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我爱好《红楼梦》
这些年来,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未解之“惑”。这“惑”就是,也许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差一些,但以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尤其是自己人不占任何人便宜的品性,怎么也不至于混成一个锅底人。然后事实上,自己最后就是混成一个锅底人,甚至还差点被末位淘汰。
虽然,最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缘巧合,自己走出了这个锅底,但对自己为什么会最后成为一个锅底人没有本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或者表面接触本质之间。为此,我写了两个近乎相似的自传体小说,一个《我的公平梦》是为完成与江山签约而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筹字数。为了反应自己这段从锅中间下方,最后走向锅底的工作经历,促使我用心敲打着键盘,最后用了几个月时间完了小说《套》。
小说《套》主要是从两方面找原因,一是主观上找自己性格和情商的缺点,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是从客观制度找出“过渡官本位和过渡考核”给基层普通公务员带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原因。我曾经是最烦看书之人。要看书也只看看新联趣事,最多看看人物传记,这些年,为读书而读书,也看过几本散文和小说,但都是看过就没多少影响。还没一本小说能让我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我这人从小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洗礼,而且我是一个思想和立场比较坚定的人,当然,你说思想比较固执和缰化也好。这也是十几前,当全国很多报刊污辱毛泽东时期,我写了平生第一首打油诗的原因。原诗是2003年12月24左右写的,为纪念毛泽东生日而写。当时写出后发表在市局论坛,这也是我一次写网文,正是从此开始了我的网络写作生活。市局论坛开通三四个月就关闭了,因此原诗自然也没了。
2010年,由于自己爱上了摄影,为了展现自己摄影作品,我找到了峡江生活网(论坛),在峡江生活论坛主要是发图片帖子,2010年12月25日,又是毛泽东生日前,我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平生写的第一首打油诗,因此根椐回忆写出了这首怀念毛主席的打油诗。
有人说你伟大,
有人骂你独裁,
有人爱你胜过生命,
有人恨你深入骨髓,
毛泽东,
一个是历史的名称,
毛主席,
一个时代的音符,
斗争,斗争,斗争,
这是您的人生,
革命,革命,革命,
这是您的时代,
毛泽东,您的音容笑貌已被历史永存,
毛主席,你的诗词著作已成文化经典,
毛主席,人民永远怀念您。
几个月前,我又在网上看了一个帖子,帖子的内容是毛泽东叫许世友看书。帖子的内容大至是,毛泽东曾经要许世友看红楼梦,后来,在一次开会闲谈时,毛泽东问许世友看过没有,许世友回复看了,毛泽东问看了几篇,许世友回复看了一篇,毛泽东说“红楼梦至少要看两篇以上”。
几前年,我为看书而看书把红楼梦完看了,看完上面这段文字后,我重新拿起了《红楼梦》。这次看确实与上次看完全不同,这次看,自己好象进入了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通过看红楼梦,我真实了解了一回自己,我其实就是一个站在《套》上的人,套内是名与利的诱惑,自己能力有限,为了糊口和养家,这是自己无法拒绝的,但同时,套内又是必须讲“等级、规矩和礼数”的,这又是自己平生最烦之事。
红楼梦是一部作者用心一生心血写就的书,从书的诗词内容,尤其是对不同人特性格的刻画真叫入木三分,如王西风与探春的对比、刘姥姥与晴文的对比,贾母对宝玉的宽容的前提是宝玉还懂得“规矩和礼数”。由于是,红楼梦中,作者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描写。从中可读书,作者好是文学家,也是医学和生活方面的专家。难怪几百年来,中国有那么多红学方面专家。
我不能成为红学方面的专家。我觉得,我能成为红学爱好者,我也觉得是人生一件最大的快事。红楼梦是一部值得慢慢品读的书,我最多每天一个章回,看完第二篇后,我准备看第三篇,第四篇,一直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