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与熔池对话的技术能手(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与熔池对话的技术能手(散文) ——听马船人说那马船的故事之一


作者:姜光丽 进士,740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6发表时间:2017-06-21 00:08:35
摘要:码头上,船坞里,一条条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庞大海洋船,在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中,正在不断成型舾装中。我们看见电焊工人每天面对的都是坚硬的钢板,在技术能手吴永雄眼里,钢板上被焊枪催生出的那一个小小的漩涡——熔池,是那么鲜活,那么可爱。

当我坐在家里的电脑前翻开写得满满的采访笔记本,仿佛又回到了福建马尾,一个延续一百五十年的马尾造船厂,回到了那个火热的造船工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生动地浮现在关于马船的记忆里……
   2016年11月14-20日,我们有幸来到了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在参观回顾福建船政文化发展沧桑历程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当代马船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强劲脚步,让我们走近了一个个普通的马船员工身边,聆听马船人叙说那写马船的故事……
   “在进到焊接操作时,当电流、电压调节到非常适合你的手法的状态时,你会感觉到这个熔池是有生命的,是可以和人对话的。”
   端正的相貌,壮实的身板,浑身上下洋溢着阳刚之气、健壮之美,一枚鲜艳的党徽,在胸前熠熠生辉。
   吴永雄,福建莆田人,39岁,高中毕业,1995年到马尾造船厂工作,2001年转为正式员工,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电焊工、电焊班长、电焊工段长、区域主管,直到现在的外业课单船主管,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
   与此同步,在专业技术上,他还有骄人的荣誉——1999年福建省船舶集团公司焊工竞赛第三名,2005年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竞赛第三名,造船行业第一名,2011年福建省技术能手。现在他还是马船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焊工评委会成员。
   “电焊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记得2005—2006年期间,造客驳船,正值夏天,外面闷热高温,船舱内更是高达60多度。在里面工作,不仅全身上下湿透,衣服脱下来拧得出水,而且有一种心脏要从胸口跳出来的感觉……”回忆往事,吴永雄记忆犹新。
   “2010年,700箱集装箱船要准时下水,首部工程时间很紧,工期来不及,课长、课长助理等所有课业管理人员冲到一线,参加船体外板焊接,两天两夜连续作业,饿了吃简单的盒饭,累得实在撑不住了,就在现场找个平整处躺下眯一会,大家齐心协力,抢时间,赶速度,凝聚团队的力量,确保了集装箱船准时完工下水。”说到这里,吴永雄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我的师傅叶远铿,九十年代由马尾船厂选派到日本,专门学习当时最先进的二氧化碳保护焊,回来后负责教会我们。当时实行的是二氧化碳组气和单瓶配合使用的方法。高达一米五的二氧化碳气瓶,满瓶时重达二百余斤。瓶外有橡胶保护圈,平地上可以滚动,但必须由人工抱上焊机,然后用铁链缠绕固定。抱气瓶是每个电焊工的基本工,所以那时我们电焊工的肩胛骨经常是乌紫发青。2000年,厂里实现二氧化碳管道供气,电焊工人终于告别了二氧化碳气瓶,手中的电焊枪只要和气管连接,就可以直接电焊。”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改进,技术革新的力量,一线工人最有体会了。
   “1999年,厂里开始筛选选手参加福船集团的技能竞赛。2005年,我代表福州市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焊工专场大赛。竞赛题目一是立焊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型,二是管对接焊45度斜角,就是平时讲的6G管焊接。比赛地点在厦船重工,有电力公司、安装公司、锅炉厂、福船集团等各个行业共两百余人参加,20个比赛岗位,抽签决定批次和号位,每批20人,比赛时间90分钟,比赛时间一到就停电。就是在这次竞赛中,我获得了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竞赛第三名、造船行业第一名。”吴永雄挺了挺胸膛,在鲜艳党徽的映衬下,自信的光彩洋溢在他脸上。是啊,那是真最值得自豪的时刻,那是用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成功之花!
   “船舱内空间狭小,有些地方人根本进不去,进去了也无法操作,只能从一边焊接,必须单面焊双面成型。我是左右手都能焊接,而且焊得同样好。这样做难度很高,要想做好,必须下硬功夫!”想不到光是焊接一项就有这么多难题,不知道年轻的吴永雄在弧光四射的狭小船舱里,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才练出了这样一手绝活。
   采访中多次听人提到“单面焊双面成型”这个专业术语,以及焊接时这种技巧的重要性和高难度,可它到底难在哪里呢?
   “难度就在于,两块钢板之间的间隙约为2.5-3毫米,而造船业焊接的焊丝一般都选用1.2毫米,如果焊工对熔池认识不深或控制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空焊,或焊丝穿空。”
   “为什么不可以用粗点的焊丝呢?”我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个与焊接速度有关系,有时间我再慢慢跟你解释。”看来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复杂。
   “工作中碰到难题我喜欢自己琢磨,我经常跑到厂里的焊接培训中心,向焊接高级工程师郑汉强请教,焊工技术难度大,也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多做多练,对电流、电压的微小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数据,都是通过焊工观察熔池的形状、波口边缘融合状态来调节的。2005年,我对焊接的感觉特别好,就像竞技人达到巅峰的状态,对熔池的声音、焊池融化的状态,操控得随心所欲。”沉浸在美好体验中的吴永雄,把陶醉的目光望向了窗外,望向了远方……
   码头上,船坞里,停靠着一条条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庞大海洋船,在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中,正在不断地成型舾装中。电焊工人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坚硬无比的钢板,在技术能手吴永雄的眼里,钢板上被焊枪催生出的那一个小小的漩涡——熔池,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可爱。它善解人意,它服帖温顺,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吴永雄手中的焊枪,就是赋予熔池无限生命力的马良神笔!那一朵朵迸溅的火花,就是盛开在吴永雄心中的事业之花!            

共 21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写人叙事抒情散文。作者满怀激情地讴歌了与熔池对话的技术能手吴永雄。在吴永雄的眼里,熔池也是有生命的,可以与人对话。相貌端正的吴永雄,从一名工人,“从电焊工、电焊班长、电焊工段长、区域主管,直到现在的外业课单船主管,”用过硬的技术,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今天这一步。电焊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再热的天也得坚持工作。集装箱船要准时下水,首部工程时间很紧,工期来不及,作为课长及管理人员就得冲上第一线。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改进,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个佼佼者。那是用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成功之花。吴永雄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勤劳创造出智慧花。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盛开在吴永雄心中的事业之花。文章行文流畅,以对话为主,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表现了人物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06-21 00:10:35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7-06-21 00:11:34
  文章行文流畅,以对话为主,主题鲜明,表现了主人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7-06-21 00:12:02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7-06-21 02:56:32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6-26 19:22:44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