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郭家湾

编辑推荐 郭家湾


作者:横塘听雨 童生,53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39发表时间:2017-06-21 01:53:42


   郭根栓连夜招呼村里人帮衬着准备后事,按照习俗,人去世后,要在家里留三天,再下葬,全村人都去吊唁。郭根栓穿上孝衣,望着灵堂哭声大放。郭老汉老伴去世早,是他自己一个人把郭根栓拉扯大的,又给他娶媳妇,生了郭蒙,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等到郭蒙娶媳妇,抱上重孙子。下葬这天,天放晴了不过还是很冷,山上的雪一点没化。料理完后事,已经临近腊月了,土堡也基本完工。郭根栓决定把堡门安上之后就停工,让大伙先准备过年,等来年开春再把剩下的活完善一下。
   堡门是用石头砌成的,要保证牢固,可门板是个大问题。那时铁是很稀缺的,只能用木头,可如果太薄,稍撞一下就破了,所以还得集全村之力,动员村民,有钱出钱,有材料出材料。先把收集上来的木板用木胶一层层粘起来,再钉上铁钉,最后再钉上零零碎碎的铁皮,这样就牢靠多了。等门钉好后,选个好日子安了上去,一切差不多了,大伙脸上也都有了笑容,不管马家军来不来,可以安心过年了。
   已经腊月下旬,村里的杀猪声,稀稀零零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烟囱里都冒着热气,年味越来越浓,庄户人家忙忙碌碌一整年,到头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不管穷富,置办一点年货还是必要的,庄稼人么,盼的就是来年有好日子过。
  
   三、县城被围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爆发,甘肃是冯、阎联军的大后方。蒋介石为了削弱冯、阎力量,花重金收买了盘踞临夏的马廷襄、马廷贤兄弟,并委任马廷贤为“讨逆军十五路总指挥”,命令他们扰乱西北军的后方。马廷贤于是趁机扩大自己势力,伙同旧部韩进录从临夏攻惶源、民勤、永昌、临潭、卓尼等地,滥杀无辜总数过万,抢掠财产,奸污妇女,无恶不作。进入固原与王占林部会合,翻六盘山,攻静宁、庄浪未克,遂扑向陇南。当时,蒋、冯、阎在中原大战,军队完全调走,各县空虚。马军于1930年四月初五陷秦安,初八破天水,屠杀居民三千余人,其势凶猛,各县何敢抗衡。
   过完年,开春了,地里的庄稼也都长起来了,山上的草又和往年一样绿,麦子的长势很喜人,看来那场大雪真及时。郭根栓领着大家把年前剩下的活都干完了,土堡已经竣工。高三丈,厚五尺,堡上可以走人、巡视,有瞭望口,堡内有棚子,用来拴牲口和住人,下面还有窑洞和地道,足以容下全村的人。现在也都忙着地里的活,郭根栓和郭蒙正在地里锄草,听到有人喊:村长大爸,不好了,不好了!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民兵连长郭宝昌。
   着急忙慌的,咋了嘛?
   不好了,马家军这次真的来了,已经打到天水了。郭宝昌大喘气地说。
   真的假的?郭根栓忙扔下手里的锄头。
   真的,我今天去县城听到人们都在说,有人已经开始逃难了,秦安县破了,接下来可能要来咱们秦西县。
   唉,这些土匪贼娃子。
   大爸,那现在咋办么?
   赶紧,召集乡亲们先把粮食转移到土堡中,再派人先打听着。
   放下手中的活,三个人都跑回去张罗,村里人把自家的粮食都装好,运进了土堡中藏起来。马寡妇一个人搬不动粮食,郭小三就趁机去帮忙。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谁晓得郭小三算的什么小九九。郭德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家究竟有多少粮食,于是只拿出一部分转移到土堡中,而剩下的都藏在了后院的地窖里。
   方圆十四个县城,都成了马家军的势力范围。马廷贤开始“册封”地方政权头目,由他撤换或委任县长。秦西县县长马绍棠被调往秦安县任县长,而秦西县县长则由秦安县县长安澜接任,并令马绍棠将所部团队交他人带领。马绍棠接到命令后,疑惑重重,认为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就积极准备与马廷贤分庭抗礼,这也成了马廷贤攻占秦西县的导火线。
   马绍棠为抵抗马廷贤,在县政府召开会议。城防队队长黄少峰,警察局警佐刘知明,县府录事一科科长王鸣真和其他政府要员都来参加。
   诸位,马廷贤派安澜来接任县长,让我交出兵权,这分明是调虎离山,秦西县现在危在旦夕。马绍棠对大家说。
   黄少峰听后,拍着桌子说:狗日的,马家军没一个好东西,坚决不能向他们投降!-
   是啊,要与县城共存亡。邵青连也说。
   马家军的凶残大家也都有耳闻,攻占秦安县杀了三千多人,护城河都被染红了,一旦城破,那老百姓可就遭殃了。王鸣真满脸愁容。
   好,既然大家都愿意守城抵抗,那大家都分头准备吧。马绍棠吩咐道。
   县城本来兵少装备又差,马绍棠一方面派刘虎成、马太合奔陇西向鲁大昌求援,派鹿占彪奔大桥向马尚智求援,又派赵巡官,边立古奔康县甘柏树向阎俊山求援。另一方面积极备战,从四方八路筹集财粮,扩充民团守城,再令四关农民坚壁清野,入城避难。城内原有居民三千余人,民团两千余人,避难农民三千余人,合约八千多人,城防队、警察局、收编的绍青连营合编成一个旅,马绍棠任旅长,王鸣真协助马绍堂指挥,民团都是临时抽来的百姓,武器低劣,多系大刀长矛。
   求援的人回来了,鲁大昌答应救援,并叫马绍棠顶住,马尚智表示不援,阎俊山非但不援,反派人杀了赵、边二人。马绍棠认为只要鲁大昌能援就不怕马廷贤,当安澜到秦西县接任时,马绍棠便将其拘押。马廷贤闻讯后软硬兼施,一方面派韩进录、王占林兴师问罪,一方面派贾赞绪、哈锐赴秦西调停。贾、哈二人表示,只要马绍棠交出兵权,县长职位可暂时不动,后因韩进录阻拦未成。
   当时军情紧张,马绍棠诸事均亲自查问和处理,城内部署就绪后,还派人在城外四周埋设地雷,命能工巧匠赶制兵器,制造土雷子弹,全力以赴,随时准备迎击马军。
   前六月十七日,马军韩进录、王占林率六千多人包围了县城,随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打响了攻城战。秦西县城墙厚实高大,加之护城河又宽又深,马军虽攻势猛烈,但死伤惨重,毫无进展。
   马军曾多次选派敢死队,试探性攻袭,均被城上用石头或石灰包打翻下来,未能得逞。你来我往,夜里时而沉寂无声,时而枪声大作,喊杀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闹的昼夜不得安宁,双方对峙时,马绍棠急于想解秦西之围,但鲁大昌援兵未到,便又派杨正海、马满仓去陇西向鲁大昌催援,期间挑选了城内民团精干三百余人,由营长丁尚杰、白福成等分别带领,夜间两次出城偷袭,第一次悄悄摸上西山,全歼马军一个营,大获全胜,缴获马匹枪支许多。第二次分南北两路出城,因马军早有准备,南路败回,北路撤回时损失惨重,双方各有俘虏。刘知明将马军的一个俘虏割去了双耳,马军将民团团丁苏兆岁的儿子押在小北街雷神庙附近,一面向城上喊骂,一面用刀慢慢宰刽致死。
  
