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美国人建房子
女儿的家,在美国奥斯汀的北部,是一个新居民区。这里背靠一片原生态的橡树林,门前是一条通向南面树林的寛阔的马路。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所以开发商争相到这里,砍伐树木,平整土地,大兴土木,建造房屋。
还没来美国之前就知道,美国的房子是用木头盖的。女儿家住的是四室两厅两卫的一层别墅,内有两个车位的车库,后面有一个小院。但这所房子,无论从外表和室内看,都看不出是用木头盖的。且住在里面非常舒服,这就使我增加了好奇心,驱使我经常沿着门前的马路,去盖房屋的工地浏览建房的过程。
在美国除了纽约、华盛顿、旧金山等人口较集中的城市是高楼大厦以外,美国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市中心有一些高层楼房和供出租的五六层的公寓楼以外,大都是低矮的,用木头建造的,一二层的私人别墅,这些房屋,设计得造型各异,外观非常好看。由于房子较轻,抗震和隔热性能都很好,而且维修也很方便。
这里的房子虽然结构是木头的,不像用钢筋和水泥的结构那么复杂,但为了住房的舒适和安全,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也都很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建造房屋之前,首先要修路,因为在美国出门就要开车,没有一条供汽车开行的路是不行的,所以一般房屋都是建在马路两侧。然后平整土地,埋设煤气、水、电的干管,并预留出每家每户的接头。因为在盖房子之前,沿着马路两侧已把每套房子的位置,甚至连门牌号数都定好了,也有的业主不等房子施工,看完图纸就买了,于是便在这套房子的地面上插上已售出的牌子。
首先是平整土地打地基,地基挖得不深,大约有半米;下面主要是铺设下水管道。为了防潮,上面铺一层厚厚的黑色塑料布,再上面铺上水泥。整栋房子就是用螺栓固定在水泥地板上。用来支撑房子的木材,都是预先由工厂,根据房子的设计和承重情况,制成各种形状和长短的木材预制件,运到工地进行组装。其木材原料,在制作之前,还要根据防蛀、防霉以及阻燃等要求,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以保证木结构的牢固和安全。
建房子的主体工序就是组装木结构,工人们按照房子的图纸,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得像搭积木一样把整套房子的骨架组装好,包括楼梯也是用木头作的。走近这房屋骨架里,就看到了这套房屋的雏形。在顶棚和墙壁外面钉上木板,把电线管路固定在墙壁里,在顶棚里要安装好空调管道。在顶棚和墙壁的其他空间再用石棉填充,以便隔热和保温。然后在顶棚和墙壁里面钉上石膏板。用木板作好房屋之间的隔断,里面的工序完成后,还要用片石或砖垒砌外墙,使房屋更加牢固。再安装好门窗,顶棚上再铺上一片片黑色类似瓦片的防雨材料。至此一套毛坯房就建成了。
但美国法律规定不准销售毛坯房。房屋在交房之前都要进行装修。内墙喷上塗料,地上铺好地毯,灯具和电扇都要安装好,有的甚至包括厨房设备都要安装齐全。要达到能够直接住人的标准。门前还要铺好草坪和栽上两棵小树。在卖出之前开发商都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看了美国人建房的过程后,感觉在美国建房有好多新鲜之处。比如施工人员少,分工明确。建一套别墅没有几个人干活。而且各个工种穿插进行。该谁的活谁就来这里干,有时一两个人,最多也不超过十个人。该用什么机械就开过来,用完就开走,调度非常合理。在这里每天施工人员都是开着汽车来到工地,有的在干活时,一边放着音乐一边干活。自己该干的活干完了,开着车又到别的工地去了,很是随便。当然一般白人很少有干这类活的。在奥斯汀,我所见到的大都是墨西哥人。
再有就是不扰民,作到文明施工。建房时,很少有噪声,基本上不扰民。工地文明卫生,每到一处施工,首先设置一个大垃圾箱,有一些建房中产生的边角余料,以及废弃物资随时放进垃圾箱。尤其是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大小便,工地上安放一个白色的移动卫生间。做到了文明施工,杜绝了空气环境的污染。
另外不干活时,工地无人看守。无论白天,甚至夜间,施工人员走了,工地也没有值班的或是看夜的。一些建筑材料以及工具,就在那里放着,半成品的房子,任人随便进出观看。这要按照我们国内对建筑工地的要求是绝不允许的,但是建筑材料和工具却很少有丢失。这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的人工费很贵,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美国人民的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社会风气。
总之,通过看美国人建房子的过程,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美国人民和美国社会,有些东西也是需要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