老伴在湖边钓鱼,她不慎摔倒使腿疼难忍,到中国人开的超市买了中药“舒筋丸”,吃了没几天就好了。出口的药就是好,这次不妨吃中药试试。趁着买菜的时机,我们来到一家中国人开的超市,一问却没有治这种病的药,回来后老伴很是着急,心想就这样忍着吧!可怎么坐飞机回国,一坐就得二十多小时!治吧只能到医院,可又要花好多美元,这要给女儿增加多少负担?女婿说:“我有一个教会的朋友,他认识这里的中医学院的人,看能不能给扎扎针灸”,我说:“这倒是个办法,你尽快联系吧!”。谁知第二天就来了消息,中医学院可以让即将毕业的针灸专业的学生作为实习给老伴扎几次,但是必须有西医的转诊单才行,因为在美国有法律规定,不能直接看中医。老伴耽心的问:“要多少钱?”女婿说:“免费,不要钱!”听后我们都非常高兴。为了抓紧时间我们先到一家中国人开的西医诊所就诊,大夫问了一下病情,我们说了就要回国的急切心情,她很同情便给开了转诊单。次日吃完午饭便由女婿开车,拉着我,老伴及女儿和外孙一家人奔向中医学院。女儿家在奥斯汀的北部而中医学院在奥斯汀的南部,汽车沿着高速公路,行驶了四,五十分钟,才来到了这家中医学院的实习医院。介绍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我们来后便把我们介绍给医院的负责人,也是一位中国人,由女儿陪着老伴介绍了病情,医院根据我们回国的日期和教学的按排,决定给老伴扎三次,我们当即表示感谢。在这里治病的大夫大多是中国人,也有美国人。今天头一次决定由一位美国女大夫给扎,女儿陪着老伴进了诊室,我们则在外面等候。过了约一个小时扎完了,我问老伴:“怎么样?”,她说:“见轻,但还疼。”我忙说:“这才是头一次,别着急。”临走时约定隔一天再来。在回家的路上,经询问才知道,因为是美国大夫不好交流,虽然女儿作翻译不如让中国大夫扎更直接。但是人家已经够意思了,哪能挑大夫呀!没想到第二次人家就给安排了一位姓陈的中国女大夫,这次女儿没来,由我陪着老伴治疗。陈大夫看上去四十岁左右,但她那娴熟的手法和那和蔼的态度,使得老伴连声称赞。原来陈大夫是台湾人,本来她在一家公司工作,前几年母亲患半身不遂,请了一位老中医扎针灸治疗,没多久就治好了,从此她也喜欢上针灸,并拜这位老中医为师,学会了扎针灸,并想自己开诊所,但又没有文凭,于是辞掉工作到中医学院上学,现已上了两年多了,正在实习阶段。因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所以扎起来手法轻,穴位又找得准,她诊断老伴得的是坐骨神经疼。这种病并不难治。在这里扎针灸和在国内其方法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扎的时侯先用一个白塑料管定位,然后把针放到管里面,用手指一按就扎上了。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扎?”她说:“在美国这里有规定必须这样扎。”不仅如此一根针只能用一次,用完就扔掉。避免重复使用造成感染。这在我们中国是作不到的。扎完针灸后她又给老伴作了耳针治疗。起针后果然感觉疼痛大有好转。老伴说:“下次再来美国我一定买些针来送给你!”,她说:“不要客气!”最后约定隔两天再来还由她扎。第三次医院确实还是安排陈大夫给扎,按照老伴的感觉,穴位又进行了调整。扎完后她说:“我们这里还有灸床,再治疗一下。”老伴说:“不麻烦了!”她说:“都准备好了。走吧!”我们来到一间屋子里,里面放着一张床,在床的中间有一方孔下面是点燃的艾条,是无烟的。她让老伴躺上去,腰部对准方孔,躺二十分钟。并说:“保证你感觉舒服。”整个治疗结束后我们对医院领导及治疗的大夫表示衷心的感谢。老伴的腿虽然没有全好,但其码得到了缓解,疼痛减轻好多。扎完最后一次针灸,还有两天就要坐飞机回国了。我问老伴:“怎么样?坐飞机回国行吗?”她笑着说:“没问题!”。

共 17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国外治病,首先感到的是服务的周到,医生的尽职尽责,和对患者的一片热情。作者描写了陪老伴去针灸,美国医生,当然医生之中也有中国人,他们对患者的那片真诚、热情和周到,真的是与患者换位思考,处处替患者着想,在这里既医治了病痛,也感受到了被关心的温暖。这样的服务理念很值得国内医疗机构和医生们学习。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06-19 21:46:06
  在作者的描述中,感觉到了美国医生的热情服务,用中国形容医生的话说,真的是对患者如亲人。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