   四、屠城惨案
   已经是六月天气了,地里的麦子都熟了,风吹麦浪黄灿灿的,那叫一个好看。布谷鸟不停地叫,好像在催促着人们收麦子,空气里都夹杂着麦香,大家伙都看到了今年的好收成,乐得合不拢嘴,争分夺秒地抢收。郭根栓正在后梁地里割麦子,郭宝昌带着民兵韩大胆,李兴国,王大志来找他了,肩上都背着猎枪,郭根栓一看情况不对,赶忙问:宝昌,又咋了嘛?
   大爸,这次真的是紧急,马廷贤把秦西县城围了,鸟都飞不进去,县长正带人抵抗哩,打了好几天的仗了,死了好些人啊。
   郭根栓听完,大热天的后背却发凉,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带上他们几个人去土堡里,把所有的地方都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漏洞,因为他预感到总有一天,马家军一定会来的。
   乡亲们听到县城被围了,还死了好多人,顿时人心惶惶,于是大家白天去地里收麦子,晚上就去土堡里睡觉,粮食也都转移进去了。白天割麦子的时候,民兵连派人轮班在县城通往村里的路上负责警戒,一旦发现马家军,就立刻通知乡亲们躲避。
   双方相持半月有余,城内坐吃山空,已近弹尽粮绝,鲁大昌援兵仍无消息,人心不稳。马绍棠恐城内有变,焦急万分,便召集城内士绅商议对策,大家一致推举王心如、马子青、李寅三出城谈判。马军韩进录、王占林攻城不克,恼怒异常,拒绝谈判,将马子青、王心如扣押在军部,只放李寅三回城,让他去禀报,限期将马绍棠绑送出城,则城内百姓可保性命,否则鸡犬不留。李寅三惧怕马绍棠,恐招来杀生之祸,未敢讲实情,只说韩、王二人拒绝谈判。
   马军请来了煤矿技工,让其在北城沿黄家油店后院,日夜赶挖地道。地道于闰六月初九日挖成,并于当夜放进三棺材火药。次日,闰六月初十早晨,韩、王命令参与挖洞的王积善点火。刹那间,三棺材火药齐爆,城墙塌了一个豁口,马军立刻从破口蜂涌而入,守城民团抵挡不住,转眼溃败,城墙上,街道里全是马家军。一部分守城者,拼命厮杀,终因寡不敌众,相继阵亡。三营长邵青连,本来可以突围,但誓与县城共存亡,率部坚持巷战,最终战死于南街。营长丁尚杰、白福成见大势已去,率数十人杀出重围。与此同时,马家军攻进了县政府抓住了王鸣真,韩进录将马绍棠老娘亲自杀死,马绍棠的老婆也被马军抢走,并在皇庙街抓住了马绍棠。马军在全城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搜杀,不分男女老少,见人就杀,杀了整整一天一夜才下令收兵。
   屠城后,护城河里填满了死人,大街小巷堆满了尸体,一些百姓藏在城隍庙里,想借助神灵保护,结果仍未逃脱杀戮。当时都在传说,城破时,有一团火球一直在城楼上空闪动,都说那是城隍爷,看到城内百姓惨遭杀戮却无能为力,干着急,后来又说由于没能守住县城,秦西县的城隍爷也被革职查办了。北街店铺门前的柱子上,捆绑了十多个人,都被马家军掏心挖肝,抽肠泄肚,人死了仍圆睁着双眼。到处都是死人堆,一具女尸头颅被砍,婴儿还爬在母腹,惨不忍睹啊。马军将长矛刺入一婴儿的肛门,挑起来在空中乱舞,石牌坊跟前,斜靠一死者,被马军用火点燃,像蜡烛一样在燃烧。马军不仅杀人如麻,对妇女侮辱糟蹋更甚,他们把一个姑娘强奸后,竟然用枪刺进了下腹,当场毙命。当时,大姑娘、小媳妇怕遭侮辱,皆伪装丑陋,披头散发,在脸上抹灰,东躲西藏,但仍难逃厄运,被逼跳井、上吊自杀者不计其数,马家军像野兽一般,毫无人性,其罪行令人发指。
   屠城时值夏日,天气炎热,次日中午一场暴雨,大街小巷、城里城外的尸体立即膨胀,狼、狗、乌鸦等相互撕食。马军便捉活人抬死人,将尸体扔在护城河里,河水都被染红了,腐烂的尸体恶臭喷鼻,十几里外都能闻到,城墙上、树枝上乌鸦盘旋,呱呱乱叫,除了抢掠的马军,人迹断绝,偶尔只能听到一两声枪响。
  
   五、下乡抢掠
   麦已经收的差不多了,村里人都互相帮衬着打麦子。把麦子铺在塬上的打谷场上,套上牲口,拉着石碌碡一遍一遍地碾,剩下的人都拿连枷打,一天从清早到晚上,要碾好几场。一边是农忙,一边还要防着马军,大家都很急切,想尽快忙完,然后把粮食藏起来,不然马匪一来,这一年的心血就完了。郭根栓、郭宝昌都在打谷场上忙着碾麦子,韩大胆扶着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年轻人急急忙忙地进村了,看情况,是从往县城的路上来的,郭根栓和郭宝昌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去。
   大胆,你不警戒巡逻,出啥事情了,马贼来了?郭根栓问道。
   咋跑回来了?这是谁嘛?郭宝昌也急问道。
   连长、村长大爸,完了,秦西县城被破了,马家军闯进了县城,到处杀人啊,那些畜生。韩大胆愤怒地骂道。
   你咋知道县城被破了?郭根栓接着问。
   这是我表弟,刚从县城逃出来,你不信问他。韩大胆忙指着年轻人解释。
   再看韩大胆扶着的这个年轻人已经是伤痕累累,走路都晃晃荡荡,身子虚的很,看来已经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
   娃呀,你这是咋了?郭根栓看着小伙子问。
   完了,全完了,县城被破了,马家军杀人不眨眼,我大和我妈都被杀了,我妹也被那些畜牲糟蹋了,跳井死了,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年轻人放声大哭,然后昏过去了。
   郭根栓听完后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天都要塌了,忙说:快,赶紧扶回去歇着,宝昌,通知大家伙赶紧进土堡。
   乡亲们一听说县城被破,到处是死人,吓得不得了,扶老携幼,赶着牲口,赶紧往土堡转移。由于形势紧张,郭根栓让所有人都呆在土堡里,不得随便出堡。郭宝昌带领民兵连在堡内外警戒巡逻,一边又差人去县城打听消息。
   屠城五日后,韩进录和王占林率部撤离,并将马绍棠,王鸣真还有赵科长捆在马背上,押到天水后不久就被杀害了,留下了马德才旅驻扎秦西县。安澜接任县长后,给秦西县派罚款18万银元,药材200担,并成立清乡委员会下乡催交,名为催交实为抢掠。马家军分队到各乡各村抢掠,百姓深遭其毒,粮食牲畜都被抢光,日用家具优者用走,劣者捣毁,县城方圆数十里农民逃散,炊烟断绝。
   土堡里,大家都很担心啊。中午,韩大胆带着几个民兵跑回来说,发现一队马家军有十几个人正往郭家湾来了。郭宝昌听后让民兵立即上土堡墙,关上堡门,再从里面顶上,准备御敌。郭根栓通知大伙不要出声,哄好小孩子不要哭,继续监视马军的行踪。这队马军懒懒散散地进村后,由于天太热,想找个地方凉快一下,可发现村里一个人都没有,以为都逃走了。于是他们便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搜刮出一些没有及时转移的粮食,还有鸡鸭。马军多是回族,有禁忌,不能吃猪肉,于是把鸡鸭宰了,在锅里煮,从地主郭德富家里又搜刮了几瓶酒,然后大吃大喝,吃饱喝足后就呼呼大睡。堡里一直盯着村里的动静,直到下午天凉了,他们带上搜来的不多的粮食和一些家具回县城,临走时还放火烧了几间房子。看着马军回县城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算是侥幸逃过一劫。

共 1635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看到这篇小说,感受着浓浓的关中风情。从小说前的自序中,了解到作者也是受到著名作家陈忠实《白鹿原》的影响,创作了这篇小说。小说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解放初期我国内战的时候,战争的硝烟在关中一带弥漫。在村长郭根栓的引领下,在西安城被围,生灵涂炭的状况下,村里的人拧成一股绳,重修土堡,抵抗马匪(马家军)。虽然在马匪到来之后,村里也有遭受不幸,被马匪的屠刀所杀害的人们,但总算保住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后来,各地自行组织的农民抵抗运动,轰轰烈烈,也可歌可泣,更是悲壮,令人敬仰。小说充满正能量,并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语言描述上,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且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就如《白鹿原》姊妹篇一般。特别是所引用的秦腔唱段,也尽显着关中人的豪迈气概。在环境描写上,也很好的起到了铺陈过渡的作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时间跨度相对较大,人物众多,但在群体形象中,又不失主要人物的着意刻画,可见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是相当不错的。很精彩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哪里天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6-21 01:55:01
  问好作者,感谢你为短篇栏目带来的精彩,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横塘听雨        2017-06-21 11:56:59
  同好同好。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6-21 02:05:33
  在人物对话描写中,引号的用法错误。而且,有的加有引号,有的未加引号。编辑过程中,统一去掉了引号。希望下次投稿能注意一下。
   例如:“哎呀,文轩来就来呗,还带啥礼”应为:“哎呀,文轩来就来呗,还带啥礼。”
  
   一阵寒暄后,郭文轩就说“大爸,我在省城听说马家军为了抢地盘,可能要往咱这边来,得让乡亲们早做准备,转移粮食啥的,不然到时候就遭殃了,那些兵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一阵寒暄后,郭文轩就说:“大爸,我在省城听说马家军为了抢地盘,可能要往咱这边来,得让乡亲们早做准备,转移粮食啥的,不然到时候就遭殃了,那些兵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原文:正说着,郭宝昌也来了,“呀,文轩,你啥时候回来的,在省城好吗?”
   宝昌哥,你来了,我今天刚回来,这不来看一下我大爸和我爷。
   修改后:正说着,郭宝昌也来了,看到文轩,说:呀,文轩,你啥时候回来的,在省城好吗?
   宝昌哥,你来了,我今天刚回来,这不来看一下我大爸和我爷。
  
   另外,小说中第二章节中有一部分对话是三个人之间的对话,对白前后都没有说话人的介绍。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两个人的对话,后面可以不要。三个人的话,要根据语境和说话者的情况做一介绍,这样便会一目了然。
  
   【说的太多,希望不要介意。】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横塘听雨        2017-06-21 11:56:28
  好的,多谢批评和斧正,以后多注意,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